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阿源 胡 強
(合肥師范學院 文學院,安徽 合肥 230601)
近年來國內網絡自制劇的發展與問題
張阿源 胡 強
(合肥師范學院 文學院,安徽 合肥 230601)
近年來,國內網絡自制劇蓬勃發展,創造出一個又一個點擊量過億的收視奇跡。例如,搜狐視頻的《屌絲男士》、優酷出品的《萬萬沒想到》以及《報告老板》等,對傳統電視劇產業形成了強有力的沖擊,表現出了極具發展潛力的傳播特征。本文就網絡自制劇的概念以及國內近年來網絡自制劇的興起與發展進行初步梳理,指出其近年來發展的問題所在,為產業未來的發展走向提供思考和借鑒。
網絡自制劇;興起與發展;問題
從2009年開始,隨著國家廣電總局“限娛令”、“限播令”等政策的相繼出臺,加強了對網絡視頻電視劇等節目版權的監管,各大網站紛紛開始試水網絡自制劇的制作與拍攝,并且獲得了不錯的口碑和可觀的經濟收益。正因為如此,使得更多的網站加入到這個行列當中,希望能夠在這樣一個新的產品市場占有一席之地。隨著國內各視頻網站不斷發展壯大,當前網絡自制劇發展態勢迅猛,各視頻網站之間的競爭也愈漸激烈。因此本文分析當前網絡自制劇熱播的傳播特點并針對目前國內網絡自制劇在快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問題產生的原因,為未來國內網絡自制劇的發展提出一些建議。
關于網絡自制劇的具體定義,目前學界并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明確界定,“網絡劇”的概念最先是由上海戲劇學院研究生錢玨,在《“網劇”——網絡與戲劇的聯合》中提出的。網絡劇是“通過互聯網傳送,由上網計算機接收,實時、互動的進行戲劇演出的新的戲劇形式。”隨著新媒體技術和視頻網站的發展,網絡自制劇已經發展成與傳統電視劇分庭抗禮的新劇種。有學者認為,“網絡自制劇”就是專門為電腦網絡制作的,通過互聯網播放的一類網絡連續劇,與傳統電視劇區別主要是媒介區別,是以電腦網絡為媒介的劇種。曹慎慎在《“網絡自制劇”觀念與實踐探析》一文中提出了網絡自制劇概念的三個要點,可以為我們對其定義有更好的理解。首先,創作者必須是網絡媒體或有網絡媒體參與,視頻網站作為首要播出平臺。其次,制作過程和劇集結構必須符合劇的要求,要把網絡自制劇與視頻網站上其他的一些視頻如電視臺拍攝的電視劇和網民自拍上傳的視頻等區別開來,突出網站制作主體性和拍攝專業性的結合。最后,網絡自制劇的制作主體是網絡媒體,但這也并非絕對要求其獨立完成,可以與其他制作公司、導演等機構或個人聯合制作。這里結合前輩的努力和研究,個人給出如下定義,網絡自制劇是網絡媒體或視頻網站自己投資拍攝,以數字影像技術來制作,以視頻網站為傳播平臺,以網民為受眾,專門針對網絡平臺制作并播放的具有高度與受眾互動性的連續播出的新型演劇形式。
本文探究的是近年來國內網絡自制劇的發展與傳播特點,這里不對其興起與發展進行追本溯源式的探討,而是從2009年以來網絡自制劇真正勃興、發展迅猛開始從三個主要方面分析其熱播原因和發展背景。
(一)政策的推動
2009年4月,國家廣電總局下發了《關于加強互聯網視聽節目內容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其中規定,對于未取得許可證的電影、電視劇、動畫片、理論文獻影視片,一律不得在互聯網上傳播。廣電總局在《通知》中提到,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的單位所播節目應具有相應版權,同時傳播的影視劇,必須符合廣播電影電視管理的有關規定,依法取得廣播影視行政部門頒發的《電影片公映許可證》《電視劇發行許可證》或《電視動畫片發行許可證》,否則一律不得在互聯網上傳播。該通知進一步完善了節目版權保護制度,劇集生產者版權意識開始提升,隨之而來的國內正版影視劇的網絡播放權費用也是水漲船高,視頻網站不得不承受更加龐大的經濟壓力,另謀出路也在情理之中。
緊接著2010年11月,廣電總局又頒布了《廣播影視知識產權戰略實施意見》,重點打擊影視作品侵權行為,強化對盜版美劇日韓劇的打擊力度,許多視頻網站的美劇、韓劇相繼全部下檔。一時間各大視頻網站失去了很大一部分熱門劇資源,這些缺口怎么去填補,僅僅依靠斥巨資購買正版劇集明顯不是長遠之計,而且成本也太高,在這種情況下,網絡自制劇就成了各大視頻網站最好的一個突破口。
(二)龐大的受眾基礎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3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1]顯示,截至2014年6月,網絡視頻用戶規模達4.39億,較去年年底增加1057萬人,用戶增長率為2.5%,其中,我國手機視頻用戶規模為2.94億,與2013年底相比增長了4709萬人,增長率為19.1%。而且數據中還顯示,2014年上半年,中國網民的人均周上網時長達25.9小時,相比2013年下半年增加了0.9個小時。Wi-Fi覆蓋提升、3G的成熟和4G的啟用為網民提供了更為優質的上網環境,加上移動互聯網應用的豐富性、便捷性提升了多方位滿足用戶上網的需求,推動了我國網民平均周上網時間的繼續增長。
同時,分析我國網民的構成發現,截至2014年6月,20~29歲年齡段網民的比例為30.7%,在整體網民中占比最大。這一年輕的大群體更容易接受新鮮事物,成為網絡自制劇觀看的主要群體。另外根據《速途研究院:2014年上半年網絡自制劇市場分析報告》[2]中對2014年上半年各視頻網站播放量超過1000萬的自制劇進行的統計,共28部入圍該統計表,其中搜狐視頻的《屌絲男士第3季》以83810萬次的播放量排名第一,其次是愛奇藝出品的《靈魂擺渡》,播放量達51200萬次,排行第三的是騰訊視頻出品的《暗黑者》,35509萬次。在本次統計中,播放量超過1億的劇共11部,其中愛奇藝和騰訊視頻分別3部,優酷土豆和樂視分別2部,搜狐視頻1部。通過以上這些數據,我們不難發現我國網民受眾數量龐大,而且各大視頻網站熱播自制劇一經播出,其點擊率也是屢創新高。
(三)視頻網站平臺自身的努力與發展
當前各大視頻網站越來越重視自制內容,這不僅是外部政策和技術發展等條件的推動,也是其現實生存的發展需要。甚至各大視頻網站平臺紛紛將自制劇制作當成核心的戰略目標,并且成立屬于自己的視頻工作室,加大自制劇投入,力求打造自有品牌。
2014年,國內多家視頻網站紛紛宣布要大幅度加大自制劇的投入力度,并提出2014年是“網絡自制劇元年”的概念。至此,網絡自制劇在國內迎來規模化爆發期,引來越來越多大牌明星的加入和品牌商的青睞。根據《2014年網絡自制劇發展報告》顯示,2014年,視頻網站自制劇的總部數達到了44部,是2013年的近2倍,總集數達到了734集,比2013年增長了69%。根據報告中多組數據的顯示,2009年到2014年主要視頻網站的自制劇產量呈現階梯狀大幅度的上升。這與各大視頻網站平臺的積極努力不無關系,好的發展機遇,好的發展環境,再加上各大視頻網站的聯合推動與努力,共同開創了當前網絡自制劇的發展盛況。
(一)題材選擇多元化,但制作單調
盡管網絡自制劇在題材選擇上自由而又多元化,但縱觀目前各大視頻網站上的網絡自制劇,大多都是情景喜劇,都市情感劇和奇幻穿越劇。因為這些類型題材的網絡自制劇是經過實踐證明有市場的,受觀眾歡迎的。因此,各大視頻網站紛紛效仿,以期用最小的風險和成本來獲得最大的利益,這樣就出現了盡管網絡自制劇的可選題材多元化,但總體制作很單調的情況。長此以往如果不進行其他題材的開拓、探索,必然導致觀眾的審美疲勞,不利于網絡自制劇的長遠發展。
(二)質量不高,“三俗”問題突出,表現商業性過強,藝術性不夠
現在網絡自制劇的選擇過度市場化,一味迎合受眾,惡搞、穿越、職場、情感等占據了極大的比重,甚至打起了暴力色情的“擦邊球”,只為博得觀眾眼球,這種唯市場需求的發展思路明顯不符合社會主義文化和精神文明發展的需要。網絡自制劇貼近受眾、制作門檻低,但不意味著要求也低,適當的“俗”的確能貼近受眾的生活,被受眾所接受,但這種“俗”不能超越界限,那種只為商業利益,一味的低俗、惡搞甚至色情暴露反而會引起受眾的反感,最終只會招致受眾的摒棄。例如,《屌絲男士》在第四季播出前就因先前視頻中間有很多粗俗的語言和內容低俗而被責令下架整頓。
(三)原創性不足,同質化、抄襲嚴重
同質化體現在國內網絡自制劇大多在題材、內容上風格的相似,沒有擺脫跟風的窠臼,惡搞劇、情感偶像劇等泛濫。另外我們都知道近段時間美劇、韓劇在國內很具有市場,受眾數量龐大。而分析國內網絡自制劇我們發現,其中很多成功的自制劇案例都是復制了國外已成功的劇集。例如,搜狐的《屌絲男士》《極品女士》是直接模仿翻拍德國網絡自制劇《屌絲女士》,酷6網推出的《新生活大爆炸》一聽就知道是美國電視劇《The Big Bang Theory》的翻版。因此,目前國內網絡自制劇原創性不足、同質化現象嚴重等是當下急需改進的一個短板。
(四)植入廣告泛濫,引受眾反感
無論是傳統電視劇還是網絡自制劇,廣告收入都是其主要盈利來源之一。因為當前國內網絡視聽節目收費觀看的模式和體制是不健全的,或者說是很難實行的,大多數的網民在網上觀看視頻節目都是沖著其觀看時間自由且免費、即點即播的特點去的,付費觀看這樣的模式就當前來說在國內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也需要網民去理解和接受。所以植入廣告作為網絡劇的主要盈利模式,其存在無可厚非。但是這種無可厚非并不意味著各大視頻網站可以毫無顧慮的泛濫式的植入廣告。如打開一個視頻網站的自制劇節目,片頭有廣告,片尾有廣告,劇中一半也插入廣告,甚至在網頁旁邊還有各種彈窗廣告。如此生拉硬拽、不顧觀眾感受、高頻率的植入廣告勢必會影響受眾的觀看,從而影響點擊率,最終導致的不僅是視頻網站收視率下降,而且廣告的效果也會大大降低,甚至適得其反。
(五)監管機制不健全,相關法律法規不完善
相較于傳統電視劇,網絡自制劇在監管制度和相關法律法規上存在著很大空白。它沒有流程化的審查環節,都是靠視頻網站自覺完成內部審查,雖然這些監管的寬泛,給予了網絡自制劇很大的發展優勢,但也因此造成了其作品良莠不齊、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漏洞。盡管國家一直在加強相關管理機構對網絡內容的管理政策和條例,并且2012年7月國家廣電總局和國家互聯網信息辦聯合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網絡劇、微電影等網絡視聽節目管理的通知》,要求網站對網絡劇和微電影在播出前先進行審核,一定程度上對網絡自制劇的制作起到了規范作用,但是面對網絡自制劇快速發展的情況,當前的監管體制和相關法規是遠遠不夠的。這里要說的是,監管并不意味著限制網絡自制劇的發展,相反,好的監管和引導,能更好地為網絡自制劇的長遠發展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和機遇。
[1] CNNIC .第3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DB/OL] .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MCTTE6k2Sq9_lr_1lcH 5W5qZ5i5F7_4BiMMJukxuou9LLrYY4NdTAMgDAxeTCVt_ bjeyEcV-Eri1GydAa2z99zjr7b_l-4n6cgDuDxP--6K.
[2] 速途研究院:2014年上半年網絡自制劇市場分析報告[DB/OL] . http://www.sootoo.com/content/509672.shtml.
[3] 張輝鋒,易海濤.網絡自制劇:出路在何方[J].青年記者,2011(05).
[4] 周妍.以電視臺自制劇為參照淺析網站自制劇發展之路[J].科教導刊,2011(6).
[5] 柳雁,李駿.網絡劇發展研究[J].中國科技信息,2010.
[6] 陳曉婉.網絡自制劇節目形態及發展走向[J].新聞愛好者,2012(08).
G222.3
A
1674-8883(2015)19-0010-02
本論文為合肥師范學院新媒體與信息網絡建設(2013tszy01);合肥市2013~2014年度哲學與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合肥市數字出版產業發展現狀研究”(HFSK13-14D11)
張阿源(1987—),男,安徽合肥人,碩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網絡傳播。胡強(1975—),男,安徽合肥人,碩士,講師,主要研究方向:新媒體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