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興娥 王彬 王蘭云
個性化護理在小兒支原體肺炎中的應用分析
趙興娥 王彬 王蘭云
目的研究分析個性化護理應用于小兒支原體肺炎的臨床效果。方法74例支原體肺炎患兒, 運用計算機隨機取樣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 各37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研究組給予人性化護理。比較兩組患兒臨床效果。結果研究組患兒的護理總有效率為91.89%(34/37)遠遠大于對照組的78.38%(29/37),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兒咳嗽、啰音、氣促等癥狀消失時間及體溫恢復時間均遠遠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人性化護理應用于小兒支原體肺炎取得了理想的臨床效果, 促進臨床癥狀的消退及機體的恢復, 以利于患兒的及早康復。
人性化護理;小兒支原體肺炎
支原體肺炎是小兒支原體感染常見的一種肺部疾病[1],患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以往文獻表明, 有效的護理干預是確保患兒獲得滿意治療的關鍵所在。所以, 小兒支原體肺炎治療的同時配合人性化護理, 能夠降低肺部外并發癥的產生,以利于疾病的及早康復。現擇取2014年1~12月在本院兒科就診治療的74例支原體肺炎患兒, 進一步觀察人性化護理在臨床治療中的作用效果, 研究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擇取2014年1~12月在本院兒科就診治療的74例支原體肺炎患兒, 運用計算機隨機取樣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 每組37例。研究組女17例, 男20例。年齡0.3~7歲, 平均年齡(4.22±1.03)歲。病程1~59 d, 平均病程(46.49±12.52)d。對照組女18例, 男19例。年齡0.4~8歲, 平均年齡(5.01±1.26)歲。病程1~62 d, 平均病程(47.64±13.14) d。全部患兒通過血支原體檢查, 結果為陽性。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全部患兒均選擇適宜的抗生素進行治療, 例如羅紅霉素、克拉霉素以及阿奇霉素等, 同時應用止咳化痰藥物進行輔助治療。
對照組患兒給予常規護理。主要是降溫、維持呼吸道順暢以及增強呼吸功能[2]。
研究組患兒給予人性化護理。①用藥護理:由于臨床治療小兒支原體感染主要選用大環內酯類抗生素, 這類抗生素藥物很容易產生腹瀉、腹痛、惡心嘔吐等胃腸道不良反應。所以, 護理人員應在患兒進食后, 給予有效輸液, 并給予合理劑量的維生素 B6, 以便降低患兒胃腸道不良反應。靜脈輸液期間, 還可能會導致靜脈炎、急性心力衰竭等癥狀, 因此護理人員必須加強監測, 有效控制靜滴速度。②咳嗽護理:如果患兒咳嗽無力, 應從下至上、從外向內輕輕拍背, 同時幫助患兒更換合理體位, 以利于排出分泌物。如果患兒咳嗽嚴重, 可合理應用鎮靜、止咳藥物干預。如果患兒痰液黏稠,應及時進行霧化吸入、吸痰治療[3]。③發熱護理:緊密監測治療期間患兒的呼吸、心率以及體溫等指標變化。如果患兒體溫在37.5~38.5℃, 無需特殊處理, 可自行消退。如果患兒體溫在38.6~39.5℃, 可進行物理降溫, 當降溫不理想時, 可應用適當的解熱、鎮痛藥物。④神經癥狀護理:如果患兒伴有抽搐癥狀, 應給予牙墊, 避免患兒咬舌。切勿強制按壓肢體,以免造成骨折。在必要情況下, 及時應用鎮靜藥物處理。注意患兒呼吸道是否順暢, 可合理吸氧, 并觀察患兒呼吸、瞳孔的生理變化。
1.3 療效評判標準 顯效:患兒肺炎相關癥狀徹底消失,體溫恢復至正常范圍, 而且沒有反復發作。有效:患兒體溫有所降低, 肺炎相關癥狀獲得顯著好轉, 呼吸頻率處于正常水平。無效:患兒持續發熱, 肺炎相關癥狀均未改善, 呼吸頻率加速。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的護理效果比較 研究組患兒的護理總有效率為91.89%(34/37)遠遠大于對照組的78.38%(29/37),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兒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 研究組患兒咳嗽、啰音、氣促等癥狀消失時間及體溫恢復時間均遠遠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兒的護理效果比較[n(%), %]
表2 兩組患兒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對比分析(±s, d)

表2 兩組患兒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對比分析(±s, d)
注: 與對照組比較, P<0.05
組別 例數 咳嗽消失時間 啰音消失時間 氣促消失時間 體溫恢復時間研究組 37 4.64±0.73 3.97±1.05 3.88±0.58 2.72±0.38對照組 37 6.34±1.12 4.99±1.04 4.98±0.56 3.74±0.46
支原體肺炎是兒科臨床特別普遍的一種呼吸道疾病[4]。肺炎支原體也是導致小兒肺炎感染的一種主要病原體, 由于肺炎支原體與人體部分組織存在相同的抗原, 在侵入感染后會產生相應的自身抗體, 進而引發多系統免疫損害。所以,在臨床診斷、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過程中, 不但要重視早期正確診斷、有效治療, 而且還應該重視護理干預, 針對、有效的護理干預對患兒的康復具有重要的影響。本次試驗結果顯示, 研究組患兒經人性化護理干預后, 護理總有效率91.89%遠遠大于對照組常規護理的78.38%;同時, 患兒咳嗽、啰音、氣促等癥狀消失時間及體溫恢復時間均遠遠低于對照組, 這一結果與劉會青等[5]研究人員的試驗成果基本一致,說明本次研究具有較高的真實性、可靠性。
綜上所述, 人性化護理應用于小兒支原體肺炎取得了理想的臨床效果, 促進臨床癥狀的消退及機體的恢復, 以利于患兒的及早康復, 為今后臨床治療、護理提供有效的指導。
[1]王麗佳.預見性護理在阿奇霉素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中的應用體會.大家健康,2014,8(5):196-197.
[2]謝桂芬, 殷琪, 王瓊, 等.小兒支原體肺炎搶救與護理體會.醫學理論與實踐,2012,3(21):348-349.
[3]許超群.個性化護理在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4,14(10):87-88.
[4]徐莉, 趙小娟, 張宗菊.個性化護理干預對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的效果評價.中國醫藥指南,2013,11(9):716-717.
[5]劉會青, 張愛國, 尹小娟.支原體肺炎78例臨床分析及護理.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2,17(6):524-52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5.149
2015-02-09]
261011 山東省濰坊市婦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