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 虹
50年的回顧50年的訴說
——沈陽音樂學院音樂教育系建系50周年系列活動綜述
文/高 虹

2015年6月18日,為期四天的沈陽音樂學院音樂教育系建系50周年系列活動在一片花海中,在一片掌聲中,在德彪西那優美、雅致、朦朧、空幻、行云流水般的音樂聲中緩緩落下了帷幕。其時,剛剛過去的96個小時的感動仍然在感動著——感動著音樂教育系的老師和同學們;感動著沒有忘記母校的校友們;感動著與其相關的所有人……
2015年6月15日,沈陽音樂學院音樂教育系建系50周年慶典在學院音樂廳隆重舉行。音樂教育系黨支部書記兼副主任韓春凌教授主持開幕式。沈陽音樂學院黨委書記張建華,副院長魏煌,紀委書記于彥,副院長張伯威,原沈陽音樂學院院長丁鳴,原黨委書記兼院長王瑞江,原副院長劉學嚴,中國教育學會音樂教育分會理事長吳斌,音樂理論家、教育家王安國,中國音樂學院音樂教育系主任余峰,上海音樂學院音樂教育系黨總支書記史明陽,天津音樂學院音樂教育系主任辛恩利、黨支部書記楊常海,西安音樂學院音樂教育學院院長馮力斌,四川音樂學院音樂教育學院院長安冰冰,武漢音樂學院音樂教育學院院長趙鳳艷、副院長萬瑛,沈陽師范大學音樂學院院長程巖,遼寧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副院長王賓等領導與嘉賓出席了開幕式。
沈陽音樂學院音樂教育系主任于學友在慶典大會上致開幕詞。于學友教授的致詞熱情洋溢,友好真誠。他向前來參加慶典的各位領導、專家和校友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向為音樂教育系的發展作出卓越貢獻的老領導、老教師及全系師生致以崇高的敬意;向長期以來支持和關心音樂教育系發展的學院領導、各機關部門、各教學單位、各兄弟院校及社會各界人士表示最衷心的感謝!于學友主任還向在座的領導和來賓匯報了音樂教育系50年來發展建設的艱辛歷程以及在教學、科研、人才培養、課程設置、教材建設、藝術實踐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績。
教育部藝術教育委員會委員、遼寧省基礎教育培訓中心體育藝術部主任王英奎作為校友代表講話。他的講話,包含感激,深情款款 ——“作為音樂教育系畢業的一名學子,在這里,我們獲得了真知、掌握了本領、放飛了希望。我們不論走到哪里,身在何方,官居何職,我們對母校的關注始終沒變,對母校的感情始終沒變。我們牽掛著母校的建設與發展,我們為母校的每一點新變化而欣慰;為母校的每一點新成績而興奮;為母校的每一次新跨越而喝彩。”
天津音樂學院音樂教育系主任辛恩利代表全國九大音樂學院及兄弟院校致賀詞。他為多年來沈陽音樂學院音樂教育系同全國各兄弟院校音樂教育專業的同行相互幫助、相互促進所建立的兄弟般的友好情誼而感到高興;為沈陽音樂學院音樂教育系在其半個世紀的發展歷程中始終站在我國音樂教育專業的前列而感到光榮!
中國教育學會音樂教育分會理事長、原人民音樂出版社社長吳斌在致詞中說:東三省的音樂學子都以沈陽音樂學院為榮,音樂教育系在社會各個領域都發揮著自己的作用,希望今后音樂教育系能夠培養出更多優秀的音樂教育工作者,為中國音樂教育的改革作出更大的貢獻。
開幕式最后,沈陽音樂學院黨委書記張建華代表學院黨政領導和全院師生作了重要講話,對音樂教育系成立50年以來所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作為培養高素質、實用型、基礎音樂教育和高等音樂教育人才的重要基地,50年來,音樂教育系全體師生團結一心,共同努力,辛勤工作,在人才培養、教學、科研、藝術實踐等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形成了具有我院辦學特色的教學體系和教學機構,為今后該學科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音樂教育系所取得的成績,是默默耕耘的收獲,是積極奉獻的回報。開幕式在經久不息的掌聲中結束。
在這次系慶系列活動中,音樂教育系向全院、向校友奉獻了四場豐富多彩、高水平的音樂會:
1.《沈陽音樂學院音樂教育系建系50周年音樂會》
音樂會囊括了多次在教育部、遼寧省等主辦的音樂教育專業比賽以及多種音樂比賽中獲得優異成績的老師及同學的精彩表演;展現了由音教系老師自己創作、改編的獲獎作品。徐華菲、劉英楠老師的鋼琴獨奏;由任程、戴新、李海燕、陳姝、許艷玲、徐龍及牛一越、王越、朱峰池等同學擔任演唱的由李冰、丁珊珊、方芳、來夢夢擔任藝術指導的獨唱、重唱;由欒曉峰老師創編的打擊樂合奏以及由音樂教育系學生合唱團演唱、由馬楠老師指揮的女聲小合唱和混聲合唱贏得了臺下一陣又一陣的掌聲!音樂會以于學友教授創作的女聲小合唱《祖國在我心中》開場,在高虹教授創作的混聲合唱《祖國萬歲》的歌聲中結束。
2.《周有全教授師生音樂會》及《徐龍副教授綜合音樂會》
6月16日晚,周有全教授率弟子——音樂教育系畢業生、國家一級演員、遼寧歌劇院男高音歌唱家陳默,音樂教育系畢業生、國家二級演員、浙江歌舞劇院男高音歌唱家張哲及沈陽音樂學院2014級在讀碩士研究生張歡,在學院音樂廳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師生音樂會。師徒4人在18首中外作品的演唱中均有高超表現。

6月17日晚,徐龍副教授在學院綜合樓七樓演奏廳舉行了徐龍教學系列音樂會之綜合音樂會。由他的7名學生所演唱的18首獨唱、重唱及自彈自唱作品,凸顯了音樂教育系獨特的課程設置和徐龍老師出色的教學成果。
3.陳思《德彪西鋼琴作品專題音樂會》
6月18日晚,在學院綜合樓七樓演奏廳舉辦了《德彪西鋼琴作品專題音樂會》。音樂會上,畢業于法國讓·維納音樂藝術戲劇舞蹈學院并獲得碩士學位的陳思老師和畢業于美國曼哈頓音樂學院并獲得碩士學位的劉英楠老師以及畢業于德國特羅辛根國立音樂學院并獲得“鋼琴音樂教育”和“鋼琴演奏”雙碩士學位的黃蕊老師及兩名學生,對德彪西的8首作品進行了成功演繹。于手指間所流出的詩境與浪漫,飄逸與靈動,陶醉了演奏廳也陶醉了在場的所有聽眾……
6月16日上午,由于學友教授主持召開了由上海、西安等5所音樂學院的音樂教育系及音樂教育學院的領導參加的兄弟院校教育信息交流暨校友座談會。與會的各校領導就招生規模、課程設置、科研成果、本科及研究生教育、藝術實踐等方面的問題進行了交流與座談,校友們也為音教系的建設與發展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在音樂教育系建系50周年之際,有300余名畢業生從祖國的四面八方趕回母校參加慶典及系列活動。50年來,沈陽音樂學院音樂教育系歷屆學子秉承“緊張、嚴肅、刻苦、虛心”的校訓,勤奮好學,積極向上,抱負不凡。迄今為止,已有近5000名畢業生從這里揚帆啟航,放飛夢想。他們奮斗在全國各大、中、小、幼等教育戰線,活躍在姹紫嫣紅的藝術舞臺。他們當中,有全國、省、市優秀教師及教研員;有在各類音樂比賽、技能比賽中的獲獎者……可謂群星薈萃,百花盛開。這些優秀畢業生是音樂教育系的驕傲也是沈陽音樂學院的驕傲!
分別多年,同學相見師生相見,倍感親切,分外激動,執手相望,無語凝噎。85級王鳴同學傾情創作歌詞《你總在我的心上》:“親愛的同學,我們沒有感傷,春華秋實我們收獲著希望。只要我們心中有愛,無論我們身在何方,親愛的同學,你總在我的心上……”情感真摯,動人心弦。
在這次系慶系列活動中,音樂教育系請來了吳斌和王安國兩位專家,分別成功舉辦了高水平的學術講座,為音樂教育系、為全院師生送上了兩道豐盛的學術大餐。
吳斌,中國教育學會音樂教育分會理事長,人民音樂出版社原社長。他講座的題目是《音樂與音樂教育》。在講座中,吳斌教授用簡單樸實的語言詮釋了什么是音樂風格,什么是教育現代化,什么是音樂,什么是音樂教育等一系列一直被我們所關注又時常有所困惑的問題。吳斌教授從音樂風格和教育現代化的層面分析了音樂要素獨特的表現方式。音樂風格是將來作為中小學教師所要教授孩子們的音樂內容;教育現代化是教育思想,其核心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思想。這兩個問題反映出音樂與音樂教育的區別,音樂是以理論、技能訓練為主,而音樂教育是以體驗、感受、文化為主。
王安國,音樂理論家、教育家,首都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教育部藝術教育委員會常委。他講座的題目是《追溯“原點”、直達“原點”——兼談我國學校音樂教育三個薄弱環節》。王安國教授從一百多年前音樂教育的“原點”——“涵養美感,陶冶情操”來追溯今天的原點, 其目的是在新的認識高度上對中小學音樂教育的“原點”做出新的闡釋。今天的“原點”就是“立德樹人”。音樂教育直達新的“原點”的有效方法就是要讓學生親身參與音樂實踐。中小學音樂實踐的教學活動應該感受并了解與欣賞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等相關的音樂文化。對于即將從事中小學音樂教育的學生,提出了“唱、奏、聽、動、創”五個字所代表的五項教學內容以及貫穿其中的情感體驗和人文內涵的認知和內化。王安國教授總結,最樸素的基本理念,最本原的實施狀態也就是音樂教育所要直達的“原點”。
吳斌教授和王安國教授文思敏捷、層次分明的闡述,生動風趣的示范,引起了臺下師生極大的興致和陣陣掌聲,講座結束,意猶未盡。
過去的4天是50年的積淀,過去的4天是50年的輝煌。50年是承上啟下,50年是繼往開來。誨人不倦、傳承薪火,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為了美好的明天,沈陽音樂學院音樂教育系將會一如既往,用勤勉與智慧,用膽識與氣魄,繼續譜寫音樂教育的新篇章。
(責任編輯 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