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宇明
要說慈禧是個不在乎祖制的人,估計她會從安睡了一百多年的地洞里跳出來。“戊戌變法”時,她反對新法、鎮壓維新運動的最大借口就是:光緒違反了“祖宗之法”。 然而,假若我們因此得出一個結論:慈禧這個人蠻將祖制當一回,那你大錯特錯了。
清朝開國之初,順治帝鑒于明朝宦官專權、國事日非的歷史教訓,在其執政第十個年頭頒布上諭,對太監嚴加管束。其內容是:一、非經差遣,不許擅出皇城;二、職司之外,不許干預一事;三、不許招引外人;四、不許交接外官;五、不許使弟侄親戚暗相交接;六、不許借弟侄名色置買田產,從而把持官府,擾害民人。順治發完上諭還不放心,兩年后,又命工部將這個“太監行為六不許”鑄成鐵牌立于宮內交泰殿門前,并新增加了“越分擅奏外事”“上言官吏賢否”等內容,明確規定:有違反者,“即行凌遲處死,定不姑貸”。這種“祖制”既是對太監說的,更是對后世子孫說的,畢竟越軌的太監危害的主要不是自己,而是愛新覺羅氏的江山。
不顧祖制 放縱宦官
慈禧以前的清代最高統治者智商有高有低,治國成就有大有小,但他們對這個“祖制”還是尊重的,在兩百多年時間里,清代都沒有出現像明朝劉瑾、魏忠賢那樣的大宦官,但到了慈禧時期,歷史悄悄地轉了個彎,甚至可以說,慈禧第一次執掌權柄,就是從違反“祖制”、讓太監干政開始的。咸豐十一年七月十七日,咸豐帝病死在承德行宮,遺命以唯一的皇子載淳繼承帝位,并任命肅順等八人為顧命大臣,輔佐幼主。慈禧不甘心大權旁落,日里夜里都想著如何將肅順等人趕下權力的寶座。經過一番算計,她派心腹太監安德海竄回北京,串通當時正主持與英法聯軍議和事務的奕?,密謀叔嫂聯手奪權。奕?也是個極在乎權勢的人,當年無意間失去大位本就心結重重,如今有了嫂子的招手,自然像中了頭彩似的,他第一時間便向承德行宮發了要求奔喪的折子。接到奏折,肅順等人覺得奕?名為吊喪,實際上是想爭權,立馬駁回了他的請求。看到自己一盤棋剛下一子即出局,慈禧很是沮喪,她立即與慈安見面,最后決定兩人下一道密詔,蓋“御賞”與“同道堂”印章,再次派安德海進京,宣奕?來承德。奕?到來之后,慈禧又與他反復進行“沙盤推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發動政變,終于大功告成,“勞苦功高”的安德海也因此被晉升為總管大太監。
潘多拉的魔盒一旦打開很難收手,有了第一次違反“祖制”,此后的慈禧便開始了習慣性的違規。肅順等人被“修理”之后,奕?集議政王、首席軍機大臣、總理各國衙門事務大臣、宗人府宗令、總管內務府大臣、領神機營、稽查弘德殿一切事務等要職于一身,等于將政治、軍事、外交、內務方面的權力一把抓了,可謂位高權重。安德海不時向他要錢要物,起初奕?有求必應,后來這樣的事太多了,奕?開始拒絕,并告誡他:“國方艱難,宮中不宜多取”。奕?的做法并沒錯, 安德海卻不能接受。他自恃辦事機敏,善于察言觀色,頗得太后信任,不斷地在慈禧面前大說奕?壞話。安德海這樣做本來是要嚴懲的,但慈禧卻將個人恩怨放到了祖制前頭,非但沒有懲罰他,還找了個借口將奕?革了職。
同治八年(1869年),久在宮闈的“小安子”(慈禧對安德海的愛稱)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并借機斂財,請求慈禧準許派他到江南置辦龍袍、預備皇帝婚禮所需之物。太監出京城,為皇家大忌,開國以來一向嚴厲禁止,慈禧居然答應了。得到慈禧的支持,安德海狂妄到了極點。一是出行極其豪奢。他以皇太后欽差自居,穿著御賜龍衣,率領官兵、蘇拉、妻妾、太監、宮女、僧人等數十名男女,分乘兩條大船,沿運河南下,船上懸掛日形三彩烏旗,船邊飄著五彩繽紛的龍鳳旗幟,船上又是設宴又是演戲,極盡享樂之能事。二是故意不攜帶任何公文,以顯高貴。清制,欽差大臣出京,朝廷必須“明降諭旨”并部文傳知,即必須商請軍機處寄發公文,以便地方官員按禮迎送。安德海卻自以為得勢,不理這一套。他的仆役下船采購物品也拒絕出示“傳牌勘合”(奉命出京兵員由兵部簽發的身份證件)。如果不是丁寶楨看不慣此人的張狂,秘密請示與慈禧有矛盾的同治、奕?,將安德海宰了,還真不知今后的安德海會猖狂到什么程度。
權力失范 人心渙散
慈禧將祖制當成“玩偶”,想要就要,想丟就丟,自然有利益盤算的因素。當初派遣安德海串通奕?搞政變,是為了奪取權力;后來放縱安德海在自己面前說奕?的壞話,是希望鞏固權力;最后允許安德海出皇城,則是權力鞏固之后,希冀收買“身邊人”的人心。假若不能達到某些個人目的,慈禧肯定會裝假正經。
在權力至上的環境中,高居金字塔尖的人常常喜歡炫耀不被制約的特權,慈禧也不例外。如果說,在與肅順、奕?等人的權力斗爭中,違反祖制,更多地是為了向太監借力的話,那么在大功告成之后還要違反祖制,則明顯有一種“老子權力通天,想干什么誰奈我何”的意味了。炫耀特權,一方面是要顯出個人的高不可攀,另一方面更是想警告下位者,希望他們安于現實地位,不要搗蛋。
“祖制”雖然不是明文規定的法律,但在皇權時代實確是至高無上的規矩,相當于憲法之外的憲法。當上位者不將法紀當一回事,卻要求下位者老老實實遵守規矩,這其實只是一種幻想。皇家政治玩到最后,往往免不了崩盤,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在于權力失范導致的人心渙散。
編輯/書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