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肖華
育齡期婦女陰道炎感染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
劉肖華
目的了解育齡期婦女陰道炎感染現狀, 對危險因素進行分析。方法觀察組為512例陰道炎患者, 對照組為512例健康育齡婦女。對陰道炎各類病原體感染進行檢查, 并篩選危險因素。結果病原體感染率最高的為白色念珠菌。育齡期婦女陰道炎感染的危險因素包括:年齡>25歲、不使用避孕套、性伴侶數量≥2、流產次數≥2、生育胎次≥2。以上5個因素與育齡期婦女陰道炎感染的發生危險相關。觀察組所占比例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應加強育齡期婦女的性健康教育, 提高陰道炎感染防治知識的知曉率, 增強自我保健意識和能力, 降低陰道炎發生率。
育齡期;陰道炎;危險因素
陰道炎是陰道黏膜及黏膜下結締組織的炎癥, 是一種多發病和常見病, 外陰瘙癢、灼痛、尿痛、尿急等為陰道炎患者常見的臨床癥狀[1]。各年齡段均可發病, 復發率高, 難以根治, 不僅會降低婦女的生活質量, 還會對胎兒的健康情況造成直接威脅, 如不徹底治療, 可導致宮頸炎、附件炎、輸卵管堵塞、不孕不育等并發癥, 對婦女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影響[2]。本研究對來本院治療的512例陰道炎患者感染現狀進行分析, 以篩選危險因素, 為陰道炎感染的防治提供可參考依據,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觀察組為2013年3月~2014年12月來本院治療的512例陰道炎患者, 疾病的診斷均符合《婦產科學》中陰道炎的診斷標準[3]。臨床資料完整, 年齡21~47歲, 平均年齡(30.5±4.9)歲。對照組為同期來本院進行健康體檢的育齡婦女512例, 均未患陰道炎。排除研究前1周內有全身用藥的患者;排除研究前1周內使用過陰道用藥的患者。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采用調查問卷的方法對調查對象的一般資料進行收集, 內容包括:年齡、職業、是否使用避孕套避孕、性伴侶數量、洗浴方式、同房前是否清洗外陰、人工流產次數、生育胎次等。研究中所有的婦科醫生均經過統一培訓, 對所有研究對象進行陰道窺器及雙合診檢查等常規盆腔檢查, 對結果進行記錄;用無菌長棉簽從研究對象陰道后穹窿處取得陰道分泌物進行陰道清潔度、念珠菌、滴蟲、淋球菌等的檢查。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進行危險因素篩選。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陰道炎各類病原體感染情況 白色念珠菌(CA)感染患者156例, 占30.47%, 感染率最高;陰道加德納菌(GD)感染109例, 占21.29%;沙眼衣原體(CT)感染83例, 占16.21%;陰道毛滴蟲(TVD)感染66例, 占12.89%;淋病奈瑟菌(NG)感染36例, 占7.03%;其他2例, 占0.39%。一種病原體感染452例, 占88.28%, 兩種病原體合并感染60例, 占11.72%。
2.2 單因素分析 觀察組患者中年齡>25歲、不使用避孕套避孕、性伴侶數量≥2、同房前不清洗外陰、人工流產次數≥2、生育胎次≥2患者所占比例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3 Logistic多因素分析 以下5個因素與育齡期婦女陰道炎感染的發生危險相關:年齡>25歲、不使用避孕套、性伴侶數量≥2、流產次數≥2、生育胎次≥2可升高育齡期婦女陰道炎感染的發生危險(P<0.05)。見表2。

表1 單因素分析

表2 Logisitc多因素分析
陰道炎為女性常見疾病, 是一種由多種因素所導致的復雜疾病, 具有易傳播、易復發的特點, 性傳播和接觸傳播為陰道炎的主要傳播方式[4,5]。女性陰道內有自我完善的生態系統, 乳酸桿菌在正常寄生于健康婦女陰道菌群中占優勢,這種細菌占陰道總細菌數比例超過90%, 對維持陰道正常菌群起著關鍵作用[6]。滴蟲、真菌、衣原體等均為生殖道感染的主要病原體, 陰道乳酸桿菌在上述病原體感染的情況下出現減少或消失, 降低或喪失了產生過氧化氫的能力, 從而影響了陰道菌群的平衡, 引起女性陰道分泌物增多、外陰瘙癢等臨床癥狀體征[7,8]。本次研究中CA感染率最高, 為30.47%。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 年齡>25歲的育齡婦女陰道炎患病率較高, 可能該年齡段的女性雌激素水平較高, 正處于生育高峰且性生活頻繁, 容易直接傳染;該年齡段女性多處于事業高峰期, 社交廣泛, 外出活動也相對較多, 增加了間接接觸感染的幾率[9]。性伴侶數量≥2為育齡婦女陰道炎感染的危險因素之一, 過多的性伴侶容易導致性傳播疾病的交叉感染, 如滴蟲多寄生在男性生殖道, 可通過性交的直接傳染方式傳給女性, 因此性伴侶數量增多也會加大傳染發生的幾率。不使用避孕套為育齡期婦女陰道炎感染的危險因素之一, 大部分陰道炎發生在性活躍期, 陰道的防御功能會受到不潔性生活的影響遭到破壞, 引起感染, 使用避孕套避孕可有效避免兩生殖器的直接接觸, 使生殖道感染的機會降低[10]。分娩次數≥2, 流產次數≥2均為育齡期婦女陰道炎感染的危險因素, 在正常情況下, 女性生殖器本身的機能對病原體的侵入有自然的防御功能[11], 使病原體難以進入生殖器內部, 但女性的子宮腔在人工流產后會有大面積的創口遺留, 反復人流可造成子宮出血, 機體免疫力降低, 并且人工流產及分娩次數較多的女性陰道壁及子宮頸口都已張開, 宮頸黏液栓消失, 陰道的酸性環境受到子宮頸及宮腔分泌物的影響發生改變, 對病原體的繁殖更有利從而發生陰道炎[12]。
總之, 陰道炎不僅會影響到女性的正常生活, 而且患者還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 因此, 應加強育齡期婦女的性健康教育, 普及陰道炎的防治知識及自我保健意識和能力,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注意公共場所衛生、性交衛生, 定期進行婦科檢查, 以便于早期發現疾病早期治療, 使婦女健康水平提高。
[1]霍京麗, 靳麗娟, 張素花.不同年齡段城鄉女性陰道炎的流行病學調查.河北醫藥,2012,34(18):2838-2839.
[2]江立千, 陳恒, 李榮順, 等.育齡女性臨床常見感染性陰道炎及病原體分析.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4,35(10):1335-1336.
[3]樂杰.婦產科學.第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238-241.
[4]張愛知, 馬伴吟.實用藥物手冊.上海:上??萍汲霭嫔?2011:646-647.
[5]郭偉男, 倪榮須, 閆素敏, 等.陰道炎影響因素和流行病學研究現狀.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17):120-121.
[6]王冰, 胡秀珍, 宋桂芹.陰道炎相關因素調查分析.中國醫藥科學,2013,3(14):52-54.
[7]賈天華, 馬秀鳳, 徐艷敏.已婚育齡婦女陰道炎患病調查.中國公共衛生,2012,28(12):1676.
[8]潘萬俊, 陸巖平, 毛菊秀.522例女性陰道分泌物檢驗結果分析. 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4,35(11):1496-1497.
[9]鄭金紅.育齡期婦女陰道炎感染現狀及危險因素分析.實用預防醫學,2013,20(11):1350-1352.
[10]吳宏宇, 王敬華, 祁建青, 等.細菌性陰道炎危險因素分析.中國醫藥導刊,2011,13(12):2080-2081.
[11]易定化, 陳立.1600例陰道炎的病原菌分析.檢驗醫學與臨床,2010,7(13):1311-1312.
[12]朱江, 李蔚, 董海燕, 等.貴州省農村已婚育齡婦女生殖道感染現狀及危險因素分析.中國婦幼保健,2008,23(20):2838-2840.
Analysis of infection statu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vaginitis of women in child-bearing period
LIU Xiao-hua. Guangdong Dongguan City Dongkeng Town Family Planning Service Cetner, Dongguan523450, China
ObjectiveTo understand infection status of vaginitis of women in child-bearing period, and to analyze its risk factors.MethodsObservation group contained512 patients with vaginitis, and control group contained512 healthy women in child-bearing period. Examination was made on various pathogen infections of vaginitis, and the risk factors were screened.ResultsCandida albicans provided the highest pathogen infection rate. Risk factors of vaginitis of women in child-bearing period included age >25 years old, nonuse of condom, sexual partners≥2, abortion times≥2, birth times≥2. All the5 factors were correlated with vaginitis of women in child-bearing period.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larger proportion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sexual health education for women, increase awareness rate of knowledge for vaginitis infec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enhance self-care awareness, and reduce incidence of vaginitis.
Child-bearing period; Vaginitis; Risk factors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5.181
2015-03-20]
523450 廣東東莞市東坑鎮計劃生育服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