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蘭英
延伸護理對產后入戶隨訪對母嬰保健影響臨床分析
張蘭英
目的觀察產后采用延伸護理方法進行入戶隨訪對母嬰保健的影響及臨床分析。方法100例院內分娩產婦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5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指導, 觀察組在上述基礎上行進行延伸護理。觀察其出院后母嬰保健情況, 分析延伸護理在其產后入戶隨訪中的作用及臨床價值。結果觀察組、對照組產婦滿意度分別為96%、86%, 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觀察組、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分別為6%、20%, 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觀察組、對照組新生兒不良反應發生率分別為12%、30%, 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結論對于產后入戶隨訪工作中實施延伸護理可有效促進產婦產后恢復, 提高泌乳量與產婦對于母嬰保健知識的掌握, 提高護理質量, 在該科室護理工作中具有重要價值。
延伸護理;產后隨訪;臨床分析;母嬰保健
臨床婦幼保健師強調了加強產后隨訪是最理想的服務模式, 特別是入戶隨訪。在產后入戶隨訪工作中不僅僅局限于院內護理服務, 在產婦出院后進行延伸護理工作更可擴充孕期保健知識, 還可以有效幫助產婦減少產后并發癥, 提高母嬰護理質量[1,2]。因此, 本文主要觀察本院100例婦產后采用延伸護理方法進行入戶隨訪對母嬰保健的影響,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臨床納入100例本院產科初產婦為研究對象, 所有產婦經檢查均為單胎, 符合研究標準[3]。產婦均自愿參加本次研究并簽字同意, 本研究經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將所有產婦按隨機抽樣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50例。對照組產婦年齡20~34歲, 平均年齡(26.4±4.5)歲, 平均孕周(38.6±1.5)周。文化水平:小學及以下水平6例, 中學水平26例, 大學及以上水平18例。觀察組產婦年齡21~32歲, 平均年齡(25.8±4.1)歲, 平均孕周(38.1±1.8)周。文化水平:小學及以下水平8例, 中學水平25例, 大學及以上水平17例。兩組產婦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產婦進行言傳宣教, 叮囑產婦注意事項,指導產婦哺乳、母嬰接觸等相關知識, 給予常規護理指導。產婦出院后,3~5 d進行第1次隨訪。對母嬰進行常規體檢,對發現的問題進行處理, 如喂養問題、乳房脹痛、便秘、新生兒臍部護理等。在第1次隨訪后10~14 d進行第2次隨訪,對上述問題再次進行評估指導, 從而保障母嬰健康。
1.2.2 觀察組 在上述基礎上行進行延伸護理。①在產婦產褥期由負責護士專門陪同照料。②對產婦產后恢復情況進行指導, 針對產后產婦生殖器官的變化進行護理治療。利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幫助產婦恢復子宮、體型, 并幫助解決泌乳問題及產后尿潴留、便秘等產后癥狀。詳細指導和介紹產婦哺乳知識、認知能力、恢復鍛煉等相關知識[3,4]。③對產婦進行有效的心理疏導, 部分產婦會因為初為人母, 會發生產后抑郁、焦慮、煩躁、緊張等不良情緒, 通過有效地溝通緩解其心理壓力。④建立電子檔案及知識宣教工作, 針對每位產婦及新生兒建立基本資料檔案, 對產婦及家屬進行母嬰知識宣教, 給予現場演示及咨詢。隨訪后對所收集的研究對象資料進行分析總結。
1.3 評價標準
1.3.1 自制問卷調查表, 分為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滿意:護理后產婦臨床癥狀消失, 無并發癥發生;基本滿意:護理后產婦臨床癥狀有所改善, 并發癥較少;不滿意:護理后產婦臨床癥狀無改善甚至加重, 并發癥多。總滿意度=(滿意+基本滿意)/總例數×100%。
1.3.2 與產婦出院后3~5 d進行第1次入戶隨訪, 第1次隨訪后10~14 d進行第2次隨訪對新生兒及產婦產后并發癥進行分析[5]。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滿意度情況對比 觀察組、對照組產婦滿意度分別為96%、86%, 觀察組明顯較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對比 包括便秘和乳房脹痛,觀察組、對照組發生率分別為6%、20%, 觀察組明顯較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新生兒并發癥發生率情況對比 兩組產婦新生兒不良反應包括紅臀、濕疹, 觀察組、對照組發生率分別為12%、30%, 觀察組明顯較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1 兩組患者滿意度情況對比(n, %)

表2 兩組產婦產后并發癥發生率情況對比(n, %)

表3 新生兒產后并發癥發生率情況對比(n, %)
初產婦以往沒有任何經驗, 對于如何哺乳及產后注意事項均較生疏, 容易產生一系列并發癥的發生。而延伸護理是在護理的基礎上所建立的一種延伸相關知識的護理方式,對缺乏經驗的初產婦尤為適用。通過對相關知識的指導,使初產婦掌握相關知識, 促進母嬰健康。本文中對本院初產婦進行研究, 分析延伸護理在其產后入戶隨訪中的作用及臨床價值。
綜上所述, 對于產后入戶隨訪工作中實施延伸護理可有效促進產婦產后恢復, 提高泌乳量與產婦對于母嬰保健知識的掌握, 提高護理質量, 在該科室護理工作中具有重要價值。
[1]沈衛英, 陳偉紅, 瞿紅, 等.網絡信息平臺在產褥期母嬰保健延伸服務中的應用研究.解放軍護理雜志,2014,31(4):15-17.
[2]李英, 劉海燕.產后入戶隨訪對母嬰健康的影響.護士進修雜志,2011,26(17):1590-1591.
[3]吳建華, 邱紅, 呂江麗, 等.少數民族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產婦家庭訪視效果評價.護理學雜志,2013,28(23):14-15.
[4]雷明, 王燕, 周婉平, 等.乳頭凹陷者母乳喂養的研究進展.中華護理雜志,2013,48(11):1036-1038.
[5]覃美術.淺談產后訪視在母嬰保健工作中的作用.吉林醫學,2012,33(8):1691-169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5.150
2015-04-29]
516300 廣東省惠州市惠東縣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