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雪艷,龍鳳英,廖小平,陶順育
(1.廣西大學,廣西 南寧 530004;2.廣西制造系統與先進制造技術重點實驗室,廣西 南寧 530004)
構建基于Internet 的信息平臺,能夠以低廉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率,進行企業內外信息溝通和管理,集約地實現物流功能,是現代生產性物流服務業的發展趨勢[1]。制造業產業鏈是圍繞產品原材料采購及零部件生產、銷售的各個企業形成的一個利益共同體,這些企業獨立經營,但存在著大量需要集成的業務[2]。通過建立一個集成供應鏈信息平臺的軟件環境,可將海量與產品全生命周期有關的各類制造活動資源利用網絡統一管理和調度,構成一個制造資源池向用戶提供可隨時獲取的、按需使用的、安全可靠的和優質價廉的制造服務[3]。本文根據生產性物流服務業的特點,設計一個信息高度共享、誠信度高、標準化運作及可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的信息平臺。
生產制造業物流是一種定制化、非標準化、個性化、整合優化的專業化的生產性物流服務,在本質上是一種中間性需求[4]。
以幫助生產型企業尋求長期合作伙伴,減少成本,提高信息流通速度和效率為目標,信息平臺設計的整體思路是將生產性物流服務支撐中心作為管理核心,大型企業向支撐中心發布配套生產需求,配套小企業和物流公司積極響應,支撐中心整合并根據配套小企業和物流公司的能力進行優化篩選后進入洽談,注意所有洽談都必須經過支撐中心,洽談成功后企業便進行產品生產、運輸至交接,如圖1所示。

圖1 信息平臺功能需求分析
信息平臺的功能模塊主要分為:需求信息發布、業務撮合與洽談、用戶管理、管理員管理四個。(1)需求信息發布模塊是系統運行的動力,大中型企業通過文字、圖片等形式發布需求,會員或非會員均可瀏覽,但僅有會員企業可進行響應;(2)業務撮合與洽談模塊根據企業響應情況,支撐中心分別與其進行洽談;(3)用戶管理模塊包括大型生產企業、小型配套企業、物流公司這三個角色,基本功能包括注冊、登錄、信息管理、訂單管理、反饋;(4)管理員管理模塊負責管理和維護整個系統,對需求信息進行實時更新,根據信用等級和報價等與響應企業洽談,并跟進產品生產和運輸以及反饋回復,以達到改進服務質量、了解市場需求目的。
信息平臺的工作流程如圖2、3所示的業務流程圖(BPD)和數據流程圖(DFD)體現,業務流程圖是企業業務流程中信息的變化過程,而數據流程體現了組織內部的流動情況,是從數據流動過程來考察實際業務的數據處理模式。

圖2 系統業務流程圖

圖3 頂層數據流程圖
現代生產性物流服務業支撐中心是一套需求信息共享與物流運輸相結合的管理信息系統,包括需求信息發布、業務洽談、物流運輸、企業注冊管理等業務,其具體流程如圖2所示。
由圖2可見,大型生產企業發布需求信息,支撐中心根據響應的小型生產配套企業的產品和產能表及信用等級進行篩選,洽談成功后將訂單分給小企業進行生產,并實時跟進生產進度。若為支撐中心負責運輸(物流外包能使制造企業將有限資源集中用于發展主業,節省費用,增加盈利[5]),支撐中心需篩選響應的物流公司并洽談。產品交接成功,接到客戶簽發的收貨單后,支撐中心便可進行結算。最后是評價管理,如大企業可根據貨損狀況及物流服務對物流公司進行評價,根據產品合格率、包裝等對生產配套小企業進行評價,評價結果會影響會員的等級升降。由此,一個環節結束。
信息平臺的數據流程圖主要是圍繞服務中心、大型企業、小型企業以及物流公司這四者進行展開,大型企業提供訂單,并以完全或部分托管的方式注冊到服務中心;服務中心對匯聚起來的制造資源進行集中運營管理;小型企業和物流公司可以通過平臺進行響應合作,如圖3所示。
將服務中心處理進一步擴展得到系統的一層數據流程圖,服務中心需要處理大企業的需求單,小企業的分訂單和生產進度,物流的運輸跟蹤,以及與這三者的洽談,所以將服務中心進一步擴展,以便讓各個關節的處理邏輯更加具體,如圖4所示。

圖4 信息平臺一層數據流程圖
[1]王志山.物流信息平臺構建研究[J].商業時代,2013,(21):42-43.
[2]潘華,孫林夫,劉述雅.面向制造業產業鏈的集成體系框架研究[J].計算機應用研究,2013,(2):447-449.
[3]張倩,齊德昱.公共制造云服務平臺架構及其支撐技術研究[J].計算機應用研究,2013,(8):2 266-2 268.
[4]左毅.產業聯動視角下生產制造業物流服務創新問題的研究[J].物流技術,2014,(33):49-51.
[5]鄭麗娟,王曉雪.服務外包視角下蘇州中小制造企業物流發展對策研究[J].物流技術,2013,(3):204-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