文/宋 兵
淺談舒曼藝術歌曲—《你如今終于給我帶來無限悲痛》
文/宋 兵
內容提要
德國作曲家羅伯特·舒曼對19世紀以來德奧藝術歌曲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用自己的文學修養和藝術天分賦予了音樂以新的面貌,他認為音樂是所有藝術中最富于浪漫情感的,音樂中應該突出人的感情。他的藝術歌曲《你如今終于給我帶來了無限悲痛》就是這樣的一首作品。
舒曼 藝術歌曲 《你如今終于給我帶來了無限悲痛》
19世紀20年代,藝術歌曲這種體裁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它采用詩歌作為歌詞,以鋼琴作為主要伴奏,以抒情性、室內性、突出表現人物情感的獨特之處彰顯了它的魅力,給歐洲聲樂藝術的發展增添了新的色彩。它的表演風格完全不同于歌劇,雖篇幅短小,但更精簡濃縮,演唱時在音樂的理解和技巧的運用上應更加細致,規范,并且更要注意內心情感的表達。德國作曲家羅伯特?舒曼對19世紀及以后德奧藝術歌曲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用自己的文學修養和藝術天分賦予了音樂以新的面貌,他認為音樂是所有藝術中最富于浪漫情感的,音樂中應該突出人的感情。他的藝術歌曲《你如今終于給我帶來了無限悲痛》就是這樣的一首作品。
這部套曲采用德語演唱。德語語音沒有連讀現象,每個字母都要清楚的發音,單詞詞尾輔音都得讀出來,這在演唱速度較快的歌曲時是有一定難度的。德語語音元素相對復雜些,根據前后相連接的字母,德語中的元音發音有長短之分,輔音也有清濁之分。還要注意變元音,即帶記號的字母如a/e/等。另外,同一字母或字母組合在與其他不同的字母共同構成詞匯時所發的音也是有區別的。如字母組合ch,在ich這個詞中發出的音類似于中文里“洗”字的發音,在字母 a, o, u, au 后發音類似/h/ 的音,在某些單詞中也發 /k/的音等等。我認為這也是德語區別于英語、意大利語等其他語言最明顯的標志,并且讀ich這個音時舌尖要頂住下門牙的內側,用氣音發聲,不振動聲帶這種發音方法在演唱中也是有一定難度的。練習時要以單詞的音節結合樂譜的樂句、節拍、節奏由慢到快由短到長的練習,與歌曲的旋律,節奏相吻合,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舒曼的藝術歌曲大多采用19世紀浪漫主義詩人的抒情詩歌作為歌詞。他將這些詩歌幽靜、細膩、抒情、浪漫的特點和情感用音樂表現出來,并賦予了新的內涵。詩歌體現的是一種意境,抒發人類心靈的感受。音樂是眾多藝術形式中最能夠體現人的情感和情緒的藝術。詩歌的意境、語言、音樂的旋律、節奏等本身就蘊含著強烈的音樂感。而舒曼這位擅長用音樂來刻畫心理世界的作曲家,則用藝術歌曲把詩歌和音樂創造性地并且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
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現的那種情景交融、虛實相生、活躍著生命律動的韻味無窮的詩意空間,是文藝作品借助形象傳達出的意蘊和境界。
《你如今終于給我帶來無限悲痛》這首歌曲以一個女性為主人公,講述了在愛情帶給她的歡樂幸福后最終失去愛人的痛苦悲傷。重要的是體現人物內心世界和情感的變化,那復雜多變相互交織的矛盾在她心中斗爭著,但她還是義無反顧地承受著愛情所帶給她的一切。只有了解詩歌的含義及舒曼的創作,從詩歌的意境入手用心體會,仿佛自己就是主人公,才能準確并且完整地表達出作者的意圖,表達出主人公的情感變化。
音樂形象是通過音樂表現手段所創造出來的表現感情的形象,是用音樂去表現人物內心的情感活動。舒曼的音樂對于各種感情心里狀態的刻畫細致入微,體現出豐富的情感,具有美妙的力量。他采用詩歌作為歌詞,而詩歌的題材來源廣泛,內容也很豐富,大部分都來源于當時的生活。人們常常會用一些優美、豐富的詩詞來表達內心的情感世界,這就已經充滿了豐富的感情。他的藝術歌曲又是文學和音樂的完美結合,在演唱之前,我們要認真地讀懂歌詞、這對歌曲情感的分析具有很大的幫助,會更容易、更直接地把我們的情感表達出來。
《你如今終于給我帶來無限悲痛》這首歌是舒曼的聲樂套曲《婦女的愛情與生活》中的一首。這部套曲共由8首歌曲組成,在統一的標題下表達同一個內容和主題。舒曼細膩地刻畫出了一個女性的感情經歷,講述了一個女性從戀愛,結婚,生子的快樂到失去愛人時的痛苦的故事。而這一首作為套曲中的最后一首也是最短的一首,演唱起來卻有很高的要求。它表達了故事悲劇性的結尾,在音樂上既有統一又有變化,與前面形成了戲劇性的沖突與鮮明的對比,描寫了丈夫的離去帶給婦人的絕望和悲痛。藝術的目的是情感的交流,我們必須熟練地運用演唱的技能技巧,通過聲音恰如其分地表達人物內心豐富的情感。要唱好這首歌,就要了解這個人物,理解套曲中每首歌曲所表達的內容及在整個套曲中的聯系,抓住故事及人物的情感發展,要用純凈的不同色彩的聲音,時而變化的表現手法來演唱,通過演唱者來敘述故事,以聲音來傳達情感、以情感來帶動聲音,精確地表達出作品的情感內涵,增強藝術表現力,表達出人物心中的悲痛和在痛苦中掙扎的感覺,觸動人們的內心,引起人們的共鳴。
鋼琴伴奏與人聲有機結合,一方面,與歌聲二位一體互相支持密不可分;另一方面,又有自己的主要表現功能和相對獨立性,起到烘托氣氛、情緒,體現環境和情感的作用,甚至有時它能夠代替歌唱,表達無法用語言來訴說的情緒。舒曼的藝術歌曲在鋼琴細膩的描繪下,浪漫主義的抒情性,詩的意境和內心情感都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在套曲中除了伴奏的不斷變化外,每首歌曲的尾部都加上了鋼琴尾奏,特別是最后一首《你如今終于給我帶來無限悲痛》的尾奏部分,大段的鋼琴獨奏幾乎與演唱部分相等,雖然非常突出,但卻以最完美的手法與演唱相結合,這體現了舒曼藝術歌曲強調鋼琴伴奏的特點。每一個尾奏,既像是樂曲的尾聲,又像是它的發展部分,是一首歌曲的結束又預示著新的開始,使相對獨立的歌曲始終保持在完整而又發展的音樂和情緒中。因此,演唱者與演奏者要密切配合,在演唱中要找到合適的機會做好情緒的調整與轉換。
這首歌音區較低,朗誦式的音調仿佛婦人在低聲的呻吟。她茫然地望著前方,萬事都已成空,留下的只是孤獨和無限的痛苦,表達了婦人在失去愛人后的悲痛欲絕,是故事悲劇性的結局。這首歌旋律不是十分優美,旋律性也不是很強,在這首歌里有多處同音反復和臨時變化音,這就要求演唱者既要保持音準又不能唱得太平。而伴奏部分都是和弦進行沒有旋律,這也襯托出了此時人物的心情,咬字要夸張些要飽含感情,在同音上內心情感逐步加強與釋放。第三行第三小節升F到降B的連接,B音的音準比較不好把握,要仔細聽伴奏和弦。最后兩句音區較低,要把氣沉下來,將歌詞唱清楚。雖為套曲的最后一首,但不能急于結束,越是到最后越要將情感更加深入和沉淀,不追求聲音的洪亮,氣勢宏大,而是要用純凈的不同色彩的聲音,時而變化的表現手法來演唱,給這個愛情故事畫上一個句點。結尾處雖然是一大段鋼琴獨奏沒有演唱部分,但演唱者也不能停止內心的歌唱和情感,要隨著伴奏回到第一首歌,用內心重溫并再次感受這個凄美的愛情故事,直到伴奏結束,才是歌曲真正的結束。
藝術歌曲這種體裁,猶如一朵晶瑩的浪花在西方19世紀的音樂舞臺上得到了巨大的發展。它以其浪漫主義的獨特意境,鋼琴伴奏的委婉和優美、室內性和抒情性的表演方式,以及對于人物內心情感的深刻描寫等贏得了世人的心。通過對藝術歌曲《你如今終于給我帶來無限悲痛》的研究,給演唱提供更加充分的理論依據,通過理論來指導實踐,支撐自己的演唱,不僅提高了演唱技能增加了藝術修養,更加深了我對藝術歌曲的認識和喜愛,最重要的是更深刻地感受到舒曼這位音樂大師的創作所散發出的迷人的光輝。
[1][德]舒曼著 古?揚森編,陳登頤譯.《論音樂與音樂家》[M] .北京:音樂出版社,1960
[2]于潤洋著.舒曼的音樂美學思想[M] .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1
[3]張洪島主編.歐洲音樂史[M] .北京: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3.10
[4]錢仁康著.歐洲音樂簡史[M] .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5]蔡良玉著.西方音樂文化[M] .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9.12
[6]舒曼.婦女的愛情與生活(樂譜).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發行,2000
[7]錢仁康譯注.舒曼藝術歌曲精選[M] .上海:上海音樂學院,2004.11
(責任編輯 霍 閩)
宋兵(1982 —)女,沈陽音樂學院藝術學院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