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華 陳俊玲 李淳
抗抑郁治療對急性腦卒中后抑郁患者的臨床治療體會
周建華 陳俊玲 李淳
目的觀察和研究抗抑郁治療對急性腦卒中抑郁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99例急性腦卒中后抑郁患者, 隨機分為氟西汀聯合奧氮平藥物治療組(48例)和常規治療組(51例)。常規治療組對患者進行神經內科的常規治療方法, 氟西汀聯合奧氮平藥物治療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進行氟西汀、奧氮平聯合治療。在藥物治療1周和5周時, 對兩組患者漢密爾頓抑郁量表、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標準、日常生活能力量表進行評定。結果腦卒中后抑郁的發生率為38.24%, 治療之后, 氟西汀聯合奧氮平藥物治療組的漢密爾頓抑郁量表抑郁評分低于常規治療組(P<0.05);氟西汀聯合奧氮平藥物治療組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下降,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評定結果升高, 比常規治療組治療效果明顯(P<0.05)。結論氟西汀聯合奧氮平治療對腦卒中后抑郁狀態患者的情緒障礙療效較好, 并且有利于促進神經功能的康復。
氟西汀 ;奧氮平; 腦卒中后抑郁狀態
1.1 一般資料 抽取本院神經內科2014年1~12月接診的急性腦卒中后抑郁的患者99例作為研究對象, 男55例, 女44例, 年齡59~85歲, 平均年齡70.56歲, 有56例患者為腦出血, 有43例患者為腦梗死, 所有患者無意識、智力障礙,無語言、聽力功能障礙, 能配合臨床醫生進行量表測定評分;均符合抑郁性神經癥診斷標準且排除腦卒中發病前有明確的抑郁診斷的患者。將99例患者隨機分為氟西汀聯合奧氮平藥物治療組和常規治療組, 其中氟西汀聯合奧氮平藥物治療組48例, 男27例, 女21例。常規治療組51例, 男27例,女24例。分別對患者的漢密爾頓抑郁量表、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標準、日常生活能力量表進行評定。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對比(n, 分)
1.2 研究方法
1.2.1 測定抑郁癥狀 患者的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腦卒中后情緒障礙明顯, 主要表現為情緒低落、興趣缺乏、樂趣喪失, 同時伴隨有焦慮、自罪自責、幻覺、認知能力下降等癥狀, 導致主動鍛煉能力下降, 診治依從性差, 夜間睡眠障礙,甚至出現自殺傾向等。在進行測定抑郁癥狀時, 由高年資神經內科醫師進行, 采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17項版本)進行測定, 并進行獨立評分, 評分的一致性>0.83, 考察的因子有七類, 為焦慮、認知障礙、抑郁、體重、絕望感、睡眠障礙。抑郁的評分>17分, 嚴重抑郁的評分>24分。
1.2.2 評定神經功能的缺損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是采用Barthel指數進行評定,100分為最高分, 0分為最低分, 分值越低神經功能的缺損越嚴重。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標準采用1995年的全國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制定的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標準進行評定,45分為最高分, 0分為最低分, 分值越高神經功能缺損就越嚴重。
1.2.3 評定方法 在治療后1周由神經科資深醫師對患者進行漢密爾頓抑郁量表、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標準、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評定, 在治療后5周醫師對患者進行第二輪相同內容的分數評定。
1.2.4 治療方法 在對患者進行隨機分組后, 常規治療組是對患者進行神經內科的常規治療方法, 腦出血患者進行脫水降顱壓、神經營養、對癥支持治療, 腦梗死患者進行腦保護、抗血小板、調脂、改善循環、神經營養治療, 患者不服用任何抗焦慮抑郁藥物。氟西汀聯合奧氮平藥物治療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氟西汀聯合奧氮平治療, 初始治療量為:氟西汀每天早上20 mg, 奧氮平每天晚上2.5 mg, 視患者病情進一步調整用藥。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在常規治療中, 治療第5周時,51例患者中, 發病并且抑郁的有20例, 占38.24%, 漢密爾頓抑郁量表的評分都在17~22分, 發病患者為輕中度抑郁, 沒有重度抑郁的患者。
2.2 治療之后, 氟西汀聯合奧氮平藥物治療組的漢密爾頓抑郁量表抑郁評分低于常規治療組(P<0.05)。見表2。
2.3 氟西汀聯合奧氮平藥物治療組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下降,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評定結果升高, 比常規治療組治療效果明顯(P<0.05)。見表3。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漢密爾頓抑郁量表評分比較(±s, 分)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漢密爾頓抑郁量表評分比較(±s, 分)
注:治療后, 兩組比較, P<0.05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氟西汀聯合奧氮平藥物治療組 48 10.80±1.28 12.67±2.75常規治療組 51 11.23±2.34 16.03±2.10 P>0.05 <0.05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s, 分)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s, 分)
注:治療后, 兩組比較, P<0.05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氟西汀聯合奧氮平藥物治療組 48 14.60±1.52 9.97±1.23常規治療組 51 14.38±2.14 12.03±2.25 P>0.05 <0.05
腦卒中后抑郁是臨床抑郁患者中常見的病因, 是腦卒中患者神經功能恢復不良, 甚至是死亡的一個重要因素。急性腦卒中后抑郁狀態患者因情緒障礙, 主動活動鍛煉能力下降,診治依從性差, 且伴有諸多軀體癥狀, 從而影響肢體功能的主觀鍛煉, 神經功能的有效恢復, 部分患者還因為自罪自責,對疾病康復喪失信心, 導致自殘、自殺。本實驗采取的是在原有神經內科治療基礎上加用氟西汀聯合奧氮平藥物治療,并和常規治療組進行對比。治療5周后發現治療前漢密爾頓抑郁量表評分、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日常生活能力評分大致相等的患者中, 氟西汀聯合奧氮平藥物治療組患者的漢密爾頓抑郁量表抑郁評分低于常規治療組, 精神心理障礙恢復效果更為良好, 軀體癥狀減少。氟西汀聯合奧氮平藥物治療組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的下降及日常生活能力評分上升幅度皆明顯高于常規治療組, 提示神經功能康復更為有效。說明氟西汀聯合奧氮平藥物治療急性腦卒中后焦慮抑郁療效顯著, 有利于促進該類患者神經功能的恢復。
[1]劉桂英, 孟劍波, 張會堂.無抽搐電休克與氟西汀治療抑郁癥42例對照研究.醫學信息,2014(5):46-47.
[2]王國棟, 董嬌, 李晏.慢性應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馬組織S100B表達及氟西汀的干預作用.中華行為醫學與腦科學雜志,2013,22(11):978-979.
[3]Shen J, Moller HJ, Wang X, etal. Mirtazapine, a sedating antidepressant, and improved driving safety in patients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trial of28 patients.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2009,70(3):370-37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5.114
2015-04-21]
515000 汕頭市中心醫院神經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