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 譚晃

胡景輝
1963年12月生,江西省鄱陽縣人,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痕跡檢驗高級工程師。歷任江西省安全廳外聯處處長,江西省公安廳刑警總隊副總隊長、總隊長。
三十多年來,他先后榮立一等功兩次、二等功三次、三等功六次;被授予第三屆“中國杰出優秀青年衛士”,第二屆“江西十大杰出青年衛士”,首屆“江西優秀青年衛士”,首屆“南昌市十大杰出青年”,全國、江西省和南昌市“優秀人民警察”稱號;曾獲得南昌市“五一”勞動獎章。
現為中國法醫學會特聘專家、江西警察學院客座教授;在《刑事技術》、《中國刑事警察》、《江西警察學院學報》等雜志先后發表論文40余篇。
記者:指紋自動識別系統目前主要應用在哪些公安工作中?江西公安指紋自動識別系統的發展經歷了哪些階段?
胡景輝:在公安機關,最先使用指紋自動識別系統的是刑事偵查部門。隨著指紋識別技術的普及,越來越多的部門認識到了指紋識別技術的作用,現在,治安部門、出入境管理部門、交通管理部門、監管部門都引進了指紋識別技術。
我省指紋自動識別系統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是全省各設區市多系統并存、局域查詢的階段。上世紀90年代末期,我省各設區市分別建立了自己的指紋自動識別系統。系統建設初期,由于是新的技術,破獲了一批系列案件,但由于全省多系統各自為政,難以形成偵查破案的有效合力。第二階段是全省統一系統,建立省市縣三級網絡查詢的階段。2003年,鑒于我省多系統運行不利于偵查破案的實際情況,我總隊下大力氣建設全省統一的指紋自動識別系統。在此階段,我省指紋工作高速發展,由原來全國指紋工作中游水平一躍進入全國先進行列,奠定了江西指紋工作的基礎。第三階段是我省加大指紋識別系統擴容升級項目投入的階段。全省統一系統在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時,也極大地增加了省級指紋自動識別系統的負擔,在近幾年由于指紋數據成幾何倍數增長,系統運行不堪重負,反饋結果緩慢,極大地影響了工作效率。在此前提下,我總隊積極協調經費,保障指紋自動識別系統擴容升級項目,并安排專人赴發達省份學習指紋系統大庫管理經驗,從而保證了我省指紋工作穩步發展。

記者:江西刑偵部門指紋自動識別系統建設和運行采取了什么模式?
胡景輝:我省刑事偵查部門指紋自動識別系統建設采取的是“二級建庫、多級查詢、全網絡化運行”的工作模式,即總隊和各支隊建設十指指紋和現場指紋數據庫,省、設區市、縣、基層所隊多級查詢。
一是省廳刑警總隊建設指紋自動識別系統總庫,存儲和管理全省(部分全國各地)犯罪嫌疑人及高危犯罪人員的十指指紋、全省各地未破案件現場指紋、公安部下發的全國各地未破案件現場指紋。
二是各設區市公安局刑警支隊建設指紋自動識別系統分庫,存儲和管理本轄區犯罪嫌疑人及高危犯罪人員的十指指紋、本轄區未破案件現場指紋、公安部下發的全國各地未破案件現場指紋。
三是全省各縣級公安機關刑警大隊建設指紋自動識別系統遠程工作站,錄入并上傳十指指紋及現場指紋,對相關指紋信息進行正查、倒查和其它查詢,管理本轄區指紋活體采集儀。
四是各配發指紋活體采集儀的單位(基層科所隊),通過指紋活體采集儀與廳刑警總隊、市局刑警支隊保持工作聯動,實現指紋信息一體化工作模式。
我省指紋信息采集、查證、反饋一體化工作模式,具體指的是各配發指紋活體采集儀的基層單位和各級刑偵部門,依托全省各地的指紋自動識別系統,通過公安網絡,實現全省指紋信息采集、查證和反饋的一體化。一是各配發指紋活體采集儀的單位,在對相關人員錄入指紋時,通過指紋信息網絡,自動將指紋傳輸到所在的設區市公安局和省廳的指紋自動識別系統內存儲;二是自動將指紋發送到省廳指紋系統內進行前科查詢,省廳指紋系統適時將結果反饋到指紋活體采集儀電腦界面;三是自動將指紋發送到各設區公安局指紋系統內,倒查全國未破刑事案件現場指紋庫,查詢其是否有案在身,通過支隊指紋專業技術人員復核后,反饋到指紋活體采集儀的電腦界面。該工作模式全面運行后,將大力提升指紋系統服務刑事偵查破案的能力。
記者:近年來,江西刑偵部門依托指紋自動識別系統,取得了哪些戰果?
胡景輝:由于歷史原因和經濟原因,我省指紋自動識別系統建設起步較晚、投入不足、專業技術人員缺少。近年來,通過不斷努力,我省指紋自動識別系統發展迅速。首先,我們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指紋采集、入庫和查詢工作機制;其次,我們每年都要舉辦若干培訓班,向全省公安基層科所隊普及指紋識別技術;第三,省廳每年對全省各級公安機關在使用指紋信息破獲案件方面,制訂了一系列嚴格的績效考核辦法。
2009年以來,我省指紋工作連續五年位居全國前列。利用指紋信息系統,五年來共偵破了57000余起刑事案件,抓獲了12000余名犯罪嫌疑人,其中包括多起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案件,如:我省南昌市公安局刑警支隊利用指紋信息系統,成功破獲全國特大系列殺人案,抓獲公安部A級逃犯成瑞龍。2009年5月20日,公安部下發指紋A級協查,要求在全國范圍內協查特大搶劫殺人逃犯成瑞龍。根據公安部協查要求,我省在全省范圍內進行協查,并要求重點對監獄服刑人員十指指紋進行協查。2010年5月27日,南昌市公安局刑警支隊在指紋協查比對工作中發現,在贛州監獄服刑人員“周全”的十指指紋與成瑞龍的十指指紋高度一致。得到這一信息后,我省立即組織專人赴該監獄提取“周全”的十指指紋和照片,通過進一步核實犯罪嫌疑人“周全”的基本情況,最終認定“周全”就是潛逃達十年之久的公安部A級逃犯成瑞龍。在鐵的證據面前,犯罪嫌疑人成瑞龍交待其化名“周全”、“成龍”于1996年6月至2005年4月間分別在廣東、廣西、重慶、江西等地,殺害公安民警和人民群眾11人的犯罪事實。案件偵破后,時任國務委員、公安部部長孟建柱同志,公安部副部長張新楓同志先后對該案作出重要批示,肯定了我省公安機關的破案能力。

1999年12月26日,福建省漳州市黃某駕駛出租汽車從漳州出發,途中被殺死并被拋尸于距漳州30公里處的香蕉園中,身上的手機及現金被搶走,出租車被拋棄于距尸體十公里處。此案在漳州市引起了巨大反響。省廳刑警總隊利用指紋信息系統將此案偵破,并將在外打工的犯罪嫌疑人吳某抓獲。
贛州市章貢分局以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為契機,在戶政、派出所、刑偵通力協作下,成功破獲陜西西安沉積18年的“1992.3.29”入室搶劫殺人案,抓獲涉案嫌疑人白某。
南昌市公安局刑偵支隊利用21年前的捺印指紋,通過全省指紋信息網絡,僅用11個小時就攻克了一起特大殺人碎尸案。
我省刑警總隊利用指紋信息破獲武漢等市肯德基快餐店系列搶劫案。
……
這樣的案例還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舉了。總之,通過指紋信息系統,我省刑偵工作戰果累累,工作成效非常顯著。
記者:快速發展的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和DNA自動識別技術,給指紋自動識別系統的進一步發展帶來了哪些機遇和挑戰?你們將如何抓住機遇贏得新的發展?

胡景輝: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指紋比對速度大大提高,現在的比對速度可以達到每秒上千萬枚;指紋系統的存儲空間也得到極大提高,一個指紋系統存儲數千萬份指紋已不成問題;網絡技術的發展,為指紋信息多地共享、多省共享乃至全國共享創造了條件;而DNA自動識別技術的發展,則推動著DNA系統與指紋系統并行建庫、合作查詢、共享信息逐步實現中。
同時,在新形勢下,指紋信息工作正面臨巨大的挑戰。一是隨著指紋庫容量的不斷增大,大庫比對精確度也隨之下降;二是全國各省指紋系統不統一,指紋信息共享存在技術壁壘;三是各警種之間的指紋信息共享如何統一領導的問題;四是指紋系統如何與其他信息系統關聯的問題。
面對上述發展機遇和挑戰,我省總體的工作思路是:科學整合違法犯罪嫌疑人員信息,逐步構建以指紋信息為核心的違法犯罪嫌疑人員信息數據庫,切實提高公安機關對動態社會的管控能力和整體打擊犯罪能力,更好地為基層實戰單位提供身份確認、緝捕逃犯、查破案件等應用支持,不斷提高實戰應用效果。
具體的工作部署如下:
一是加強指紋系統建設,提高系統的比對速度和庫容量。我省現有系統的綜合比對速度為每秒50萬枚,十指指紋庫容量為300萬份,現場指紋庫容量為100萬枚。在省黨委的支持下,我們申請到了近2000萬元的資金,用于省廳指紋系統的提速擴容。目前系統正在調試之中,不久我們省廳系統的綜合比對速度將達到每秒1000萬枚,十指指紋庫容量將達到1000萬份,平面指紋庫容量將達到1000萬份,現場指紋庫容量將達到1000萬枚。同時,我們還新建了掌紋系統。
二是大力采集指紋信息。我們現有的指紋信息主要來源于全省各公安科所隊,近年來我們不斷拓寬指紋信息的采集途徑,積極與監獄、戒毒、收容等部門合作,采集指紋信息和DNA信息,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加強此項工作。
三是將刑偵部門的指紋系統與交警、治安、出入境等警種的指紋系統互聯互通互查,拓展系統運用空間。
四是將指紋系統與刑偵部門的DNA系統、現場勘驗系統等信息系統有效關聯。
在廳黨委的支持和各級領導的關心下,通過上面的工作部署,我們相信,以指紋信息系統擴容升級為契機,江西指紋信息工作一定會在新的歷史時期取得新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