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玉璽(吉林體育學院 吉林長春 130000)
對北京市青少年男子排球后備人才培養現狀的研究①
宮玉璽
(吉林體育學院吉林長春130000)
摘 要:排球運動自傳入中國便受到廣大人民的喜愛,在一個世紀的發展中,得到了較好的普及和發展,已成為當今比較流行的運動之一。青少年男子排球后備人才的培養是我國男排重新崛起的關鍵因素,該文在對北京市青少年男子排球后備人才的培養進行全面調查研究時,采用了問卷調查、訪談、文獻資料、數理統計以及邏輯分析等方法。調查結果表明,北京市青少年男子排球人才培養的規模正在逐步走向壯大,各單位的教練授課內容全面且專業,訓練場地、器材、訓練、等方面都得到所屬單位的支持。
關鍵詞:排球培養后備人才調查分析
排球運動是在1905年傳入中國的。隨著排球運動的比賽規則的不斷進化與修改,在中國的影響力也逐步加大,在一個世紀的發展中,排球運動得到了普及和發展,中國排球運動在具有影響力的賽事中的不斷進步,影響著各個地區對排球運動的重視及發展,尤其是青少年排球后備人才的培養和發展,針對北京市青少年男子排球后備人才的培養和發展雖然呈現出上漲趨勢,但部分單位依然存在著選材及發展的各種隱患。
因此,對北京市青少年男子排球后備人才培養應加大力度,在選材培養及運動發展的關鍵問題上,應突出優劣態勢,抓住問題所在,做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把解決問題的關鍵落到實處,才能做到北京市青少年男子排球運動后備人才的優質輸出。
目前,北京市青少年運動學校排球教練員已實行崗位聘任制,對此能促進教練員培養優秀人才的積極性,使各種因素帶來的消極影響得到克服及避免。當前,無論是教練員、訓練場館設施學校教學、還是家長態度,都對于青少年男子排球運動員的發展有著息息相關的聯系。對此,對北京市6所體校的男子排球教練員、運動員及運動員家長進行了統計與數據分析。
1.1對北京市6所體育運動學校男子排球教練員學歷的調查
北京市各體校排球教練員中本科以上學歷的教練員占所調查總數的17%。本科學歷的教練員占總人數的78%。大專學歷的教練占總人數的5%。高學歷的教練員教學科學性強,能夠通過科學的教學方式使運動員的競技水平達到更高。
1.2對北京市6所體育運動學校男子排球教練員教齡的調查
從執教到成為優秀教練,教練員通常要經過四個階段,即適應準備期、適應發展期、創造提高期和穩定發展期,用時12~14年。北京市各體校現有的被調查的男排排球教練員中,10年以上教齡的達到了61%的比例。但調查發現,各體校排球教練員的學歷結構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的教練員,和有10年以上教齡的教練員所占百分比均較高。因此,在執教的過程中,教練員雖然學歷高,但是因為教齡時間不長而缺乏豐富的實踐指導經驗;而高職稱教練員雖經驗豐富但是學歷不高,普遍的知識存在老化、知識更新不及時等現狀。這就使得北京市排球后備人才的訓練水平受到嚴重的影響。
1.3對北京市6所體育運動學校排球訓練場館設施的研究及分析
北京市6所青少年男子后備人才基地當中,設有排球室內訓練場館的單位有5所,占總場館數的83%;室外排球場地1所,占總場館數的17%。室內場館有較好的訓練環境,因此訓練的時間和訓練計劃的實施能夠得到保證,不過有些學校的室內場館面積不夠,存在較差的基礎設施條件,再加上很少維護和修繕,不能滿足日益增多的排球運動員的訓練需求。另外,還有一些單位有室外場地但無室內場館,這樣在天氣惡劣的情況下正常的訓練時間和訓練計劃就受到很大的影響,這些訓練條件較差的存在于縣、郊區等。影響運動員訓練的一大因素就是場館及相應設施的不完善和缺乏。

表1 北京市教練員選材方法

表2 北京市6所青少年體育運動學校男子排球后備人才年齡調查表

表3 京市6所青少年體育運動學校男子排球人才發展走向
2.1北京市6所體育運動學校青少年男子排球后備人才選材方法
從表1數據可以看出,選材時單純依靠經驗的教練員所占的比重相當高,并且傳統校的選材依靠經驗所占比例比普通學校的高,但是依賴測量指標所占的比重下降了。通過各級教練員長時間工
作實踐總結出的經驗選材,誠然能選出一些好苗子,但對主觀判斷過分的依賴,難免有些盲目和片面,也容易導致失誤,這對競技排球運動后備人才的可持續發展是不利的。
2.2北京市6所青少年體育運動學校男子后備人才年齡現狀的調查
從表2統計數據可知,北京市后備人才年齡現階段在10~18歲之間,有8歲的年齡差,男隊員年齡集中在16~17歲,是總比重的45%,而10~12歲、13~15歲和18歲的運動員所占比重最多不超過20%,因此,北京市青少年男子排球運動員年齡發展呈現出一種不平衡的趨勢,有次發展,人才斷層現象容易產生,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大幅下降的18歲的人數,因為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對北京市高水平競技排球運動員的選拔。教練員應把握運動員發育敏感器的黃金時間,通過科學的訓練方法以及手段,迅速提高運動員的身體素質水平和技戰術水平,為進一步向高水平階段發展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
2.3北京市6所體育運動學校青少年男子排球后備人才發展情況
據調查得知,北京市青少年男子排球后備人才的發展正在呈上升趨勢發展,隨著科技及技術水平的進步與提高,多數教練能夠快速、有效的提升運動員的專業技術水平,從而以高效率的方式快速培養北京市青少年男子排球專業型人才。而隨著時間與年齡的增長,青少年運動員的發展已結成一種固定走向。
當前青少年男子排球后備人才的發展基本呈現出(表3)的發展趨勢,一小部分運動員有機會被專業機構選中,能夠繼續自己的專業,進行更系統、更專業、高科技的訓練,繼而參加更高水平的比賽;另一小部分運動員能夠靠自己優異的專業成績得到重點學校的青睞,以特長生的身份進入學校繼續訓練。進而導致了“強者會更強,弱者會更弱”的發展趨勢。
北京市青少年業余體校男子排球教練當中,本科學歷的教練員所占比重占有2/3,所以,科學訓練的訓練模式正在逐步普及,以新的專業教學理念替換傳統的技術學習,能夠使運動員的專業技術水平接近高水平階段;教齡在10年以上的教練員的存在占大多數,經驗豐富的教練對于訓練隊員更具有說服力,能夠對運動員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對于運動員選材應該采取科學化的選材方法,才能保障新一代的人才發展能夠躍躍欲試;不能堅持原始的原材方法,這樣不僅容易導致選材失誤,更容易造成人才的斷層,導致排球運動的發展受到影響。北京市青少年男子排球后備人才大多數集中在16~17歲之間,逐漸出現了人才斷層的現象。人才發展逐步局限化,很多的運動員不能有一個合理的出路,導致人才流失。對于運動員的文化教育,北京市各體育運動學校都進行統一教學模式,以科學教學的方式對運動員的文化教育進行加強與鞏固,使運動員的身體與文化水平能夠同步進行,以保證北京市排球后備人才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建,孫正,黃志偉.山東省排球后備人才培養現狀及可持續發展對策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9,24(4):72.
[2]張鳳珍.我國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體制的現狀分析及對策[J].體育與科學,2008(2):69-71.
[3]史青.浙江競技排球后備人才培養影響因素及發展對策[J].科教導刊,2010(12):171-172.
[4]張國湘.長春市高中排球運動開展現狀與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
[5]張嬡.河南省競技排球后備人才培養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D].開封:河南大學,2008.
[6]徐忠鳴.淺析運動員科學選材[J].學園,2010(18):53-54.
[7]焦磊.黑龍江省青少年排球課余訓練動機研究[D].哈爾濱體育學院,2011.
[8]趙成九.吉林省中學生排球后備人才培養現狀與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
作者簡介:①宮玉璽(1992—),男,漢,吉林體育學院體育教育訓練學專業碩士研究生。
中圖分類號:G86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02(b)-018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