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寶
(汕頭廣播電視臺,廣東 汕頭 515021)
節目主持人語言風格與受眾心理銜接探究
鄭 寶
(汕頭廣播電視臺,廣東 汕頭 515021)
目前,我國的媒介行業正傾向于市場化和產業化的方向迅速發展,傳媒信息資訊的傳播過程中,媒介單位也越發重視受眾的地位。與此同時,傳媒行業越來越多的將以受眾為中心代替原有的以作者為中心。為此,為了實現傳媒單位更好的傾聽受眾聲音,把握其心理的目的,節目主持人一定要在自身語言風格中銜接受眾心理因素,只有這樣才能將傳播的效果得以顯著提升。
節目主持人;媒介行業;受眾心理;語言風格
在節目主持過程中,主持人承擔著與受眾達成思想共鳴的重要責任,這也是吸引受眾的前提。其中,主持人的語言風格作為實現該責任的重要因素,使受眾辨別出風格迥異的主持人。同時,判斷傳播實踐的成功與否,主要是以主持人個性化的語言風格為重要判斷依據的,它能夠對受眾產生潛移默化的調動作用。倘若能夠將節目主持人語言風格與受眾心理進行良好的銜接,勢必能夠使受眾的接收心理由雜亂變為和諧,從而加深受眾對節目的感受與印象。
在節目主持過程中,主持人語言風格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它能夠對節目與受眾之間的距離進行科學的調控,從而提升受眾對節目的忠誠度和信任度,并培養節目的忠實受眾?;诖?,作為一名合格的節目主持人,首要任務是對自身的語言風格進行有意地培養,同時把握好其與受眾心理的銜接,不斷摸索在自身的主持語言風格中如何能夠更好地銜接受眾心理的方法,并達到人際傳播更具有效性的目的。此外,節目主持人也要具備將自身特點、受眾特點以及節目特點進行有機整合的能力,將自身的語言風格作為節目的依托點,從而對受眾的需求進行高度滿足,并實現自我契合與銜接受眾心理的節目主持全過程。
(一)對節目的內容進行深度把握
節目是主持人存在的平臺,在這里,節目主持人往往能夠很好地施展自身的主持才華,而主持人與節目之間是相互依存的關系。因此,主持人語言風格的把握源于對節目內容、宗旨、形式等方面的準確定位與了解,這樣才能發揮主持語言風格作為節目與受眾之間紐帶的作用。為此,從以下三方面著手,以促進節目主持人語言風格與受眾心理的銜接。
(1)嚴格按照節目的宗旨進行主持。欄目宗旨是作為一個節目的旗幟、靈魂存在的,充分體現了節目的核心價值,同時,也是保障節目生存發展的重要基礎。為此,主持人一定要深入把握和理解節目的宗旨,對節目類型的共性需求進行詳細了解,并結合不同節目的不同個性特點,嚴格按照節目的宗旨進行主持。例如,在一些新聞節目的主持過程中,一定明確“新聞”欄目的及時、真實宗旨;在一些評論節目的支持過程中,一定要明確“評論”欄目的廣度、深度宗旨,幫助觀眾拓展其視野,并盡可能地使受眾掌握更多的評論信息。因此,在新聞評論類節目主持過程中,主持人的語言風格就應該定位在深入透徹、感情真摯以及客觀權威的特征上。
(2)深度把握節目的內容。節目內容涵蓋了策劃、形式、流程、選題等很多方面的工作任務,主持人不僅要作為節目信息咨詢的傳播者,同時,也要兼顧節目的導控者和展現者工作角色,對節目的內容不斷的熟悉,盡可能多的真正參與到節目策劃中,包括對相關材料的搜集、方案的制定、主題的挖掘以及內容的選擇等,從而實現自身語言風格與節目宗旨的協調統一。
(3)對節目的定位進行明確。節目的定位主要包括對對象的定位以及內容的定位。例如,一檔節目,以娛樂方向為發展宗旨,那么其定位對象就應該是廣大女性群體以及青少年群體,而主持人就應該把握好受眾對象的心理特點,以幽默、活潑、時尚的語言風格進行主持。又如一檔節目,以生活服務方向為發展宗旨,那么其定位對象應該就是一般的受眾。同樣的,主持人也應該把握好受眾一般對象的心理特點,以通俗易懂和生活化的語言風格進行主持。上述均屬主持人對節目定位的具體體現,這也是實現主持語言風格與受眾心理銜接的必經途徑。
(二)遵循受眾充當主體的銜接原則
節目制作方案的風向標為受眾心理需求,在如今愈演愈烈的媒介競爭環境下,傳授雙方心理的有效互動是在媒介單位在競爭中生存的關鍵。為此,節目主持人要有意地對受眾心理進行迎合,不斷地塑造契合受眾心理的語言風格,從而更好地引起社會熱切的廣泛支持與關注。經過多年的研究,筆者發現,作為一名合格的節目主持人,要遵循受眾充當主體的語言風格銜接原則,對受眾的心理需求進行不斷地滿足,從而彰顯出節目本身的人文情懷,并進一步提升受眾對節目的支持度。
(三)要基于節目主持人的自身性格條件
在節目主持過程中,主持人把握語言風格與受眾心理銜接要基于節目主持人的性格特征以及文化素養等自身實際條件。因此,主持人不能脫離自身實際條件,一味地去迎合受眾心理,這種主持風格只會起到反作用。節目主持人語言風格應該契合自身的性格,性格是每位主持人在先天以及外在因素形成的一種獨特性格特征。倘若主持人性格相對比較活潑外向。例如,湖南衛視《快樂大本營》主持人謝娜等,她自身的語言風格就能夠把握受眾的心理,形成一個詼諧幽默的主持語言風格;倘若主持人性格相對比較沉斂內向。例如,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主持人敬一丹等,同樣的,她自身的語言風格也能夠把握受眾的心理,形成一個沉穩大氣的主持語言風格。此外,文化素養也是主持人自身具有的一種特殊條件,例如,學法律的撒貝寧,在《今日說法》節目主持過程中,形成的一種嚴謹的語言主持風格,有效契合了受眾的心理需求和節目宗旨。
節目是一種復合型大眾傳播載體,脫離了報紙的限制,并逐漸成為全球一種主流媒體傳播形式。主持人是受眾與節目之間互動的主要紐帶,為了實現節目的有效傳播,節目主持人語言風格一定要與受眾心理進行完美契合。同時,主持人要把握受眾的心理活動,從而獲得受眾在節目前的駐足,這對于節目的可持續發展也將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1] 侯雨昕.電視相親節目主持人語言風格及傳播效果——比較《非誠勿擾》和《我們約會吧》[J].新聞知識,2012(7):70-72.
[2] 席妍.中國電視節目主持人語言風格初探[D].東北師范大學,2008.
[3] 雷晗光,常虹.淺談節目主持人語言風格“個性化”的體現[J].跨世紀(學術版),2008,16(10):279.
G222.2
A
1674-8883(2015)19-005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