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顯寶
摘要:從實踐經驗來看,加強固定資產投資審計效益的關鍵在于實行“端口”前移,形成工程前期審計、工程中期審計和工程后期審計有機結合、協調統一的審計機制。在本文中,筆者對此進行了簡要的探討和分析。
關鍵詞:固定資產投資 審計 效益 策略
固定資產投資審計是以建設項目審計為主體,是我國審計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家對固定資產投資活動進行監督管理的重要手段。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和固定資產投資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投資主體多元化、投資資金多渠道、投資決策分層次的投資體制新格局初步形成。與之相應的建設項目的管理體制和管理方法也不斷形成和發展,使建設項目審計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如何深化固定資產投資審計、推進建設項目全過程審計,已成為三大審計主體必須承擔的艱巨任務。
一、固定資產投資審計概述
固定資產投資審計是內部審計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內部審計機構獨立地、客觀地對建設項目全過程的管理、財務收支及其它技術經濟活動的真實、合法、效益進行監督的行為。固定資產投資審計的范圍涵蓋項目建設過程中的所有技術經濟活動,包括開工前、在建期和竣工驗收階段的所有工作。概括地說,就是審計建設項目所涉及相關的領域:它不僅涉及到建設單位的財務收支,更重要的是涉及到決策、規劃、概預算、設計、采購、招標、施工、監理等與建設項目有關的管理活動;它側重于管理活動的檢查和評價,目的在于督促和幫助被審計單位堵塞管理漏洞、完善控制、提高管理的效率、效果和經濟性。
建設項目審計貫穿于項目建設的全過程。一般來講,大中型建設項目根據其所處的階段分為工程前期、工程中期和工程后期審計。
1.工程前期審計是對前期工作進行完畢、準備開工的建設項目進行的審計,審計內容包括工程建設項目資金來源、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項目合同審計。
2.工程中期審計是對項目開工后至竣工前整個施工過程中的項目進行審計,審計內容包括投資支出、概(預)算調整及管理等方面。
3.工程后期審計是對竣工項目的結、決算及經濟效益進行評價,審計內容包括施工結算、竣工決算和投資效益審計。
對重點工程和規模較大的跨年度項目投資支出、概(預)算調整及管理等方面的執行情況,可采取跟蹤審計、階段審計、不定期審計和專項審計。固定資產投資審計對建設項目的科學決策,防止資金不落實、不具備條件的項目倉促上馬,造成損失浪費,及時糾正項目建設中存在的問題,促進建設項目提高經濟效益,保證建設資金合理、合法使用,正確評價經濟效益,總結建設經驗,提高建設項目管理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固定資產投資現狀及固定資產投資審計效率的影響因素
固定資產投資因其投資額較大、使用周期較長、控制環節多等特點,固定資產投資審計越來越受到有關部門的關注。所以,適時地加強對固定資產投資審計的研究探索是必要和有積極意義的。就目前的狀況來看,存在影響固定資產投資審計效率的因素有以下三方面。
(一)固定資產投資審計覆蓋面夠廣,但力度不夠大
近幾年來,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越來越多,規模日益擴大,內部審計承擔跟蹤審計的項目比較多,但審計介入的時間往往滯后,這造成了很大一部分項目的前期未經審計以成事實的狀態,使得審計結論不具有及時性,也不利于為領導決策提供審計依據。
(二)審計成果和經驗不能重復利用,造成高質量的審計報告較少
固定資產投資審計多采取結算審計和建設期跟蹤審計兩種審計方式,由不同的審計人員對單個投資項目進行分配審計,造成有相同屬性的項目過于分散,不能合理地分類,也不能做到對有相同屬性的項目長期、持續地關注,從而不利于發揮專業優勢和職業判斷,降低審計風險。對審計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只能對項目本身就事論事,不能進行統計分析,形成有代表性的結論。審計成果和經驗不能重復利用,造成高質量的審計報告較少。
(三)缺乏業務素質高的復合型審計人才
固定資產投資審計涉及的審計事項復雜、涉及面廣、專業性強,因而需要有業務素質高的復合型人才。他們不僅要熟悉基建財務知識,還要熟悉工程管理、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以及計算機知識。目前的固定資產投資審計比較注重財務審計和工程審計,但兩者結合較少,其他專業方面的人員也較少。
三、對策與建議
綜上所述,為了確保固定資產投資的效益性,必須采取多方面的策略,從實踐經驗來看,加強固定資產投資審計效益的關鍵在于實行“端口”前移,形成工程前期審計、工程中期審計和工程后期審計有機結合、協調統一的審計機制。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著手。
(一)嚴格遵守固定資產投資管理程序,把“合規”作為投資管理的前提條件和行為底線
強化項目前期程序管理,按照“規劃——可研——初設”的步驟推進。嚴格按照投資計劃組織實施,正在實施項目確保工程質量和安全環保措施到位,按程序推進。加大投資計劃清理力度,優化調整項目建設節奏,靠實項目建設進度和投資。
(二)在審計計劃階段,及時下達審計任務,并將審計項目合理分類
在審計計劃階段,要及時下達審計任務,做到審計實施與項目同時運行。在對項目做充分前期調研的基礎上,對有相同屬性的項目,做合理分類,有針對性地提出審計重點和內部控制的關鍵控制環節,作為某類審計項目的重點內容和對審計工作檢查的重點。
(三)有針對性地開展審計業務學習,進一步優化審計人員的知識結構
定期總結分析審計項目的成果經驗,可開展課題研究、理論研討、學術交流等不同形式,有針對性地開展專業學習和實踐,在學習和實踐中不斷地總結、提煉和升華,形成一支理論先進、專業突出、有技術含量的審計隊伍。通過對專業長期、持續性的學習,提升審計人員專業知識的能力,更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和職業判斷,從而降低審計風險,提高審計的效率和效果。同時,還需要合理分配審計人力資源,按專業知識結構組建項目組,分工明確,取長補短,團結協作。筆者認為,審計人員可以是全才,但對審計人員最低的要求必須是專才。
(四)不斷總結,持續改進,良性循環,為公司創造穩定價值
通過對某些有相同屬性項目的長期、持續關注,進行業務交流和探討,不斷總結經驗,對帶有傾向性和普遍性的問題,從內部控制審計方面查找原因,提出有價值的改進建議,積累審計過程中一些好的方式和方法,在新的項目中加以運用,形成持續改進、良性循環的工作模式,為公司創造穩定的價值。
(五)逐步加大考核和處罰力度,并納入企業效益評價體系
對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審計中存在的問題按規定進行量化考評,考核結果納入企業領導業績考核和企業效益評價體系,對超計劃、計劃外實施項目和違規建設、開發的項目,將從嚴、從重處罰,并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追責處理。
(作者單位:北京林業大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