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丹
不同劑量阿托伐他汀治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效果對比
張丹
目的探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冠心病)采用不同劑量阿托伐他汀治療效果對比。方法100例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患者, 隨機分為A組和B組, 各50例。A組給予阿托伐他汀40 mg/次,1次/d口服治療, B組給予阿托伐他汀20 mg/次,1次/d口服治療, 比較兩組的臨床效果。結果A組的冠心病心絞痛發作次數少于B組, 心絞痛持續時間短于B組, LVEDD、LVEF高于B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前TC、TG、LDL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治療后均有降低, A組下降幅度高于B組(P<0.05);A組不良反應率為16.0%, B組為20.0%, 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對冠心病患者, 取阿托伐他汀加倍劑量應用, 可控制心絞痛發作, 改善心功能和血脂代謝, 且未增加不良反應, 效果較為理想, 對保障患者身心安全和生存質量意義顯著。
不同劑量;阿托伐他汀;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效果對比
臨床心內科疾病領域,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發病率居較高水平, 嚴重威脅到患者生命安全[1]。此病的發生與動脈內膜脂質深積、血脂代謝異常等相關, 阿托伐他汀是常用治療本病藥物, 降脂效果確切, 但在劑量選擇上, 意見尚未統一, 對阿托伐他汀使用劑量展開探討, 對確保冠心病有效、安全治療意義顯著。
1.1 一般資料 本次選取冠心病患者100例, 男73例, 女27例, 年齡50~79歲, 平均年齡(57.2±8.3)歲, 均與WHO制定的診斷標準符合, 平均病程(5.2±1.3)年。NYHA心功能分級:Ⅰ級34例, Ⅱ級51例, Ⅲ級15例。合并腦卒中20例,糖尿病31例, 高血壓73例。隨機分為A組和B組, 各5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入組后, 兩組均常規取硝酸酯類藥物、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藥、阿司匹林、β受體阻滯劑、鈣拮抗藥等應用。A組:取阿托伐他汀鈣口服,40 mg/次,1次/d。B組:取阿托伐他汀鈣口服,20 mg/次,1次/d。兩組1個療程均為4周。
1.3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治療后心絞痛發作次數, 發作時持續時間, 對心功能指標檢測, 包括射血分數(LVEF)、左心室舒張末期直徑(LVEDD)。采集兩組患者外周血, 檢測血脂指標, 包括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同時記錄兩組惡心、嘔吐、頭痛等不良反應率[2]。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A組患者冠心病心絞痛發作次數少于對照組, 心絞痛持續時間短于B組, LVEDD、LVEF高于B組,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治療前A組TC(4.2±0.7)mmol/L, TG(2.0±0.3)mmol/L, LDL(2.3±0.2)mmol/L, B組 TC(4.3±0.7)mmol/L, TG(2.1±0.3) mmol/L, LDL(2.3±0.3)mmol/L, 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A組TC(2.4±0.4)mmol/L, TG(1.0±0.1)mmol/L, LDL(2.3±0.3)mmol/L, B組 TC(3.2±0.6)mmol/L, TG(1.9±0.2) mmol/L, LDL(2.1±0.4)mmol/L, 兩組各指標均有下降, 且A組下降幅度高于B組(P<0.05)。
2.3 A組8例發生不良反應, 占16.0%, B組10例發生不良反應, 占20.0%, 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心功能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心功能指標比較(±s)
注:兩組比較, P<0.05
組別 例數 發作次數(次) 持續時間(min/次) LVEDD(mm) LVEF(%) A組 50 1.1±0.3 3.3±0.5 62.2±8.3 65.4±9.2 B組 50 3.1±0.8 5.2±0.7 55.2±5.9 52.7±6.1
冠心病患者多有血管內皮損害、粥樣硬化斑塊形成, 血管內皮炎癥反應存在, 在此基礎上, 并有冠狀動脈不完全閉塞、血小板粘附、斑塊破裂等發生。阿托伐他汀為臨床應用較為廣泛的降脂藥, 可增加LDL受體數目, 降低膽固醇合成量, 促脂類物質降低[3]。冠心病心絞痛患者, 脂質深積與冠脈內斑塊形成密切相關, 采取降脂治療, 可使動脈內斑塊情況改善, 并使心絞痛發作次數減少。雖阿托伐他汀治療可取得確切效果, 且高劑量降脂效果更為顯著, 但老年冠心病患患者應用時, 因對藥物代謝的能力減退, 機體功能退化, 藥物劑量過高, 易引發副作用, 故對應用劑量的研究也為臨床探討重點[4]。
本次研究中, 對比A組、B組血脂水平, A組TC、TG、LDL指標治療后均較對照組低, 表明阿托伐他汀加倍劑量加倍應用, 可使血脂代謝更為有效的改善。評估兩組心功能及心絞痛發作情況, A組在心絞痛發作次數及心絞痛發作時持續的時間上均少于對照組, 心功能LVEDD指標、LVEF指標均高于B組, 表明阿托伐他汀劑量加倍應用, 可改善心功能、對心絞痛的發作加以控制。A組在嘔吐、惡心、頭痛不良反應上的發生例數與B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提示阿托伐他汀劑量加倍應用, 未使不良反應率增加。
綜上所述, 針對冠心病患者, 取阿托伐他汀加倍劑量應用, 可控制心絞痛發作, 改善心功能和血脂代謝, 且未增加不良反應, 效果較為理想, 對保障患者身心安全和生存質量意義顯著。
[1]熊瑛, 羅丹, 李俊.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鈣片治療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的療效. 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22):5030-5031.
[2]余盛龍, 陳次濱.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鈣片治療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的療效觀察. 廣東醫學,2011,32(18):2458-2460.
[3]楊偉光, 王眙民, 張麗. 阿托伐他汀聯合曲美他嗪治療冠心病臨床療效觀察. 海南醫學,2011,22(4):4-6.
[4]許力壯, 單愛軍, 劉海華, 等. 不同劑量阿托伐他汀對冠心病患者冠脈搭橋術后血脂和心功能的影響. 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23):5789-579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5.119
2015-04-20]
455000 濮陽市安陽地區醫院藥劑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