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莉 梁婷玉 馬振(安徽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安徽蕪湖 241000)
高職院校武術選項課的教學現狀分析與對策①
康莉梁婷玉*馬振
(安徽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安徽蕪湖241000)
摘 要:中國的傳統文化為武術的傳承提供了深厚的土壤,同時人民的“崇文尚武”也使得武術在民間得到了廣為流傳。該文通過利用文獻資料、問卷調查、數理統計和邏輯分析等調查研究方法,對安徽省蕪湖市高職院校武術選項課在領導重視程度、教學時間、教學內容和教學場地等方面進行了調查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以期武術選修課能夠在高職院校廣泛開展。
關鍵詞:高職院校武術選項課對策
①基金項目:安徽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大學生參與休閑體育與校園文化建設的思考——以蕪湖高校為例”,項目編號:SK2013B107;安徽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院級重點教研項目“‘以職業能力為導向’的職業實用性體育課程教學改革研究—以安
徽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為例”。
安徽省現有107所高校,其中本科院校33所,高職高專院校74所。高職高專院校有27所是政府舉辦的,有24所是行業主管部門舉辦的,有9所是企業舉辦的,有14所是民辦的,而蕪湖市現有高職院校5所。另外,還有23所高職院校是以本科院校為母體,由相關的本科院校舉辦。作為培養技能型、知識型和實用型專門人才的重要培養平臺,高職院校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其人才培養水平直接影響到社會經濟發展速度。同其他普通高校相比,高職院校的體育教育除需要在滿足學生身心發展的基礎上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與原則外,還要致力于提高學生從事未來職業有關的運動技能、全面素質與綜合的職場能力。文章擬在借鑒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以駐地在蕪湖市的高職院校的武術選項課開展現況為主要研究對象,進行問卷調查與資料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對策,以期武術選項課能夠更好的在高職院校廣泛開展,以適應實施素質教育對高職體育教學改革的要求,全面推行素質教育。
1.1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安徽省蕪湖市高職院校武術選修課為研究對象,對安徽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安徽商貿職業技術學院、蕪湖職業技術學院、安徽省中等醫藥專科學校、蕪湖揚子職業技術學院共5所高職院校進行了調查。在這5所高職院校中,每所院校隨機抽取參加武術選項課的學生各60人,武術教師各3人,合計參加武術選項課學習的學生300人和從事武術教學的教師15人。
1.2文獻資料法
根據研究需要,進行文獻資料搜集、整理、分析,為本課題的設計、研究以及順利進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并提供了一定的理論依據。
1.3問卷調查法
調查問卷的實施采用了發放紙質郵件和實地發放調查問卷兩種形式,在安徽省蕪湖市的安徽機電職業技術學院、蕪湖職業技術學院等5所高職院校進行。發出的專家問卷共有5份,回收的調查問卷5份,有效的調查問卷5份,其回收率和有效率均為100%;發出的體育教師問卷共有15份,回收的調查問卷15份,有效的調查問卷15份,其回收率和有效率均為100%;發出的學生調查問卷共有300份,回收的調查問卷280份,有效的調查問卷270份,其回收率和有效率均為90%;調查問卷的總回收率是93.6%,調查問卷的有效率是91.2%。
1.4數理統計法
對所抽取的5所高職院校的學生和老師的調查問卷數據進行數理統計分析。
1.5邏輯分析法
在數據收集和調查分析的基礎上,利用邏輯分析法,對調查結果進行歸納推理,并進行總結,給出制約蕪湖市高職院校的武術選項課有效開展的因素,并提出可行有效的建議和對策。

圖1 院校領導對武術選項課選項的重視程度分析
2.1高職院校領導對武術選項課的重視程度的調查現狀與分析
通過對安徽省蕪湖市高職院校領導對武術選項課教學的重視程度的調查,如圖1所示。
從調查情況可以看出,在各高校武術選項課有著較高的認可度并不高,武術選項課沒有得到較高的重視。這反映出我國高職院校,特別是蕪湖市高職院校的負責教學的領導還或多或少的存在
著“重‘田、球’輕武”的思想,也就是說在各調查院校領導普遍認為武術選項課的教學效果在反映學校的教學業績方面,沒有田徑和各球類效果明顯;各高校的體育授課教師普遍認為田徑和籃球等球類運動相較與武術課更重要,武術課程的授課質量對學生關系不大;學生們普遍認為武術僅僅是一種健身運動,而非正規的競賽項目,學習動力不足。抱著這種態度的院校領導、教師、學生,怎么能夠對武術選項課重視起來呢?因此,武術項目的推廣不夠、投入不足,這些還只停留在武術選項課的教學的表面。

表1 蕪湖市高職院校的武術選項課教學時間
2.2武術選項課教學時間的調查現狀與分析
從1961年《全國大、中、小學校體育教學大綱》中,把武術列為普通高校的教學內容到1978年,武術在高等學校體育專業中正式立項,被普通院校列為選修課和必修課,高職院校隨之效仿將武術列為體育課的選修課。(見表1)
通過對安徽省蕪湖市5所高職院校武術選項課的調查發現,雖然高職院校目前的學制是三年,但是每個院校所開設體育課的時間不一致,有無開設武術選項課也不一致。40%的院校開設了兩年的體育課,60%的院校只開設了一年的體育課;而40%的院校開設了武術選項課,60%的院校沒有開設武術選項課。這就導致不同學院的學生在校參加體育鍛煉及武術學習的時間上不一致,以至于今后走上社會適應能力有所不同。經過兩年體育鍛煉及一年武術學習的適應能力明顯比一年的要強很多,體現出職業學院的學生比普通高校的學生有著特殊的職業特點。不僅如此,武術知識可以在教師時間充裕的情況下進行傳授,而武術的基本要求和規律,學生也可以獲得,并為將來在工作和生活中獲取更多的有用的知識和鍛煉能力進行鋪墊,使學生能夠達到最佳學習和鍛煉效果。所有這些使學生在對武術產生興趣的基礎上,形成良好的鍛煉習慣,并為能夠進行終身的體育特別是武術項目,鍛煉奠定了基礎。

圖2 蕪湖市高職院校武術選項課教學內容
2.3武術選項課教學內容的調查現狀與分析
安徽省蕪湖市高職院校武術選項課的開設內容各個學院有所不同,24式簡化太極拳是每個學院武術選項課必學的內容之一,而其他內容根據教師的興趣和專業特長,想教哪個就教哪個,沒有統一的規定,也沒有專門結構跟蹤到位,進行督促檢查。(見圖2)

表2 武術選項課教學場地、器材調查統計
對安徽省蕪湖市高職院校武術選項課教學內容的調查發現,教學內容沒有創新,還是傳統的24式太極拳,三路長拳(初級)等套路。現實是,學生們對上述教學內容興趣不大,特別是被調查對象中的男學生,他們對對抗性較強的散打和跆拳道等搏擊類運動項目更感興趣,與此同時,部分喜歡太極和防身術內容的女生被很多學校忽視,由于課時有限,防身術等教學內容在現在的高職院校武術課中沒能廣泛的開展。高職教師在制定教學內容時,大多數都是沿用國家規定的教學內容或者照搬硬套普通高校的教學內容來進行的。學生對武術課產生厭倦感主要是因為教學內容的陳舊,這樣限制了武術課教學的發展。職業院校武術選項課教學內容必須更新現有武術課程內容、教育的需求,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教學內容的合理化是提高學生興趣的關鍵,武術教學內容應切合大學生的興趣進行合理安排。武術教學的內容要有利于武術鍛煉的科學方法和自我修煉培養,并盡量選擇動作簡潔,易于掌握,并最好與學生職業特點相吻合的內容,讓學生在練習中得到內外兼修的體驗,在攻防對抗中體驗武術的價值,走上社會能更好地服務于社會。同時還可根據實際需要、職業特點適當補充教材,在高職院校普及與推廣武術段位制,在提高學生的興趣同時,提高學生的人文知識的教育;另一方面讓學生學會指導今后進行健身鍛煉的科學方法。
2.4武術課教學場地現狀調查與分析
教學場地與教學器材是武術課教學的基礎,是基本的物質保障。充足的教學場地、器材不僅與院校的辦學規模和辦學水平緊密相關,而且還可以提高武術選項課的教學質量,順利完成武術教學任務。目前,絕大多數高職院校的教學場地不夠,器械不足,對武術課的開展造成了嚴重的制約。(見表2)
對安徽省蕪湖市高職院校武術選項課教學場地、器材調查表明:現代的高校園區硬件設施基本跟得上,有80%的學校有一座體育館;20%的學校有兩座體育館。這說明大部分高職院校都有體育館,主要是因為國家對高職教育投資的不斷增長,院校辦學條件有了很大的改善。而在武術教學上,高職院校僅20%的院校有室內武術館,80%的院校的武術選項課在室外操場進行,受天氣因素的影響較大。因此,院校應盡快加強武術場館和器材的建設以滿足廣大師生的需要,各級各地學院更應該有計劃、有步驟地在原有的基礎上逐步配齊武術場地、器械設施,逐步改善武術教學條件。因此,良好的武術教學條件,不僅能使教師充分發揮自身的專長,而且也會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效率。所以,學院應全面認識武術在體育
教育中的地位與作用,不斷加大對武術選項課教學經費投入的力度,不斷改善武術教學設施和條件。
3.1加強學院領導對武術教學的重視程度
領導即在學院中起主導作用、具有最高執行權的領導者,要想提高學院領導對武術教學的重視程度,要求領導在思想上對武術教學給予一定的重視,思想上重視了,就會在行動上重視;行動上重視就會加大武術教學經費的投入,將武術選項課的硬件條件得以完善。武術選項課的硬件條件完善了,武術選項課才能在領導的重視下得以穩定的發展,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武術的積極性。
3.2完善師資隊伍增設武術選項課程
學校在武術選項課的開設情況不容樂觀,其中一個重要的誘因就是專業的武術選項課教師缺乏,由于近年來各高校教師編制趨緊,在高等職業院校,特別是高等工科、商科等職業院校,武術體育教師嚴重缺編。在人才引進方面應有所側重,滿足武術選修課開設的基本要求。
3.3調整優化武術選項課的教學內容
武術選項課的教學內容應該在滿足《全國大、中、小學校體育教學大綱》的基礎上,兼顧傳統與現代,實用與流行,必修與選修,把一些學生愿意學、感興趣的武術套路與武術技能引入教學課堂,充分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將武術的教學由“要我學”轉化為“我要學”,并且“要學好”。
3.4加大武術選項課場地建設
武術選項課有效開展的重要條件就是設施齊備的教學場地,加強教學場地建設,使教師能夠充分運用演示教學、多媒體教學等多種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建華,周慶杰.普通高校武術公共課教學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4,23(2):239-241.
[2]呂超.傳統武術作為體育選項課在高校的發展與探究——以煙臺大學文經學院太極課、武術協會的發展為例[J].當代體育科技,2014,4(11):131-132.
[3]戴薇.對普通高校武術選項課現狀的調查研究——以川南7所高校為例[J].四川體育科學,2012(5):104-107.
[4]關博,楊兆山.武術教育的文化性探析[J].體育與科學,2014(3):8 3 -8 7 .
通訊作者:梁婷玉(1979—),女,安徽濉溪人,副教授,碩士學位,研究方向:體育教育。
作者簡介:康莉(1971—),女,安徽蕪湖人,碩士學位,助教,研究方向:體育教育。
中圖分類號:G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02(b)-009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