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闊
(吉林人民廣播電臺,吉林 長春 130000)
試析地方臺民生新聞采編的發展與創新
王 闊
(吉林人民廣播電臺,吉林 長春 130000)
地方臺的民生新聞素材取之于人們的日常生活,制作出來的新聞節目也為當地人服務。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狀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對日常獲取信息的內容也有了不一樣的需求,所以要求民生新聞節目應該根據現狀,制作出更能夠給人們帶來服務的新聞信息,這需要民生新聞做出相應的改變,并且采編人員對新聞的編輯制作更應該注重真實性,能充分抓住群眾的內心,運用平民化的視角來更好地體現新聞的內容。
地方臺;民生新聞;采編;創新
地方臺的民生新聞屬于社會新聞,里面所報道的事項均來源于人們的日常生活最真實的狀態。無論是何種類型的民生新聞,它的表達形式都具有強烈的地方性和生活性,為百姓提供表現自己看法的平臺,并且在家里就可以直觀地看到展現生活狀態的新聞事件。當前的新聞發展趨勢要求地方臺在進行民生新聞播報的過程中,除了要表現出最真實的狀態以外,還應該注重民生新聞的創新和發展,避免以市場為導向性進行新聞的采編工作。
(1)地方臺民生新聞的定義。地方臺民生新聞指的是主體素材全部來源于人們生活中比較關注的事情,民生新聞屬于社會性新聞,新聞事件的主要內容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主要生活狀態,并且展現出一種平民化的風格,能夠被百姓所接受,主要從當地人們看待事物的視角出發,并且具有一定的時效性,是百姓最為關注的一種新聞傳播方式。
(2)地方臺民生新聞的特點。從地方臺新聞播出的效果可以看出,民生節目在當地具有較高的收視率和關注度,它的新聞內容全部來源于當地的日常生活,展現當地人民的生活狀態,在選材和內容上都呈現出強烈的民族特點,成為當地的人們了解社會風氣和情況的重要手段。
(1)采編人員過分追求新意。當前由于媒體發展迅速,新聞的傳播手段方式呈現多樣化的現象。為了更好地促進新聞行業的發展,就要對新聞的表達形式進行創新。但是有些民生新聞行業也在追逐這樣的表現形式對民生新聞進行創新,導致采編人員在新聞采編的過程中加入了一些創新的元素,使新聞事件本身的性質發生了改變,忽略了民生新聞的原生態性質乃是最真實的新聞表現形式。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由于采編人員對民生新聞的本質還缺乏一定的了解,不具備專業的新聞素養,過分地追求新意而忽略了新聞原本的真實性特點,從而沒有體現出民生新聞服務性的特點和得到當中的認可度。[1]
(2)采編和報道方式出現問題。當前的民生新聞的報道方式呈現出多樣化的形式,大多數采編人員都會采用調查問卷和現場訪問的形式來表現民生新聞的真實性特點,但是這種新聞采集形式也存在著一定的弊端,對隨機訪問的對象缺乏一定的控制性,并且訪問的時間存在著強烈的個人主觀性,新聞的真實性也不能夠保證。在報道的過程中只是針對少數人,不能表現出大眾的觀點,新聞事件呈現出嚴重的偏見和錯誤。
(3)侵犯了民眾的隱私權。隨著我國新聞事業的不斷發展,各種類型新聞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地方臺為了保證提高民生新聞的關注度,不惜挖掘民眾的個人隱私進行報道,增加新聞的新奇性,導致民生新聞的表現內容偏離了新聞的主體航道。民生新聞的主體主要是為了保證民眾對當前社會的關注度,保證人民的合法權益和社會的安定,但是挖掘大眾個人隱私的情況已經背離了節目的本質,并且對個人隱私的泄露也侵犯了民眾的隱私權,對民生新聞的長遠發展是不利的。所以要想確保民生新聞的長遠發展,一定不要盲目地進行創新,更不能為了新聞的收視而侵犯民眾的隱私。[2]
(1)提高民眾的觀看興趣。民生新聞的主要收看觀眾是整個當地地區的民眾,而當地的民眾又分為各種年齡段的人,不同年齡段的人有著不同的觀看需求,所以民生新聞的采編人員應該根據民眾的觀看需求進行不同類型新聞素材的采編,這是對新聞采編人員專業素養的客觀要求,應該制作出內容豐富的新聞事件供廣大群眾觀看,增加人們對社會的關注度。制作出所有群眾感興趣的新聞事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大范圍地進行新聞事件的搜尋工作,通過這個類型的新聞事件制作出一檔內容多樣化的民生新聞。
(2)新聞內容要展現地方特色。地方民生新聞最主要的就是要展現當地的民俗風情,由于各地區的環境因素和社會因素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所以民生新聞事件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民生新聞在制作的過程中應該充分抓住這一特點,在進行新聞播報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展現地方特色和生活狀態,并且開辦不同種類的民生新聞形式,讓民生新聞更好地實現傳播當地信息的作用,也更好地為廣大群眾服務。所以,新聞采編人員應該結合當地的社會情況進行民生新聞報道,強化民生新聞的地方特色。
(3)新聞傳播手段的創新。民生新聞的傳播形式呈現出多樣化特點,如報紙、廣播、互聯網和電視等等,這些新聞的傳播方式主要以轉播和錄播的方式呈現,不能夠滿足人們對新聞時效性的需求,不能夠在第一時間了解到新聞的真實狀態。雖然民生新聞的本質是注重現場直播,但由于當地經濟情況和其他因素的影響,導致當地新聞的時效性沒有得到更好的體現,只有少量新聞事件出現了現場直播的情況。因此,民生新聞應該抓住信息化迅速發展的趨勢,在民生新聞采編的發展上進行一定的創新,讓百姓真正地了解新聞事件的真實性。
地方臺民生新聞節目的創立,不僅讓地方人民了解了當前社會的熱門問題,也更好地實現了為人們服務的功能。民生新聞的內容是當地現象的折射,當前社會對民生的關注度逐漸加大,所以發展民生新聞有一定的必要性。采編人員應該正確行使自己的采編職能,應該選擇恰當的新聞題材,并且運用高質量的形式報道出來,這樣能夠增強新聞的認知力,也能夠更好地推進民生新聞高效、有序的運轉。
[1] 湯礪鋒.中國電視新聞交換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4.
[2] 宋佳麗.淺談地方電視臺民生新聞的采編[J].西部廣播電視,2015(05):124.
G222.3
A
1674-8883(2015)220-0108-01
王闊(1980—),女,吉林長春人,本科,初級,新聞主持人,研究方向:新聞采編,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