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光宗 段雯 張健
喜炎平注射液在某院兒科中應用的合理評價
熊光宗 段雯 張健
目的評價某院兒科喜炎平注射液使用的安全性, 提出風險管理建議, 促進臨床合理用藥。方法調查分析兒科住院患兒喜炎平注射液的使用情況, 對其使用安全性進行分析與評價。結果調查用藥患兒3087例, 發生不良反應2例, 發生率為0.06%。不良反應主要表現為顏面潮紅和皮疹, 停藥及對癥處理后均治愈。喜炎平注射液在應用時存在超適應證、超劑量、溶媒選擇不當、聯合用藥存在風險等問題。結論應制定干預措施, 規范喜炎平注射液的使用來進行風險管理, 實現安全用藥。
喜炎平注射液;合理性評價;不良反應;風險管理
喜炎平注射液是臨床常用的清熱解毒藥物, 主要成分為穿心蓮總內酯、 穿心蓮新苷、 脫水穿心蓮內酯等, 常用于呼吸道、消化道及其他感染的治療[1]。近年來, 隨著該藥的臨床應用日趨廣泛, 其不良反應報告也不斷增多。作者調查某院兒科使用喜炎平注射液的3087份病例, 對其安全性進行評價,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2年5月4日~2013年12月14日某院兒科住院患兒中使用喜炎平注射液的患兒, 共3087例。填寫“喜炎平注射液上市后安全性再評價篩選卡”, 調查內容包括患兒基本情況:科室、性別、年齡、臨床診斷等;用藥情況:用法用量、溶媒、適應證、聯合用藥情況;觀察結果:不良反應事件、癥狀等。
1.2 確定調查員和研究前培訓 確定藥劑科2名臨床藥師為調查員, 調查科室全體醫護人員為觀察人員。調查員召集調查兒科的全體醫護人員進行研究前培訓, 內容包括喜炎平注射液的藥理作用、適應證、用法用量、再評價方案、《中藥注射液上市后安全性再評價篩選卡》填寫及不良事件處理。
1.3 觀察時間與方法 從用藥開始至出院為觀察期, 給藥后30 min內密切觀察,30 min后采取醫護人員定期檢查或由患兒主動匯報的方法觀察。出院后仍接受患兒的主動匯報,并注意鑒別用藥的相關性, 并加以記錄。
1.4 評價方法 參照《中成藥臨床應用指導原則》[2]、《新編藥物學》第17版、《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和檢測管理辦法》、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不良反應通報、喜炎平注射液藥品說明書等, 對喜炎平注射液的安全性進行評價。
2.1 患兒的基本情況3087例患兒其中男2141例, 女946例;年齡1個月~13歲。
2.2 原發疾病 喜炎平注射液最常見的病種為呼吸道疾病、消化系統疾病等。見表1。
2.3 療程和用法用量 用藥療程為2~14 d。所有患兒均采用靜脈滴注, 滴速為15滴/min;喜炎平注射液說明書規定其兒童用量為5~10 mg/(kg·d), 并控制滴速在30~40滴/ min。在所有使用喜炎平注射液的患兒中, 有142例劑量<5 mg/(kg·d),89例劑量>10 mg/(kg·d)。見表2。

表13087 例患兒疾病分布情況(n, %)

表23087 例患兒疾病用藥療程統計(n, d)
2.4 溶媒3087病例中, 喜炎平注射液采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釋1485例(48.10%);采用0.9%氯化鈉注射液795例(25.75%);采用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釋784例(25.40%);采用5%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稀釋23例(0.75%)。
2.5 聯合用藥情況 所有病例均聯合使用了其他藥物, 其中兩聯使用921例, 三聯使用1625例, 四聯使用526例, 五聯使用15例。聯合使用抗菌藥物前三名分別是頭孢哌酮舒巴坦鈉(1457例)、阿莫西林舒巴坦鈉(601例)、頭孢呋辛鈉(189例), 聯合使用??朴盟幥叭謩e是氨溴索(1425例)、氨茶堿(434例)、利巴韋林(175例)。
2.6 不良反應事件 某院調查的3087例兒科患兒中發生皮膚過敏反應2例(0.06%), 均表現為顏面潮紅和皮疹。
喜炎平注射液具有抗菌、抗病毒、增強機體免疫等作用,臨床主要用于支氣管炎、扁桃體炎、腹瀉等疾病, 治療效果良好[3]。喜炎平注射液說明書的功能主治為清熱解毒, 止咳止痢。用于支氣管炎、扁桃體炎、細菌性痢疾。本次調查發現臨床存在超適應證用藥, 而中醫以辨證論治為基礎, 缺乏中醫理論知識使用中藥, 可使不良反應發生率提高, 是中藥上市后臨床風險因素之一[4]。
本次調查發現喜炎平注射液在某院兒科中的不合理應用, 還表現在超劑量或劑量不足。臨床一些醫生認為中藥比較安全、副作用小, 在使用中藥注射劑時, 超劑量用藥現象普遍。劑量過大或用藥時間過長易使藥物在體內蓄積而引起中毒或者產生藥物依賴性。這是導致不良反應發生的重要原因。醫護人員應嚴格按照說明書規定的用法用量給藥, 不得超劑量或劑量不足使用。超劑量使用會增加藥物不良反應[5];而劑量不足會影響藥物療效的發揮。
聯合用藥、配伍不當也存在風險[4]。在本次調查的病例中, 患兒聯合用藥較多為頭孢菌素類、注射用氨溴索等。2004~2005年收集到的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病例報告進行統計和分析后發現,3414例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中, 兩種以上藥品聯合用藥發生不良反應的有1762例, 占51.61%[5]。喜炎平注射液與頭孢呋辛、頭孢噻肟的0.9%氯化鈉注射液配伍后, 含量發生變化, 不宜配伍使用[6]。與注射用氨溴索、頭孢派酮-舒巴坦混合出現混濁[7,8]。文獻報道含電解質的溶媒與之配伍后微粒數增加較多[9]。中藥注射劑的成分復雜極易產生相互作用, pH值的改變或與其他注射劑聯用都會引起不溶性微粒的形成, 輸液中的不溶性微粒對制劑質量的影響很大, 若微粒被注入人體, 會引起熱原樣反應和過敏反應。如確實需要聯合用藥, 要仔細考慮不同藥物的用藥間隔時間及是否會發生藥物相互作用等問題。
第48期不良反應信息通報報告,2011年喜炎平注射液的病例報告涉及14歲以下患兒1048例(占71%)。某院兒科應用調查中有2例發生過敏反應, 停藥及對癥處理后均治愈。隨著喜炎平注射液的廣泛應用, 其不良反應病例日趨增多,主要為變態反應, 兒童發生率較高[10]?;純簷C體免疫力水平較低, 腎臟、肝臟等重要臟器器官發展不夠成熟, 機體排泄與解毒功能較弱, 藥物在體內的代謝時間較長, 因而較易在注射藥物后產生不良反應。雖然本次調查收集到不良反應病例較少, 但仍然建議醫護人員應慎重使用, 加強監測。
4.1 嚴格把握適應證、用法用量 臨床醫師應認真閱讀說明書, 嚴格把握適應證, 遵照說明書合理選擇溶媒與劑量,避免超適應證、超劑量等用藥情況出現。
4.2 關注特殊人群用藥 老人、嬰兒等特殊人群應慎重使用, 初次使用的患兒應加強監測;孕婦禁止使用。
4.3 謹慎聯合用藥 嚴禁與其他藥物混合配伍, 謹慎聯合用藥。如需聯合使用其他靜脈用藥, 應謹慎考慮藥物相互作用等問題。
4.4 加強不良反應監測 給藥前應先詢問患兒是否為過敏體質, 是否有藥物過敏史, 針對這類用藥患兒應慎用, 確需使用須加強觀察, 以便出現藥品不良反應時及時進行處理。
4.5 其他 藥物性狀改變時禁用;嚴格控制輸液速度, 兒童以30~40滴/min為宜, 成人以30~60滴/min為宜;稀釋溶媒的溫度要適宜, 確保輸液時藥液為室溫, 一般在20~30℃為宜。
[1]高兆容. 喜炎平注射液致不良反應防治5例分析. 廣西醫學,2007,29(12):1926-1927.
[2]陳翔, 陳婉菁. 《中成藥臨床應用指導原則》實施前后我院中成藥使用情況對比分析. 藥學研究,2013,32(7):420-421.
[3]遲春花, 何冰, 陳樂章, 等. 喜炎平治療呼吸道感染的臨床療效.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2008,21(10):628-630.
[4]王永炎, 杜曉曦, 呂愛平. 中藥上市后臨床再評價設計方法與實施.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176-178.
[5]苗莉莉. 中藥注射劑與西藥注射劑配伍應用的合理性. 首都醫藥,2012(10):42-43.
[6]馮敏. 喜炎平注射液與7種輸液配伍穩定性研究.中國實用醫藥,2011,6(28):156-157.
[7]韋麗華, 李懿, 李霞.喜炎平注射液與常用抗生素注射劑配伍穩定性考察.廣西醫學,2008,30(6):879.
[8]劉會美, 譚啟明. 氨溴索注射液與多種藥物存在配伍禁忌.臨床軍醫雜志,2008,36(1):60.
[9]樊文萍, 盧貞. 臨床應用喜炎平需注意的問題. 醫學研究與教育,2009,4(26):53-54.
[10]莫銀燕. 喜炎平注射液在兒科臨床應用中的不良反應.當代醫藥論叢,2014,12(2):274-27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5.099
2015-03-17]
廣東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項目編號:GDADR-X2011004)
438300 湖北省麻城市人民醫院(廣東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項目協作醫院)藥劑科
張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