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燕文 賴應昌 黃玉平 李坤
山莨菪堿聯合血漿置換治療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隨機對照研究
葉燕文 賴應昌 黃玉平 李坤
目的探討山莨菪堿聯合血漿置換治療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TTP)的臨床療效。方法60例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作為研究對象, 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所選患者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 各30例, 研究組患者采用山莨菪堿聯合血漿置換治療, 對照組患者僅進行血漿置換治療, 治療3周。綜合比較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和治療過程中血小板變化情況的差異。結果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6.7%, 高于對照組的73.3%,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3 d, 兩組患者血小板數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治療后7、14、21 d, 研究組患者血小板數量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山莨菪堿聯合血漿置換治療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療效顯著, 可有效加速血小板恢復, 減少微血栓形成, 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山莨菪堿;血漿置換;血小板;紫癜
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TTP)是一種嚴重的彌散性血栓性微血管病, 主要臨床特征為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貧血、血小板聚集消耗性減少、微血栓形成, 腎臟、中樞神經系統等器官損害, 預后較差[1]。隨著血漿置換的臨床應用, 明顯改善了TTP患者預后, 降低了病死率[2,3]。本研究選取本院收治的60例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旨在探討山莨菪堿聯合血漿置換治療TTP的臨床療效, 現將本次研究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6年10月~2014年11月本院收治的60例TTP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入選標準:①均符合《血液病診斷及療效標準》[4];②患者年滿18歲, 同意參與本次研究, 并簽署知情同意書;③排除嚴重肝腎功能障礙、藥物過敏等。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60例患者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 各30例。研究組包括男13例, 女17例, 年齡24~70歲, 平均年齡(47.3±8.1)歲;病程5~130 d, 平均病程(18.1±13.4)d;系統性紅斑狼瘡5例, 干燥綜合征6例, 產婦9例, 原因不明10例。對照組包括男14例, 女16例, 年齡25~69歲, 平均年齡(47.9±8.7)歲;病程6~131d, 平均病程(18.2±17.7)d;系統性紅斑狼瘡4例, 干燥綜合征7例, 產婦8例, 原因不明11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及基礎疾病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組 準備COBE Spectra血細胞分離機、ACD-A抗凝劑及新鮮冰凍血漿, 血漿置換治療每次40 ml/kg, 治療頻率:第1周(1次/d), 第2周(1次/2d), 第3周(共2次), 加用山莨菪堿(國藥準字H41023062, 安陽九州藥業有限責任公司)25 mg/m2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靜脈滴注,2.0~2.5 h滴完,1次/d, 治療3周。
1.2.2 對照組 僅進行血漿置換治療, 具體操作同研究組,治療3周。
1.3 療效判定標準[5]治愈:臨床癥狀完全消失, 經檢查血小板、網織紅細胞、血紅蛋白等指標均正常;有效:癥狀改善, 血紅蛋白達90~110 g/L, 血小板達50~90×109/L;無效:未達到以上指標, 甚至病情惡化。治療總有效率=(治愈+有效)/總例數×100%。
1.4 觀察指標 綜合比較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和治療過程中血小板變化情況。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治療總有效率 研究組患者治愈26例, 有效3例, 無效1例, 治療總有效率為96.7%, 高于對照組的73.3%,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血小板變化情況 治療前, 兩組患者血小板數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3 d, 研究組血小板數量為(51.0±11.4)×109/L, 與對照組的(46.7±14.9)×109/L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7、14、21 d, 研究組患者血小板數量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n(%)]
表2 兩組患者血小板變化情況比較(±s, ×109/L)

表2 兩組患者血小板變化情況比較(±s, ×109/L)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3 d 治療后7 d 治療后14 d 治療后21 d研究組 30 24.1±7.2 51.0±11.4 85.6±15.9a 113.6±25.4a 159.8±36.4a對照組 30 25.8±6.4 46.7±14.9 74.3±16.8 92.1±22.5 122.7±33.6 t 0.9666 1.2554 2.6757 3.4704 4.1021 P>0.05 >0.05 <0.05 <0.05 <0.05
TTP是臨床少見的血栓性微血管病, 癥狀復雜且嚴重,具有起病急、進展快及病死率高等特點, 主要臨床癥狀為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貧血、神經精神癥狀的“三聯征”, 合并內臟損害、發熱可稱為“五聯征”[6]。臨床可采用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抗血小板藥物或免疫抑制劑、血漿置換、輸全血或血漿等治療TTP[7]。血漿置換在臨床應用廣泛, 可有效補充大量新鮮血漿, 消除抗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抗體和引發血管內皮損傷的因子, 清除血液中的血小板聚集因子、有害物質, 保護重要器官功能, 預防血小板聚集及內皮細胞凋亡[8]。山莨菪堿是我國特產茄科植物山莨菪中提取的一種生物堿, 主要用于解除平滑肌痙攣、胃腸絞痛、膽道痙攣、急性微循環障礙及有機磷中毒等, 是M膽堿受體阻斷劑, 中樞興奮、擴瞳作用等較阿托品弱, 但可有效解除5-羥色胺(5-HT)、血栓素A2(TXA2)導致的血管痙攣, 加快血流速度, 明顯改善微循環,防止血栓形成, 且興奮、口干、譫語、心絞痛、尿潴留、視物模糊等不良反應少[9]。因此本研究中分別采用山莨菪堿聯合血漿置換和單純血漿置換治療, 旨在探討山莨菪堿聯合血漿置換治療TTP的臨床療效, 結果表明: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治療后7 d、14 d、21 d, 研究組患者血小板數量均高于對照組(P<0.05), 同劉慶榮等[10]研究結果一致, 證明山莨菪堿聯合血漿置換治療TTP效果滿意, 可有效緩解病情。
綜上所述, 山莨菪堿聯合血漿置換治療TTP效果確切,可有效加速血小板恢復, 減少紅細胞破壞, 減少微血栓形成,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1]鄭昌成, 吳競生.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診治現狀與進展.中華血液學雜志,2011,32(9):645-648.
[2]沈愷, 陳心傳, 劉霆, 等.干燥綜合征合并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一例.臨床內科雜志,2013,29(12):822-823.
[3]崔靜, 朱鐵楠, 鄒農, 等.利妥昔單抗治療難治及復發性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療效和安全性.中國醫學科學院學報,2013,35(1):116-120.
[4]李紅, 張麗珍.用山莨菪堿聯合血漿置換術治療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療效觀察及對此病患者的護理方法.求醫問藥(下半月),2012,28(11):944.
[5]郭穎, 王京華, 陳曦, 等.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38例診療分析.中國誤診學雜志,2012,12(12):3004.
[6]柴鐵, 王維秀, 劉淑蓮, 等.血漿置換加山莨菪堿治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34例療效觀察.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00,3(3):237-238.
[7]潘佳琪, 王京華.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31例臨床分析.血栓與止血學,2012,18(2):75-78.
[8]張文娟, 韓悅, 蘇健, 等.造血干細胞移植后ADAMTS13缺失的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一例報告并文獻復習.中華血液學雜志,2014,35(1):1452-1462.
[9]張敬一, 胡永勝, 張紅軍, 等.山莨菪堿聯合血漿置換治療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中血小板變化的意義.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4,9(4):48-50.
[10]劉慶榮, 劉洪濤, 王歡, 等.山莨菪堿聯合血漿置換干預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中血小板變化的研究.中國實驗診斷學,2013,17(2):314-31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5.083
2015-04-20]
523110 東莞市人民醫院血液內科(葉燕文);東莞東華醫院(賴應昌 黃玉平 李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