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文冬
摘 要:就目前情況來看,我國國有企業的內部控制工作效果并不佳。因此,筆者認為,國有企業應該盡快建立一個科學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不斷提高國有企業的風險應對能力,切實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最終進一步提高國有企業的市場經濟效益。
關鍵詞: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問題;對策
引言:在當前日益變化多端的國際國內經濟形勢下,國有企業的內部控制工作并不夠到位,還有不少問題存在。鑒于此,筆者作為中石化長江燃料有限公司重慶分公司的財務工作人員,通過日常的工作充分意識到,國有企業必須盡快改進內部控制工作,從而有效降低國有企業國有資產的經營風險,提高企業的國有資本盈利能力。
一、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的問題分析
(1)國有企業對于內部控制工作的認知不夠科學到位。一些國有企業的管理者對于內部控制的認識還不夠到位,存在著一些認識誤區,主要是因為他們對于內部控制的認識還停留在初始階段,無法達到內部控制的本質要求。比如說,一些國有企業的管理者認為內部控制工作就是內部相互牽制,根本不需要建立專門的內部控制機構,也不需要配備專門的內部控制人員,有些管理者甚至把內部控制工作與企業經濟效益發展對立起來。以上這些都是對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工作的認識誤區,從而嚴重阻礙了內部控制的作用有效發揮; (2)國有企業的內部控制工作設計方面有一些不足。所謂內部控制就是指企業的事會、監事會、經理層和全體員工共同實施的內部控制工作,其目的主要就是為了實現內部控制目標,即要確保企業的經營管理合法合規、資產安全、財務報告及相關信息完整,從而促進國有企業的戰略目標實現。然而,我國現在很多國有企業的內部控制中雖然設立了一些董事會與監事會,但是,它們的作用卻并沒有有效發揮出來,有些內部監督機構的職責反而被嚴重弱化了,國有企業無法真正建立起一個有效的內部企業治理機制,無形中增加了企業的風險。這是因為一些國有企業的內部控制設計方面不夠科學合理,并沒有以企業的內部控制目標作為內控設計的前提條件,從而無法對企業的風險進行有效識別,內部控制工作可執行性有限;(3)國有企業的內部控制環境不佳。國有企業因為對內部控制工作存在著認識誤區,加之內部控制設計時又有不少問題存在,因此,國有企業的內部控制環境也不夠完善,還有不少問題存在。具體來說,國有企業由于自身的壟斷地位而在內部治理結構選擇以及管理制度創新方面有著先天性的不足。此外,國有企業的內部組織機構設置也存在著僵化與權責分配不清的問題。企業內部的審計問題也無法從源頭得以解決,有些國有企業的人力資源配置也不夠靈活,一些內部管理制度執行力度不夠,無法發揮出切實有效的內部控制作用。這些都導致了國有企業的內部控制環境不夠好;(4)國有企業的內部控制執行情況沒有全方位化。國有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基本上都是由相關部門編制而成,并沒有相關中介機構獨立參與進去,這就導致了國有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編制不夠科學合理,也就使得內部控制制度執行過程中出現了職責不清、考核不嚴、執行不力、流于形式等問題。比如說,國有企業的內部控制中的風險管理不夠規范化,從而導致了內部控制的執行過程出現了斷層現象。還有些國有企業的內部控制中的管理職責不夠清晰,激勵約束機制也不夠健全,預算管理也不夠規范,最終出現了內部控制執行的失控地帶。
二、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工作的改善對策
(1)國有企業應該重新定位內部控制工作。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我國國有企業的管理者應該調整自己對于內部控制的認識與態度,要把內部控制工作重新進行定位,即把企業內部控制相關制度規范的制定當作企業內部公司治理以及國有企業改革的重大舉措之一。這種做法不僅符合我國實際國情,而且還可以與國家規范進行靠近。因此,國有企業必須盡快對內部控制制度進行修訂與完善,從現代企業制度的本質要求出發,盡可能的改變國有企業的內部控制現狀,考慮到國有企業內部各個部門的實際情況以及一些限制性條件,從發展的眼光來確保內部控制制度的穩定性與可執行性,真正讓內部控制工作在合適的位置上發揮出自己積極有效的內部控制作用;(2)國有企業應該完善公司內部治理機制。國有企業當前的內部公司治理問題還有不少。因此,為了解決其內部控制問題,就必須進一步完善其內部公司治理機制,從而更好的解決企業與股東以及其他相關利益者的責權利分配問題。這就需要國有企業的股東把相關授權放給企業管理當局,并從保護股東利益出發來管理國有企業,根據獲得的各種信息來做好相關的內部管理工作,確保管理當局不會傷害到企業股東的相關權益。一旦出現了損害股東權益的情況時,國有企業的高層管理者就應該主動承擔并履行自己的職責,根據對股東所做出的相關承諾來分配好相關部門與人員間的責權利關系。此外,由于國有企業的所有權相對較為集中,因此,我們就應該在國有企業內部建立一個科學完善的內部控制框架體系,讓其充分發揮出監督企業法人主體去努力處理好國家與相關利益者的關系,最終順利的實現國有企業的內部治理目標;(3)國有企業應該做好管理層的權責分配工作。我國國有企業的性質較為特殊,它的高層管理者往往在權責分配方面有著一定的不穩定性,這是因為國有企業會受到我國政治因素與體制因素的巨大影響,很難真正的推行不相容崗位分離制度,很多高層管理者的權責交叉現象較為普遍,這就大大減弱了國有企業管理人員間的相互牽制作用。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國有企業就應該在內部建立一個各盡其責,相互制衡的內部控制框架體系,尤其是在組織機構設置與人員配備方面強化內部管理工作,避免傳統國有企業中的內部控制工作的隨意性與主觀性,真正迎合市場經濟規律的要求,做好權責分配與權利制衡工作;(4)國有企業應該構建一個道德行
為準繩。國有企業的內部控制工作實際執行人是企業內部的所有員工。企業內部控制激勵與約束的對象也是全體員工。因此,國有企業就應該針對企業內部的所有員工制定出一個道德規范與行為準則,而不應該讓內部控制制度成為一個被動執行的規范。國有企業必須把規范企業員工的道德行為落實到實處,并把相關的道德規范切實融入到日常的內部控制工作中去,最大限度的避免出現道德規范成為一紙空文,并根據國有企業的內部控制結構要求以及各個不同崗位的實際特點來建立一個更具可操作性的內部員工道德規范執行體系;(5)國有企業應該完善企業內部控制環境。國有企業的內部控制環境好壞直接關系到企業內部控制工作是否能夠順利且有效的實施,這是因為內部控制環境建設是國有企業優化內部控制管理工作的首要環節之一。因此,國有企業必須重新認識內部控制管理工作,從思想理念上樹立起一種科學的內部控制觀念,并把內部控制工作真正當作是一項重要的企業內部經營管理舉措,推動企業內部控制工作的順利開展。同時,國有企業還應該科學把握住內部控制管理工作的真實內涵,建立一個內部控制網絡管理框架,促進內部控制制度的優化,增強內部控制制度的靈活性、合理性以及完善性,從而促進國有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與管理環境相互協調一致。此外,國有企業還應該規范內部控制執行工作,優化信息與溝通體系,深入開展企業文化建設,最終進一步提高內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
參考文獻:
[1] 李邦忠,石東明.健全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幾點構想 [J].現代審計與會計,2007(04)
[2] 馬宏杰.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存在的問題[J].財會研究,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