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四川/羅之飏
川鞋出口俄羅斯再次受挫危機倒逼四川鞋企不走尋常路
2014年以來,由于盧布對美元匯率持續下跌,川鞋與俄羅斯的穩定供需關系再次被打破,危機倒逼四川鞋企加速向新市場、新渠道、新產品轉型,在鞏固俄羅斯傳統市場的基礎上,一邊積極開拓內銷市場,一邊尋找多個國際消費增長點。
文四川/羅之飏

數年前,美國次貸危機所引發的金融危機使主要依靠出口的成都制鞋業受到巨大沖擊,加上俄羅斯清理灰色清關,超過500家成都鞋廠出口受阻。作為中國的“女鞋之都”,成都在“洗牌”中抓住國家擴大內需的契機,走品牌之路,積極開拓內銷市場,川鞋成功度
過了危機。

一直以來俄羅斯始終是四川鞋業無法放棄的國際舞臺。
2014年,受匯率和當地收入影響,川鞋出口俄羅斯再次受挫。這次,川鞋通過參加市場拓展“三大活動”,正加碼全球“賣”。
四川省鞋業進出口商會會長劉瓊英所說,危機也會形成倒逼機制,讓企業向新市場、新渠道、新產品轉型。誰快人一步,誰就能獲得先機。
靠價格優勢取勝,俄羅斯近8成市場份額一度被成都女鞋占據。
穩定的供需關系一再被打破。2014年以來,盧布對美元匯率持續下跌了約20%,加之石油價格下降削弱了當地人購買力,本來對價格就敏感的俄羅斯人,如今更是捂住腰包過日子,去年川鞋對俄出口明顯下降。“開拓新市場,可尋找新機會。”四川省商務廳相關人士認為,川鞋在鞏固俄羅斯傳統市場的基礎上,還應尋找多個國際消費增長點。

通過“走出去”和“請進來”相結合,國際采購商在“2014成都國際鞋展”向成都企業下了6000萬美元的訂單。2014年,西部女鞋產業運營公司還與俄羅斯國際鞋展組委會簽訂3年合作協議,西部女鞋產業運營公司組織了十多家企業參加俄羅斯國際鞋展,直面俄羅斯及東歐地區大型采購商,由俄羅斯方面再組織采購商到成都下單采購,縮短了中間環節,降低了采購成本。
據成都海關統計,2014年前10月,四川鞋靴出口84億元,增長了20.7%,比全國
平均水平高8個百分點。歐盟、美國和東盟成為了出口的前三大市場。去年以來,四川省鞋業進出口商會也組織了企業赴意大利、越南、中歐等,其中越南和中歐的訂單較去年增長了10%~15%。
一個義烏國際商貿城,支撐起了11萬家網商和
380億元電子商務交易額。類似的集聚現象,也開始在成都國際商貿城女鞋網銷區出現。

近年來,隨著川鞋聲譽鵲起,越來越多的外國鞋商對川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而為四川鞋企向新市場、新渠道、新產品轉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實在是忙不過來,來拿貨的客戶太多了。”
成都“南國夢中人”網銷店老板肖煒城一手拿著計算器飛速算賬,一手接現金收賬,整個上午忙得腳不沾地。據介紹,2014年“雙11”當天,網銷區的通道都被拉貨的推車堵得水泄不通。
27歲的肖煒城是“創二代”,他的父母過去在成都荷花池做批發生意。2011年,家族生意的接力棒交到肖煒城手上,銷售方式來個大逆轉:客戶基本上都是淘寶店主,通過成都國際商貿城網銷平臺找到他。肖煒城提供圖片下載、批發女鞋等一條龍服務。2014年,嘗到網銷甜頭的肖煒城,干脆把店鋪搬到了成都國際商貿城女鞋網銷區,放棄了實體店,全面轉型做網銷。目前,鞋廠每天1500雙的生產能力,基本上可以全部賣完。
作為“惠民購物全川行動”的重要活動,首屆成都消費日用品博覽會將網銷平臺推向前臺,并對外宣布打造大學生創業園,鼓勵大學生們開網店賣川鞋。女鞋網銷區從2013年開始打造,如今月均電子商務交易規模超過千萬元以上,目前入駐網銷企業1500余戶。
2014年以來,鞋企倒閉、老板“跑路”的消息屢屢傳出。除人民幣升值、勞動力成本上升以及周邊國家產業競爭等問題,最本質的原因在于產品同質化太嚴重。
在成都國際商貿城開網店的劉政說,依托網銷店入門是個不錯的選擇,但逐漸做大之后會發現,同質化嚴重,再發展壯大很難。“比如說圖片,大家都是在網銷平臺下載的,都一樣。一個產品幾十上百個網店都在賣。再比如說價格,競爭激烈壓得很低,賺錢的空間變得很小。”
對此劉瓊英認為,無論是生產還是銷售,都要高質量品質、合適的成本、加以不斷創新,不斷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才能在差異化中獲得競爭優勢。
依托“萬企出國門”活動結識供應商、物色國際人才,不少川企正逆勢擴張。成都艾民兒皮制品有限責任公司2014年引入國外3D系統技術,開料等環節與3D對接,使工藝制作更精準。此前,企業與意大利研發團隊合作,研發制造的高端產品成功進駐了成都仁恒置地和北京新光天地;去年又新引進了法國、英國人才,并正在物色俄羅斯的研發人才,今年有望在歐洲開專賣店。
作者小傳

方巖,本名:陳啟賢,高級工程師,全國首屆制鞋工職業技能競賽裁判,中國皮革和制鞋工業研究院溫州研究所執行所長,溫州市電子商務行業協會執行會長,全國輕工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專指委委員,全國制鞋技術標準委員會觀察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