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英
(四川城市職業學院,四川成都610000)
四川制鞋企業曾經有過輝煌,有過一夜暴富,但現在卻正經受前所未有的蕭條、一夜之間又有多少企業倒掉的陣痛。這是怎么了?多少人苦苦思索著,問題出在哪里?該怎么辦?等待,很多人把希望寄托于等待經濟復蘇,把工人解散回家,暫時關掉工廠的大門,大家稱之為歇業。可是等待就真的可以好起來么?當越南、柬埔寨、馬來西亞等國成為世界廉價工廠時,那種純粹的低價競爭就不再是我國制鞋企業的優勢了。尤其是四川,大多數企業以代加工和出口中低端產品為主,當勞動力優勢不復存在后,競爭力也隨之失去。如果還在幻想某一天國外的訂單還能像過去一樣恢復,工廠還能像過去一樣運行,昨日輝煌再現,那基本不可能,因為中國的低廉勞動力時代已經成為歷史。如果有一天四川的制鞋企業能夠再現輝煌,那也絕不會是過去的模式。
但這并不是說四川的制鞋企業就沒有希望了。世界對鞋類產品的需求依然很大,但是隨著時代的變化,需求也在發生變化。除了對廉價產品的大量需求,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對高質量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多,人類的生存狀態在變好,生活品質在提高。從國家發展戰略來看,政府也是提倡并鼓勵提高產品質量,向高附加值產品發展。并且,國家正以實際行動來支持國內制造業。“中國制造2025”規劃將是四川制鞋企業重新崛起的希望。從去年開始,國家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計劃,目的就是為我國制造業走向世界鋪平道路。“一帶一路”貫穿亞歐非大陸,一頭是活躍的東亞經濟圈,一頭是發達的歐洲經濟圈,中間廣大腹地國家經濟發展潛力巨大。絲綢之路經濟帶重點暢通中國經中亞、俄羅斯至歐洲 (波羅的海);中國經中亞、西亞至波斯灣、地中海;中國至東南亞、南亞、印度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點方向是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歐洲;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南太平洋。根據“中國制造2025”戰略規劃,把提高國家制造業創新能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加強質量品牌建設,提高制造業國際化發展水平等列入9項戰略任務和重點,全面提升……輕工、紡織等產業向價值鏈高端發展。①制鞋產業將面臨新的發展機遇和廣闊天地,但同時面臨很高的挑戰。四川的制鞋企業要想在這輪新經濟戰略中獲勝,必須轉變經營理念和經營模式,向高品質、高附加值發展。如何提高產品價值是一個重要問題,對于鞋靴這種快速消費的時尚產品,設計在其中必然扮演重要角色。而過去和現在,四川的大多數制鞋企業都不具備這種優勢。
7年前,我涉足四川制鞋產業,開始研究鞋子開發設計,就深感憂慮,如果四川的制鞋企業不提升設計水平,必然導致沒落。四川絕大多數制鞋企業的創新能力、設計能力都非常弱,整個業態長期處于低水平加工狀態。這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設計師整體能力太弱,知識結構狹窄、技能落后、意識層次低下。整個成都制鞋行業的設計水平讓我驚詫,與沿海一帶相比差距很大,更不用說與國際制鞋行業設計水平相比了。與其它工業產品設計相比,也落后太多,無論科學性還是藝術性都極其落后,這與這個行業的設計師的出身或者說來源有極大關系。這些鞋靴設計師完全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設計師”,他們幾乎不懂設計,有很多人連一張像樣的設計圖都畫不出來,更談不上設計理念、設計手法、設計思想,他們僅僅是一群只懂得打樣的制板師,而且大多數都是工人出身,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知識結構非常窄,創新能力非常弱,其思維模式程式化,只有極少數來自大學的設計專業。不可否認,這群人曾經為四川的制鞋產業作出過相當大的貢獻,但是,今天,他們無法再勝任“設計師”的工作了,應該回歸到制板師的角色。他們不可能再撐得起“女鞋之都”的未來,四川制鞋行業需要真正的設計師,為制鞋企業注入新的動力。四川制鞋企業必須來一次徹底的革命,顛覆過去的經營理念和經營模式,在新的經濟態勢下開始新的征途,能完成這場革命的一定是這樣一群人,他們具備先進的經營理念和管理水平,具有高瞻遠矚的戰略思想,懂得品牌運作和品牌管理,熟悉互聯網,能夠把大數據、云計算、數控設備、高端軟件技術應用在生產上,敢于創新。在這群人中,設計師是一個舉足輕重的角色,必須具有創新設計思想,掌握現代設計手法,熟悉國際最新設計軟件的應用,了解流行時尚,熟知國際優秀大品牌的發展歷史,具有品牌意識、互聯網知識,嫻熟應用網絡資源,善于學習和接納新事物,有創新能力,與時俱進。
世界已經進入“互聯網+”時代,正在步入工業4.0版,生產方式急速轉變,生產技術快速進步,以機器人、電腦、數控設備代替人力,人們的交流方式、商品交換形式正在發生巨大改變,一切都不再是過去的樣子,世界正在以日新月異的速度發展,每天都在進步。消費人群結構也在發生巨大的變化,消費水平顯著提高,消費習慣和消費方式均在發生革命性的變化。所有這一切必將導致產品開發設計、生產制造的顛覆性變革。
從國際格局來看,出口的國度和要求已儼然不是過去的情況,比如歐洲、美國、沙特等國家對進口鞋產品的質量標準越來越高,低端產品不再能贏得市場。“中國的鞋企要想做強做大,必須要有自己的品牌靈魂,要創新,腳踏實地地干。”莆田一知名運動鞋品牌負責人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與其說中國的制鞋工藝不強,還不如說是企業沒有認真干,都想著降低成本、薄利多銷,其實中國許多曾經的品牌代工廠都掌握了很高的制鞋技術,本土鞋企應該多動腦筋,如何利用掌握的技術來創新。”②經濟學家林毅夫在參加世界鞋業發展論壇時就曾指出,未來東莞制鞋留下的將是精益化生產的高端精品。品牌和品質是產品的生命線,如何提高品質、樹立品牌,需要下大力。提高生產效率是滿足多向出口、降低成本的必須,需要引進智能化數控設備,既可以實現標準化生產,又能有效降低人工成本。所以,設計師必須要能站在一個高度思考,具備戰略思想,而不僅僅是外觀款式設計。四川制鞋企業需要的設計不是單純的款式設計,而是融入更多因素的整體設計,包括樣式設計、鞋楦設計、結構設計、材料設計、工藝設計、理念創新、產品策略等,把審美、性能、品質、生產、營銷作為整體策略來思考。
從國內市場來看,現在的消費主力是60后、70后、80后,90后正逐漸成為下一個消費主群體,他們受教育程度越來越高,生活環境有很大程度改善,生活方式更加多樣化,更加注重生活品質和享受生活,價廉物美已經不是他們的追求。那些千篇一律的雷同產品不再受青睞,他們更喜歡個性化產品,喜歡有品位的鞋子。他們有能力支付高昂的費用購買大品牌產品,駁樣的東西只有被遺棄的命運。他們是一群更加注重自我價值、自我感受、自我思想的人,故而需求變得更加多樣化。他們是有知識、有能力的一群人,所以也是一群挑剔的消費者,他們需要有品質、有品位、有品牌、集舒適與美為一體的鞋子。我們的設計師是否懂這些消費主力軍的需求,是設計成功與否的關鍵。設計師必須以動態發展的思想來應對消費需求變化,善于理解和接受新思想、新事物,善于更新設計理念。
制鞋企業必須了解和適應消費方式的轉變,互聯網帶來更多機會,也帶來惡劣的競爭。如何在互聯網模式下生存是必須思考的問題。互聯網促使產品之間的秘密快速消失,只有快速才能取勝,快速消費需要快速設計和快速生產,這就對設計師提出了高要求。什么樣的設計能在數不清的網店中脫穎而出,什么樣的設計可以簡化工藝、減低成本,實現快速生產,什么樣的設計是別人難以模仿的,都是重要問題。作為設計師,必須能快速捕捉市場需求信息,快速獲得新材料、新趨勢信息,快速掌握新技術,才能在這個瞬息萬變的市場贏得份額。
在這個信息化時代,善于應用大數據和云計算進行科學分析,是成功的必備,所以設計師必須掌握現代信息化技術和手段,跟上科技的步伐。過去那種靠朋友、電話、實地觀察等簡單方式獲取信息的方法完太微不足道,信息面太窄、信息量太少,根本支撐不了需要。企業需要大量廣泛的信息作為生產的依據,任何不準確或不完整的信息都會導致失敗。這對設計師的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做好設計師,難度很大。
所以對于四川制鞋企業來說,如果期望有一天還能再續輝煌,就必需要更新設計師隊伍,完善開發設計團隊。一方面從高校引進高素質設計人才,另一方面花大力培養和提升自己原有的設計師隊伍,把設計師和制板師的職責分清,分工合作,各司其職。而高校也需要根據制鞋行業未來發展趨勢培養設計人才,而不是過去和現在企業設計師的標準。當一個行業已經在走下坡路時,就不再具有高校培養人才參考的標準價值,而應著眼未來發展趨勢,緊緊跟隨國家發展戰略。
注釋:
①《國務院印發《中國制造2025》“三步走”實現制造強國戰略目標》,《中國金融信息網》,2015年05月19日。
②姚以鏡:《中國鞋“被逼”升級》,《中國皮革網》,2015/5/25,原載《國際金融報》2015年05月25日,第3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