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中華, 郭明霞, 徐 娟, 石愛民
(西華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四川南充 637000)
?
居室黑胸大蠊食性和食物范圍研究
魏中華, 郭明霞, 徐 娟, 石愛民*
(西華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四川南充 637000)
[目的] 探討居室黑胸大蠊的食性和食物范圍。[方法] 對黑胸大蠊的食性和食物范圍進行調查研究。[結果] 黑胸大蠊的食譜范圍較廣,但不喜啃噬大竹象、金龜子等昆蟲尸體。黑胸大蠊為雜食性動物,但比較偏向于肉食。[結論] 該研究可為黑胸大蠊的養殖和防治提供基礎依據。
黑胸大蠊; 食物范圍;偏好; 取食
黑胸大蠊隸屬動物界昆蟲綱(Insect)、蜚蠊目(Blattaria),蜚蠊目學名起源于拉丁語blatta中文統稱為蜚蠊或蟑螂,其英文翻譯為Cockroaches。Princis 1960年報道蜚蠊在世界范圍內大約有3 500種[1]。 蜚蠊的適應性特別強,活動范圍非常廣泛,既可以生活在自然環境中,也可以生活在人類居室內;它的移動速度較快。我國約有200多種,其中我國室內最常見的有5種:德國小蠊、棕帶蟑螂、美洲大蠊、東方蜚蠊和黑胸大蠊;其中,黑胸大蠊是這5種常見的蜚蠊重的優勢種。吳仕筠等[2]對我國長江流域的黑胸大蠊進行了形態學特征的研究和顯微觀察,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依據。
研究證實,黑胸大蠊是不完全變態昆蟲,一生要經過卵、若蟲、成蟲3個發育階段,其卵孵率特別高,平均孵化率高于93%[3]。1齡到5齡的若蟲和成蟲的生活習性極其相似,1齡到5齡的個體較小且無翅,成蟲的翅均比身體要長。黑胸大蠊若蟲的觸角尖端是白色的;成蟲具有深紅褐色或黑色的背板,略呈三角形,后緣緩是弧形的,中部稍微隆起,體表比較平整;頭部呈黑色,唇基是赤褐色[4]。雌性成蟲一生能產15~20個卵囊,每個卵囊中包裹有4個粒卵[5]。
黑胸大蠊的食性比較復雜,在進室內覓食活動的同時把許多的病原體帶到室內,如細菌、病毒、霉菌、原蟲包囊、金黃色葡萄球菌、痢疾桿菌、鼠傷寒桿菌、霍亂桿菌等[4]。陳濤等[6]研究發現黑胸大蠊中寄生52種細菌。研究表明,黑胸大蠊不僅可以機械性傳播多種疾病,而且還可以引發外源性的哮喘等過敏性疾病[7]。雖然它們的生存能力、適應環境的能力都較強,但其取食量[8]和壽命也受到外界因素(如濕度、溫度、食物的質量、天敵等)的影響[9]。早在我國古代就有記載其可入藥,具有消腫止痛、治療無名中毒等多種病癥之功效;在《神農本草》、《使用本草》和《金匱要略》等[10]古代書籍中也有一些記載。近年來,黑胸大蠊體又成為生物化和基因方面的研究熱點,對其濃核病毒NS2的表達、抗體的制備、亞細胞的定位[11]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進展。綜上所述,它具有藥用、食用、研究等多方面的價值。
黑胸大蠊生活在室內啃食和污染食品,對食品店、旅館、醫院、廚房、輪船、火車中的各種食品、半成品、日用品等危害較大。目前,對黑胸大蠊的食物研究不多。筆者分析了一些常見的昆蟲類、食品、半成品、日用品、水果、植物等等,以此對其食物范圍進行調查,揭示它的食性和食物范圍,旨在為其養殖、防治等其他用途提供基礎依據。
1.1 試驗材料 養殖瓶若干、黑胸大蠊、常見的昆蟲(死亡時間在1個月以上)、日常用品(食用或使用)、黑胸大蠊的卵莢。
1.2 試驗方法在室內(西華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樓內)抓若干只黒胸大蠊的幼蟲及成蟲,并在其生活的地方搜集一些尚未孵化的卵莢。將它們分別單獨放到培養瓶中,避免同類相食現象的出現以及成蟲護食現象對試驗的干擾。按照表1中列出的昆蟲種類、食品、使用品、植物水果分次進行投放,每次只投放1種食物或物品且投放量要小,觀察其是否被黑胸大蠊取食。若3 d后還未取食判定為不在其食譜范圍內。然后,再取若干養殖瓶,每個養殖瓶內只放1只黑胸大蠊,從屬于其食物的中挑選幾種,將這些食物2種或2種以上隨機組合同時放入養殖瓶內,觀察哪種食物先被取食,并做好試驗記錄。
從表1可以看出,黑胸大蠊的食譜范圍較廣,為雜食性動物,不喜歡啃噬外殼太硬的昆蟲的尸體,大竹象、大型的外殼堅硬的金龜子。從表2可以看出,它既是素食動物也是肉食動物,但比較偏向于肉食。

表1 黑胸大蠊食物的調查記錄
3.1 同類相食現象當將1只成蟲和2齡、3齡的幼蟲放到同一只養殖瓶內并長時間不投喂食物時,它就會幼蟲吃掉,即存在同類相食現象。
3.2 偏好肉食的原因①它的一生經過卵、若蟲、成蟲3個階段,若蟲需要要不斷從外界環境中獲取營養來完成蛻變,維持或促進身體的發育;②雌蟲性成熟以后就處于不斷的繁殖后代的過程,每個卵鞘的包含有十多個甚至幾十個卵,這些都需要從雌蟲體內消耗營養物質,而且每個卵鞘的體積大約是雌蟲的1/10,重量大約是雌蟲的14.78%,說明雌蟲為了后代的繁衍必須從外界環境中獲取大量的營養物,它選的食物必須含有供后代繁衍的蛋白質、氨基酸、脂質維生素等;③它的行動速度快,日常活動消耗的營養物質也需要不斷從外界補充;④如果是這些剛死亡的昆蟲體內含有較多的水分可以使黑胸大蠊體內的水分得到補充;⑤體內寄生的病菌太多,為了彌補體內共生菌消耗的營養物質。
3.3 經濟效益現在出現了一些黑胸大蠊的養殖產業,國際上使用小鼠的飼料進行養殖,適當增加飼料中的營養物質可使其得到足夠的養分,促進若蟲的蛻變,縮短養殖周期,提高經濟效益;在火車、檔案室、輪船、廚房等,投放其喜愛的帶有農藥的食物將其殺死,保護重要檔案,防止食物污染,減少設施損害,可以節約大量費用開支。
3.4 綜合防治措施黑胸大蠊攜帶較多的致病菌而其生活在室內對居民的健康構成威脅,了解黑胸大蠊的食物,就可以在其食物中添加農藥或化學成分。例如,殺蟲環[12]和氯氰菊酯異構體[13]等損害其神經系統或破壞其生理代謝系統,從而將其殺死,也可以利用生物法進行防治,利用黑胸大蠊的敵害動物,如可以用寄生在黑胸大蠊卵內的天敵來避免其大量繁殖。

表2 不同食物被取食的先后順序
[1] PRINCIS K.ZurSystematikderBlattarien[P].Eos,1960,36:427-449.
[2] 吳仕筠,米長鐘,郭靖,等.黑胸大蠊的形態學研究及顯微結構的研究[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08,20(3):14-16.
[3] 徐紹銳,汪世平,吳仕筠,等,黑胸大蠊室內繁殖、發育的生物學特性研究[J].中國人獸共患病學報,2006,22(10):193-195.
[4] 吳福禎.中國大蠊屬的幾種蜚蠊及其分布、生活習性與經濟重要性[J].昆蟲學報,1982,25(4):420.
[5] 孫耘芹,李梅,何鳳琴,等.五種蜚蠊的生物學特性和綜合治理[J].昆蟲知識,2004.41(3):217-219.
[6] 陳濤,劉嘉蓉,劉勇,等.我國居家蜚蠊細菌的研究[J].微生物學通報,1997,24(6):347-349.
[7] 徐紹銳,汪世平,吳仕筠,等. 黑胸大蠊不同發育階段可溶性抗原特征分析[J].中國人獸共患病學報,2004,20(4):291-294.
[8] 柴琪瑤,練鍵俊,張利劍,等.溫度和食物類型對室內常見蜚蠊取食的影響[J].中國媒介生物學及控制雜志,2014,2(1):55-57.
[9] WILLIS E R,RISER G R,ROTH L M.Observations on rep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 in cockroaches[J].Ann Ent soc Am,1958,51(1):53-69.
[10] 吳福禎.中國常見蜚蠊種類及其危害、利用與防治的調查研究[J].昆蟲學報,1987,30(4):431.
[11] 楊波,余沛然,蔡大威,等.黑胸大蠊濃核病毒NS2蛋白的表達、抗體制備及亞細胞定位[J].微生物學通報,2009,36(9):1443-1448.
[12] 劉安西,陳敘龍,尚稚珍,等.殺蟲環對黑胸大蠊神經突觸傳遞的阻遏作用[J].昆蟲學報,1985,11(4):375-378.
[13] 劉安西,寧黔冀,陳敘龍,等.氯氰菊酯異構體對黑胸大蠊神經鈉鉀通道的調節作用[J].昆蟲學報,1990,2(1):1-5.
Research on the Feeding Habits and Food Range ofPeriplanetafuliginosain Room
WEI Zhong-hua, GUO Ming-xia, XU Juan,SHI Ai-min*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Sichuan 63700)
[Objective] The research aimed to discuss the feeding habits and food range ofPeriplanetafuliginosain room. [Method] The feeding habits and food range ofP.fuliginoswere investigated. [Result]P.fuliginoshad broader food range, it didn’t like to eat Cyrtotrachelus longimanus, Holotrichia diomphalia and other insect bodies.P.fuliginoswas a kind of omnivorous animal, but it preferred to carnivorous. [Conclusion] The research could provide basic basis for the breeding and control ofP.fuliginos.
Periplanetafuligiosa; Food range; Preference; Feeding
四川省教育廳重點項目(07ZA122)。
魏中華(1989- ),男,山東濱州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昆蟲分類。*通訊作者,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從事昆蟲系統學研究。
2014-11-27
S 433
A
0517-6611(2015)02-07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