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祥雷
(寒亭區廣播影視集團,山東 濰坊. 261100)
政治素質對新聞記者的重要性
韓祥雷
(寒亭區廣播影視集團,山東 濰坊. 261100)
摘 要:新聞記者的思想政治素質,是做好新聞采編工作的基本條件,新聞工作者的思想政治狀況,直接影響著新聞宣傳的質量,決定著新聞宣傳工作能否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新聞記者應具備一個優秀共產黨員的品德,只有不斷增強黨性、努力提高政治理論水平、養成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作風才能做好新聞采編工作,更好的為人民服務,并與黨中央國務院的現行政策相一致。
關鍵詞:政治素質;新聞記者;重要性
新聞工作者的思想政治狀況,直接影響著新聞宣傳的質量,決定著新聞工作能否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新聞記者的思想政治素質,是做好編采工作的基本條件,它包括政治覺悟、思想作風、理論修養等有一部分新聞記者理論水平不高,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理解不深,宣傳把握不住大方向,很少到基層做調查,有些記者跑機關抄材料多,不愿到艱苦的農村工廠采訪,這些情況說明,必須把隊伍的思想政治建設作為提高宣傳質量、搞好新聞改革的重要措施來抓。
如何培養提高新聞記者的思想政治素質呢?我認為,這要靠領導和新聞記者兩方面的努力。
作為各級媒體部門的領導,要關心新聞記者思想政治素質的培養,加強政治思想工作,引導新聞記者樹立正確人生觀,重視職業道德教育,使他們懂得怎樣使用手中的筆。在評定職務、評選先進時,不僅要看完成任務的數量質量,也要看思想品德。思想品德好的,要大力表揚,差的要敢于批評。更重要的是,領導本身要給新聞記者做出樣子,以自己的模范行動影響他們。新聞記者思想政治素質的培養提高,決定的因素是靠自己的努力。
新聞記者思想政治素質的自我培養,應在以下幾方面下功夫:
近幾年來,我們新聞媒體系統有不少新聞記者重實踐、輕理論。也有一些年輕的新聞記者,只注重讀文學書籍,認為文學書籍讀多了,寫作水平就提高了,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學不學沒關系。這些做法和看法都是不正確的。理論是行動的指南、在正確理論指導下的新聞實踐,才是自覺的實踐。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是我們黨制定方針、政策的理論依據,理論功底差,對黨的方針、政策理解不深,就不能科學地宣傳黨的主張。
寫文章、編稿件也需要較深厚的理論修養。理論修養深才能站得高、看得遠,文章的思想主題就會闡述明確,新聞稿件的生命力就會更強。缺乏理論修養,即便是文字流暢優美,也很難避免淺薄,文章和稿件的說服力就差。由于缺乏理論指導,對問題判斷不準確,還很可能寫出內容錯誤的文章。
新聞記者既是新聞工作者,又是宣傳工作者,每天都要通過大量對事實的報道,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反映群眾的愿望和呼聲。這種明顯的職業特點,要求新聞記者必須具有堅強的無產階級黨性。我認為,黨性就是政治上的堅定性,堅定地站在黨的立場上和黨中央在政治上保持一致。在當前,應著重用生動具體的事實,正確地宣傳黨的基本路線,引導群眾最終實現建設中國夢的宏偉目標。輿論的作用是很大的,內容正確,就會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有利于社會的安定,反之,會阻礙或破壞兩個文明建設,造成社會的混亂。
黨性還包括組織上的服從性,新聞媒體是黨的喉舌,就要服從黨的領導,遵守黨的宣傳紀律,新聞媒體的宣傳內容,一定要與黨中央國務院的現行政策相一致。一個時期提倡什么,反對什么,要按中央規定的口徑宣傳,一些重要的文章,拿不準的稿件要送審。關系到黨和國家根本利益和全局的理論與政策問題,自己有不同看法,可以在內部進行討論,或向上級反映,絕不能在新聞媒體里發表同黨中央國務院決定相反的意見。黨性和人民性是一致的。黨是代表人民的,共產黨除為人民謀利益外,不謀求任何個人私利。正因為這種利益的一致性,才決定了黨的新聞事業對黨負責和對人民負責的一致性。那種把新聞的黨性和人民性對立起來,認為黨性要服從人民性的看法是錯誤的。按照新聞的黨性原則,新聞媒體不僅要正確地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而且要為人民群眾提供講壇,把各方面的情況向人民群眾匯報,把節目辦得生動活潑,使群眾喜歡聽喜歡看。
我們的新聞記者在群眾中有很高的威信,在社會上有很大影響。黨和人民對新聞記者寄予很大的希望。因此,必須強調新聞記者要有好的品德、好的作風。新聞記者應具備的品德應該是一個優秀共產黨員具備的品德,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對我們新聞記者來說,為人民服務,就是為聽眾觀眾服務。在編輯采訪工作中,應時時想到編采的稿件內容是不是符合廣大群眾的利益,是不是群眾普遍關心的問題,由此可以總結出以下幾點可供借鑒的做法:
(1)在題材上要選擇一些人們普遍關心的重大問題、與群眾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并且是通過我們新聞工作的努力有可能解決的問題。對那些暫時不具備條件解決,或者還一時解決不了的問題,電視不宜作公開報道。
(2)在工作方法上既要注意追蹤報道,又要注意做“幕后”工作。所謂“幕后”工作,就是通過輿論的壓力,主動找與事件有關的部門聯系,促成其盡快解決問題。
(3)在報道形式上,盡量運用現場報道,多讓群眾講話,力求報道客觀真實,自然生動。
(4)作為新聞記者,還應當謙虛謹慎,不徇私情,不拿稿子做交易。新聞記者是“靈魂的工程師”,一舉一動,都會給黨、給新聞媒體帶來或好或壞的影響。黨和人民把如此重要的工作交給我們,我們就要以黨的紀律嚴格規范自己,自尊、自重,不做有損于“新聞記者”神圣稱號的事情。
(5)新聞記者還得有不怕艱難險阻,敢于堅持真理,勇于獻身的精神。新聞工作是一種艱苦的工作,在一定情況下還有危險性,一些著名的新聞工作者,都是在艱苦的、危險的環境中鍛煉出來的。
(6)記者在采訪寫作中必須實事求是,反對弄虛作假、導演擺布、合理想象,只有實事求是的報道,才是可信的,才能形成強大的社會輿論。在過去戰爭年代,我們的新聞戰線上的老前輩,十分注意新聞的真實性,對報道的事實反復核對,一絲不茍。我們黨的新聞工作者有一種良好的作風,那就是堅持深入實際,聯系群眾,堅持做到新聞真實,唯其真實,才贏得了觀眾,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地反映客觀事物的本來面目,是無產階級新聞事業的一個重要的根本原則。
參考文獻:
[1]曾昭明.新聞宣傳研究[J].山東視聽,1989(7):119-130.
中圖分類號:GG221144..22.....
文獻標志碼:AA.......
文章編號:11667744--88888833(22001155)1166--00111166--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