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論蒲州在唐代軍事中的重要地位

2015-02-14 19:14:50
運城學院學報 2015年5期

高 顯

(陜西師范大學 歷史文化學院,西安 710062)

論蒲州在唐代軍事中的重要地位

高 顯

(陜西師范大學 歷史文化學院,西安 710062)

蒲州是唐代都城長安的東大門和山西等地區通往關中的必經之地。由于其重要的軍事位置和鹽池這一重要資源,這里在李淵太原起兵進軍長安、安史之亂收復失地和唐末藩鎮割據軍閥紛爭中都成為各方爭奪的焦點,是戰爭勝負的關鍵所在。從唐代幾次與蒲州有關的重要戰役入手,我們可以探究蒲州在唐代的重要軍事戰略地位及其原因,以及對當時政治時局產生的影響。

蒲州;河東郡;解州鹽池;唐代軍事

蒲州即今山西省永濟市,在唐代隸屬于河東郡,地處晉陜豫三省交界的黃河東岸,位于京師長安、東都洛陽和北都太原之間,背山面河,地勢險要,戰略地位非常重要。清代顧祖禹在《讀史方輿紀要》中講到山西時就對其重要地位有精辟的論述:“(蒲州)控據關河,山川會要”、“為襟要之地,振古如茲也”[1]1888。同時,河東鹽池的重要鹽資源也使這里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在唐代歷次戰爭中都有著重要影響。

蒲州歷來為唐史研究者重視,近些年對唐代蒲州的研究也有了一定的進展,如嚴耕望先生的《唐代交通圖考》和史念海先生的《河山集》中都有對蒲津渡重要軍事地位的分析;張麗花在《永濟在隋唐時期戰略地位之重要性》一文中對唐代蒲州的軍事地位作了非常詳盡的分析;任穎卮的《唐代蒲州研究》中非常詳細地介紹和分析了唐代蒲州的政治軍事及經濟文化;吉成名的《論唐代鹽業政策與王朝的興衰》則著重從河東鹽池對朝廷的重要意義的角度探討蒲州的經濟地位。此外,還有許多研究唐代蒲州的相關論文。本文則著重從蒲州及蒲津渡的重要地理位置和河東鹽池這一重要經濟資源兩個角度以及圍繞蒲津和鹽池展開的一系列重要戰爭論述蒲州的重要戰略地位。

一、蒲州在唐代的戰略地位概述

(一)蒲州政區沿革

唐朝初年蒲州屬于河東郡,因這里戰略地位重要而設置蒲州總管府。武德九年,廢總管府置都督府,又改為州。唐玄宗開元八年升蒲州為河中府,置中都。不久廢中都,復為州。天寶元年,改州為郡,屬河東郡。乾元二年,復設為河中府。《新唐書·地理志》載:“河中府河東郡,赤。本蒲州,上輔。”[2]999赤,即赤縣,指京畿之地,說明它與都城長安的距離及對長安的重要性。《唐六典·尚書戶部》載:“凡天下之州、府三百一十有五……同、華、岐、蒲為四輔州。”[3]72由此可見蒲州對李唐王朝的重要性。蒲州、河中府反復變更,又曾兩度成為陪都,雖然時間很短,但足以說明蒲州所處位置的重要。

(二)蒲津渡與蒲州戰略地位

蒲津渡位于蒲州城西,黃河東岸,歷代都是長安通往河東等地區的重要交通要道。《史記》卷92《淮陰侯列傳》中就有記載:“漢之敗卻彭城,塞王欣、翟王翳亡漢降楚,齊、趙欲反漢與楚和。六月,魏王豹謁歸視親疾,至國,即絕河關,反漢,與楚約和。”[4]2613這里的“河關”指的就是黃河與蒲津關。魏王切斷蒲津關,依靠黃河為天然屏障,就敢和劉邦決裂,充分體現了蒲津關的險要和兵家對其的重視程度。

蒲津渡自古以來就是秦晉之交通要沖,歷史上有很多朝代在這兒修造過浮橋。據《春秋左傳·昭公元年》記載,“秦后子享晉侯,造舟于河”。[5]1214這里的“河”就指黃河,“舟”指的是浮橋,邢昺在對這句話的疏中就寫道“比船于水,加板于上,即今之浮橋。”[5]1214《史記·秦本紀》也記載:“(秦昭襄王五十年),初作河橋。”[4]214張守節《史記正義》解釋說:“此橋在同州臨晉縣東,渡河至蒲州,今蒲津橋也。”[4]218以后東魏齊獻武王高歡、西魏丞相宇文泰、隋文帝都在這里建造過浮橋。四大名樓之一的鸛雀樓距今蒲津渡遺址只有幾公里的距離,即建于北周時期,作軍事瞭望之用。到了唐代,蒲州成為聯系關中和河東的樞紐,并在開元六年(718年)升州為府,設河中府,成為陪都之一。開元十二年(724年)又耗費全國鐵產量的九分之一,鑄造八尊大鐵牛以加固浮橋。杜佑《通典》卷一百七十九《州郡九》記載:“河東,漢蒲阪縣。春秋秦晉戰于河曲,即其地也。有蒲津關,后魏大統四年,造浮橋;九年,筑城為防。大唐開元十二年,河兩岸開東西門,各造鐵牛四,鐵人四。其牛下并鐵柱連腹,入地丈余,并前后鐵柱十六。”[6]4726開元鐵牛的鑄造使蒲津渡的交通得到改善,關中與河東等地區的聯系也更加緊密,在加強對河東地區控制的同時也便于解州池鹽對關中的供應。朝廷對蒲州的重視也體現出這里戰略地位的重要性。《廣志繹》卷三《江北四省》說:“長安稱關中,蓋東有函關,西有散關,南有武關,北有蕭關,而長安居其中,其他如大震關之在隴右,瓦亭關之在固原,駱谷關之在周至,子午關之在南山,蒲津關之在同州,豹頭關之在漢中,設險守國,皆在名義之內。”[7]47將蒲津關與函谷關、大散關等關隘相并論,將其視為長安的東大門,足見在拱衛京師中的關鍵作用和政府對它的重視。

(三)河東鹽池與蒲州的戰略地位

除了地理因素外,蒲州的戰略地位還表現在經濟方面,這和河東的鹽池是密不可分的。河東解縣、安邑兩邊和朔方鹽州、靈州的池鹽與四川井鹽、沿海地區所產海鹽是唐代鹽業資源的三大來源,不僅是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朝廷重要的財政收入來源之一。《新唐書·食貨志》載:“天下之賦,鹽利居半,宮闈服御、軍餉、百官祿俸皆仰給焉。”[2]1377由此足見鹽對朝廷之重要意義。由于井鹽產量低,而海鹽運往都城運輸成本又極高,河東的池鹽采鹽便利,產量很高,與兩京的距離又比較近,因此河東池鹽對關中地區的意義就顯得尤為重要,甚至唐代宗寶應年間還封鹽池之神為“寶應靈慶公”,并敕建了中國唯一的池神廟。而在戰亂時期,各方也都重視對鹽池財富的爭奪。

鹽池位于河東安邑和解縣(今運城市鹽湖區南部)境內的中條山北麓,是世界第三大硫酸鈉型內陸湖泊,距今已有四千年的產鹽史。舜帝建都蒲坂,這里就開始了對鹽池的開發,舜帝曾經面向中條山下茫茫鹽池,詠出千古絕唱《南風歌》:“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8]3中條山強勁的風使得鹽池中的水分快速蒸發從而提取鹽分,可以使百姓生活得以改善,使國家的財政收入得以增加。《南風歌》是古代民本思想的最早體現,同時也是對河東鹽池開發的最早記載。此后歷朝歷代,朝廷都非常重視對河東鹽池的開發利用,從漢武帝時期開始的鹽鐵官營政策在后世得到了延續,到唐代時,榷鹽已經成為政府財政收入的重要支柱。據《新唐書·食貨志》記載:“蒲州安邑、解縣有池五,總曰‘兩池’,歲得鹽萬斛,以供京師。”[2]1377由于這一地區有鹽這一重要資源,所以歷代政府注重對蒲州地區的控制和利用,亂世時也就成為各軍閥豪強爭奪的重要地區。《新唐書·王重榮傳》載:“中人田令孜怒重榮據鹽池之饒。于時巨盜甫定,國用大乏,諸軍無所仰,而令孜為神策軍使,建請二池領屬鹽鐵,佐軍食。重榮不許,奏言:‘故事,歲輸鹽三千乘于有司,則斥所余以贍軍。……克用合河中兵戰沙苑,玫大敗,奔邠州。神策軍潰還京師,遂大掠。克用乘勝西,天子走鳳翔。’”[2]5437從史料中不難看出,田令孜與王重榮之間的這場戰爭完全因爭奪鹽池資源而起,由此可見鹽池在各方勢力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占據了河東,占據了鹽池就擁有了巨大的財富,也就占據了戰爭的優勢,同時,占據蒲州也是占領長安,入主關中的重要步驟。因此,從這個角度看,蒲州在軍事戰爭中的地位也是相當重要的。

二、蒲州與唐代戰爭

(一)太原起兵進軍關中的路線問題

隋朝末年農民起義風起云涌,煬帝大業十三年(617年),晉陽留守李淵也舉起義旗。李淵集團起兵以后決定沿汾河南下,渡黃河,直取關中和都城長安。李淵從太原起兵后一路南下,很快攻克霍邑、臨汾,到達絳州龍門,即今天運城河津市,此時要渡黃河有三條路線可選擇:一是經龍門大禹渡過河經韓城奪取長安;一是經蒲州由蒲津渡過黃河;還有可經芮城風陵渡過河。在走哪條路線的問題上大家產生了分歧。風陵渡還在蒲津渡之南,因此,爭論的焦點主要是從龍門渡黃河還是經蒲津渡黃河。

有人認為河東守將屈突通驍勇善戰,又擅于守城,如果等攻下蒲州再渡河,必然要消耗大量時間和兵力,兵貴神速,應該繞開蒲州,直接由龍門經大禹渡過河,以便快速占領長安。認為“自梁山濟河,指韓城,逼郃陽。然后鼓行而進,直據永豐,雖未得長安,關中固已定矣。”[9]5858(卷184《隋紀八》)李淵也認為不能在河東拖延太多時間,就派遣劉弘基、史大奈等帥六千多眾先從龍門渡黃河,如果屈突通渡河迎戰,大部隊即可乘虛攻下河東郡,如果屈突通按兵不動,則渡河先遣部隊可以占領蒲津渡西端,截斷其退路,使其腹背受敵。然而,屈突通只派了極少軍隊渡河迎戰,戰敗后馬上退回,閉城不出。因此,李淵部隊又陷入兩難。

李世民認為屈突通不足為慮,應先占領關中地區,他認為“兵貴神速,吾席累勝之威,撫歸順之眾,鼓行而西,長安之人望風震駭,智不及謀,勇不及斷,取之若振稿葉耳。若淹留自弊于堅城之下,彼得成謀修備以待我,坐費日月,眾心離沮,則大事去矣。且關中蜂起之將,未有能屬,不可不早招懷也。屈突通自守虜耳,不足為慮。”[9]5863(卷184《隋紀八》)一旦占領關中長安,自然形成所向披靡之勢,眾將看到大勢已去,必定前來投降,到那時屈突通在河東的勢力不足為慮。但是裴寂不同意,他認為:“屈突通擁大眾,憑堅城,吾舍之而去,若進攻長安不克,退為河東所踵,腹背受敵,此危道也。不若先克河東,然后西上。長安恃通為援,通敗,長安必破矣。”[9]5863(卷184《隋紀八》)在他看來如果繞開河東直取關中,一旦長安恃屈突通為后援,拼死守城,長安一時難以攻破,后路又被屈突通截斷,后果不堪設想;而攻下河東,再從蒲津渡過河,則勝算更大,且無后顧之憂。李世民年輕氣盛,銳意進取,但裴寂的想法也不無道理。最后,李淵權衡再三,決定留少量軍隊繼續圍攻河東,牽制屈突通勢力,自己親率大軍經龍門渡河直取長安。過河后就派李建成、劉文靜率軍扼守潼關以遏止屈突通渡河。果然,屈突通在得知長安陷落后不久,感覺大勢已去,無心死守河東,率部投降。

在這一戰役當中,河東是占據重要戰略地位的,是舍棄河東入關還是攻克河東再經蒲津渡渡河入關對整場戰爭至關重要,李淵對此也足夠重視。不僅是因為屈突通的驍勇,更重要的是,河東郡距長安非常近,境內的蒲津渡又至關重要。正是由于在河東的問題上決策得當,才使得李淵得以順利入關,建立唐王朝。

(二)安史之亂中蒲州的重要地位

唐朝中期的安史之亂持續八年之久,是唐朝歷史上由盛而衰的重要轉折點,對唐王朝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在這一重大事件中,蒲州也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安祿山范陽起兵后,一路披靡,直逼潼關,玄宗求勝心切,決策失當,令老將哥舒翰出擊,導致唐軍大敗,潼關失守,長安失陷,皇帝出逃。而河東郡也被叛軍將領崔乾佑占領。不久,唐肅宗在朔方靈武登基,開始重整旗鼓,收復失地,白衣卿相李泌提出了收復失地的方案:“今詔李光弼守太原,出井陘,郭子儀取馮翊,入河東,則史思明、張忠志不敢離范陽、常山,安守忠、田乾真不敢離長安,是以三地禁其四將也‘隨祿山者,獨阿史那承慶耳。使子儀勿取華,令賊通關中,則北守范陽,西救長安,奔命數千里,其精卒勁騎,不逾年而弊。我常以逸待勞,來避其鋒,去翦其疲,以所征之兵會扶風,與太原、朔方軍互擊之。徐命建寧王為范陽節度大使,北并塞與光弼相犄角,以取范陽。賊失巢窟,當死河南諸將手。”[2]4633(卷139《李泌傳》)在這一計劃當中,“取馮翊,入河東”是最核心的。大將郭子儀也認為:“河東居兩京之間,得河東則兩京可圖。”[9]7135(卷219《唐紀三十五》)

李泌認為,讓李光弼部從太原向東出井陘關進入河北,就可牽制叛軍的大本營范陽,如果郭子儀部能占領河東郡,則占領長安的叛軍也不敢輕舉妄動,而河東北接太原可與李光弼的軍隊相呼應,東西又距兩京長安、洛陽距離近,可以逸待勞,牽制叛軍的主力精銳部隊,從而各個擊破。從李泌和郭子儀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河東地區在當時戰局下的重要性,叛軍從范陽起兵,經河東的東部和南部逼向長安,因此從河東出發不管向哪個方向進軍,都會使叛軍受到嚴重威脅。同時,河東位于兩京之間,占據了河東,收復長、安洛陽就指日可待了。[10]

郭子儀按照計劃順利占領河東之后一直到安史之亂平定,河東郡一直都在唐軍的控制之下,牽制了大量叛軍的主力部隊,對后期扭轉戰局起了很大的作用。

從安史之亂開始,朝廷逐漸對各地節度使非常不信任,尤其是平叛有功,實力強大的朔方軍。因此,當平叛大局已定的時候,就在上元二年(762年),肅宗調回了駐守河東郡的大將李光弼,改派李唐宗室的殿中監李國貞坐鎮河東絳州。沒想到,第二年,士兵就發生了嘩變,李國貞本人也被人殺死,萬分震驚之下,唐肅宗只能再次啟用老將郭子儀出馬,河東的軍亂很快被平定,河東形勢再次穩定下來,這才使得都城長安的局勢逐漸穩定。

(三)藩鎮割據時期蒲州的軍事戰略地位

安史之亂以后,唐政府中央集權大大削弱,在平叛過程中大量節度使的設置使得藩鎮割據的局面逐漸形成。根據各個藩鎮對朝廷的忠誠程度及其所作所為,我們可以把藩鎮分為河朔割據型、中原防遏型、邊疆防御型和東南財源型四種。[11]河東則屬于中原防遏型,蒲州緊靠黃河,交通便利,同時,它位于都城長安、東都洛陽和北都太原之間,距長安東大門潼關也不遠,處于東西交通的關鍵地帶,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河東能夠掌握在朝廷手里,成為防御河朔地區割據勢力的主要依靠力量。

德宗建中四年(783),為平定淮西節度使李希烈的叛亂,朝廷征發涇源軍兵馬南下支援中央軍,在經過都城長安時,因犒軍費太少致使軍隊嘩變,德宗出逃奉天(今咸陽市乾縣),史稱“涇原兵變”。涇原兵變之后,駐守河東的朔方節度使李懷光最先率軍前來營救,李晟、馬燧等部也相繼趕到,解了奉天之圍。將士們都認為:“懷光復三日不至,則城不守矣。”[9](7495卷229《唐紀四十五》)

在涇原兵變的平定中,河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假使河中在敵之手,蒲津要道被叛軍把守,李懷光等部就不能及時趕到,德宗性命難保,唐王朝也會命懸一線,當然,長安和河中府距離較近,可互相呼應配合也是很重要的。

興元元年(784年),李懷光受奸相盧杞排擠,退守河中與朝廷對抗,其判官高郢勸其歸順,于是李懷光派兒子李璀前往朝廷謝罪,可是當給事中孔巢父代皇帝前往河中后,卻又產生誤會,被李懷光部將殺死。殺死命官,已是歸順無望,李懷光就開始積極備戰,準備對抗朝廷。

李懷光以河中為根據地叛亂,德宗非常憂懼。一方面命渾瑊和馬燧討伐李懷光,另一方面對其麾下的將領進行籠絡。由于連年發生自然災害,糧草匱乏,朝廷的征討力不從心,許多大臣竟然主張赦免李懷光,但是李晟則認為絕對不可,他的理由有五個,其中第一條就是“河中距長安才三百里,同州當其沖,多兵則未為示信,少兵則不足堤防,忽驚東偏,何以制之!”[9]7573(卷231《唐紀四十七》)蒲州距離長安如此之近,守將必須是朝廷可靠之人,如果不徹底解決李懷光的問題,終將為以后埋下隱患。最后,德宗派渾瑊、駱元光等將配合馬燧終于掃平了李懷光叛亂。

河東屬于中原防遏型藩鎮,是朝廷賴以抵御河北各藩鎮的重要力量,同時,河中一地距都城長安如此之近,,并占據交通要道蒲津渡。如果失去河中,就等于關中的東大門已經敞開。因此,李懷光叛亂才引起唐德宗的高度重視。李懷光在河中的叛亂被平定不僅鞏固了都城長安周邊的局勢,免除了朝廷的后顧之憂,也對河北平叛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三、結語

綜上所述,蒲州在唐代經濟和軍事上都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重要的經濟地位又使其軍事地位也隨之上升。在從唐初到唐末的多次戰爭中都是兵家必爭要地,對戰爭的勝負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有三點:首先,蒲州是長安通往河北地區的要道,境內蒲津渡扼黃河,和潼關一起是長安的東大門;其次,河東鹽池可以帶來巨額的經濟財富,為各方所覬覦;再次,蒲州處在兩京之間,在戰時得蒲州則兩京可圖。總之,地理與經濟兩大原因導致蒲州成為唐代軍事要沖,在戰爭中均為各方所爭奪,不管哪方勢力得到蒲州,都將占據極大的優勢,從李唐建國到唐朝滅亡,三百年間,這里一直就是戰爭各方爭奪的焦點,對戰爭全局起了決定性作用。

[1]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M].北京:中華書局,2005.

[2]歐陽修,宋祁.新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3]李林甫.唐六典[M].北京:中華書局,2014.

[4]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1959.

[5]楊伯峻.春秋左傳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9.

[6]杜佑.通典[M]北京:中華書局,1988.

[7]王士性.廣志繹[M].北京:中華書局,1981.

[8]沈德潛.古詩源[M].北京:中華書局,1963.

[9]司馬光.資治通鑒[M].北京:中華書局,1956.

[10] 張麗花.略論永濟在隋唐時期的戰略地位[D].山西大學,2004.

[11] 張國剛.唐代藩鎮類型及其動亂特點[J].歷史研究,1983(4).

【責任編輯 楊 強】

2015-07-11

高顯(1991-),男,山西臨縣人,陜西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隋唐史。

K242

A

1008-8008(2015)05-0032-04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内毛片视频| 妇女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 日本精品影院| 欧美乱妇高清无乱码免费| 综合成人国产| 国产乱子伦手机在线| 中文字幕人妻av一区二区| 国产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婷婷综合色| 一级全黄毛片| 欧洲成人在线观看|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 国产精品999在线| 中文字幕啪啪| 十八禁美女裸体网站| 国产在线自乱拍播放| 国产亚洲精| 91在线无码精品秘九色APP| 91美女视频在线| 国内精品自在自线视频香蕉| 中国成人在线视频| 亚洲综合网在线观看| 欧美第九页| 噜噜噜久久|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热下载 | 亚洲啪啪网| 国产丝袜无码精品| 久久国产香蕉|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不卡| 欧美视频二区|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亚洲精品欧美重口| 国产第四页| 9999在线视频| 国产97视频在线| 欧美一级特黄aaaaaa在线看片| 五月激情婷婷综合| 2020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 天天干天天色综合网| 91啪在线| 97青草最新免费精品视频| 色噜噜在线观看| 一级毛片基地| 国产中文一区二区苍井空| 亚洲高清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久久综合777777麻豆| 国产浮力第一页永久地址| 国产99精品久久| 日韩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青草大香线综合精品| 中国特黄美女一级视频| 4虎影视国产在线观看精品| 最新国产网站|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国产人成在线视频| 婷婷激情五月网| 亚洲性影院| 国产在线视频导航| 国产区91| 在线观看91精品国产剧情免费| 国产精品无码AV中文| 亚洲经典在线中文字幕| 91丝袜在线观看| 四虎国产永久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亚洲电影| 国产精品免费电影| 亚洲精品天堂自在久久77| 国产欧美精品专区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制服丝袜二区| 久操线在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永久精品免费视频| 2020国产精品视频| 有专无码视频| 自拍偷拍欧美日韩| 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在线中文字幕网| 99精品免费欧美成人小视频| 囯产av无码片毛片一级| 一级一级一片免费| 亚洲欧美天堂网| 欧美一区二区丝袜高跟鞋| 亚洲综合天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