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中職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機電專業受到專業教育改革者的廣泛關注。目前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對中職機電專業的畢業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教育者對中職機電專業學生的教育也不僅僅停留在表面上。為了全面深化中職機電課程體系改革、培養出一批具有良好專業技能與職業素養的畢業生,中職機電專業在教學方面還有很多不足和需要改進的地方。
【關鍵詞】中職機電 ?教學 ?改革措施
為了順應社會教育事業的發展趨勢,滿足當前國家對職業教育的根本要求,中職學校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針對目前存在的教學問題深化改革。當今社會需要那些動手能力強、具有良好職業素養的綜合性人才,然而實踐證明,以往按部就班的教學方式已經無法適應經濟、文化、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因此中職機電專業的教育者必須就教學方面存在的問題做出改革。
一、改革現有實踐教學內容
中職學校應該更加注重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同時為了滿足當今教育對學校教學的根本要求,教學內容必須做到理論與實踐結合,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理解所學的知識從而提升學生的社會競爭力。為了增加機電專業學生動手實踐的機會,可以對實踐教學內容進行改革。
(一)增加實驗的比例
正確、合理的教學方式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眾所周知,專業教學的核心是實踐,沒有實踐的理論都是一紙空談,尤其是對于機電專業的學生來說,沒有切身融入到實踐當中、從實踐中總結經驗和教訓無異于紙上談兵,增強社會競爭力更是無從談起。因此,在實踐教學中,教師應該針對教學內容適當增加學生實驗的比例,結合多年教學經驗不斷總結與創新,探索出科學高效的教學方法。此外,教育者要穩住陣腳,切忌在改革浪潮中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須在需要舍棄的時候毫不猶豫,減少以往理論講解所占實踐教學的比例,同時增加演示、驗證實驗的比例,由此不僅能夠鼓勵學生大膽實踐、勇于探索而且還能提高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為以后上崗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師應時刻謹記教師的職責與使命,多與學生交流溝通,發現學生的潛在能力和獨特性,從而針對學生自身發展特點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
(二)引入生產環節
機電專業學生對實踐教學的學習不應架空在抽象的理論之上,實踐內容也應與生產過程緊密聯系起來。所以,教師要把講述的基本理論知識放入到生產過程當中,授課時可以把生產工件帶入課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組織學生參觀生產車間,觀察實物運行過程,使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印象和了解。為了增加課堂趣味性、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很多課程需要教師邊講解、邊示范,這就要求教師既要有簡單明了的解釋語言,又要有熟練的操作能力。
(三)完善考核體系
事實證明,中職教育為了永葆青春與活力,就必須適應當今社會發展潮流、謹記人才培養目標,然而現今考核體系還存在很多問題,考核結構不合理、考核內容不全面等問題嚴重影響了實踐考核體系的完整性。為了完善實踐考核體系,首先實踐課程的考核理念須以培養目標為導向,只有擁有正確的向導和核心目標,才不會在成長發展的道路上迷失方向。教學改革與人才培養的要求始終一致,在建立科學的考核體系的基礎上堅持以人為本,增強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其次,考核方式應該多樣化,教師可以結合實踐特點以及學生的掌握程度采用多種形式的考核方法,從而評估實踐效果和教學質量。此外,對于不同類型的考核要進行分類,以分類教學為發展方向,弘揚獨特的辦學特色和教學理念,落實對技術型人才培養的目標。
二、組建高水平的教師團隊
深化中職教學改革的基礎是組建良好的教師團隊,教學即是教師“教”與學生“學”的互動過程,這兩個主體缺少任何一方的配合都無法完成教學任務。所以,組建一支具有良好專業素養和職業道德的教師團隊是關鍵所在。優秀的教師團隊可以加速學校的發展,以其優秀的教學業績、扎實的教學作風、過硬的教學素質、豐富的教學經驗來感染每位學子,能夠與學生互相學習,共同提高,實現共生、共創、共享的效果。優秀的教師懂得如何處理與學生間關系并且授之所學,優秀的教師團隊給教師間相互溝通交流教學經驗提供了方便,有利于教師本身的發展與進步。
三、以綜合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
中職機電專業教育目標突出了職業崗位的重要性,旨在滿足學生就業需要和提高學生的職業行為能力。考慮到學生擇業和轉崗能力,機電教學不僅要培養學生一般的職業能力,還要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職業素養,為日后更好的工作和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為了實現以綜合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這一目標,首先要做的就是重組專業課程體系。目前我國中職機電專業的課程安排仍未形成最適合職業能力培養的課程體系,安排課程之前必須經過大量橫向縱向的比較,課程前后要有緊密的聯系并且循序漸進或接近企業工作實際的過程,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改為以“能力”為基礎設計課程,從而實現教育與工作的完美結合。其次,以綜合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就要改革現有教學方法,不能一味追求專業知識而忽視對能力的培養。教師應合理編排教學內容,將傳統教學模式改為以完成工作任務為主要學習方式的課程模式。此外,以綜合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不應只停留在表面,更重要的是如何貫徹落實這一方針。教師應把課堂中心由老師轉變為學生,從而增強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提高學生接受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主導過程的同時更有利于學生了解自己不足之處從而進行自我反思與自我批評,培養學生認真負責、團結協作的精神。學生需要一個自我發展的空間,抓住機會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總結經驗和教訓,這種自我發現和自我總結的機會總是十分寶貴的。
四、總結
綜上所述,中職機電專業教學改革既要有良好的硬件條件,即要組建優秀的教師團隊,又要把實踐教學置于核心位置,把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放在首位。摒棄傳統“填鴨式”教育,注重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注重實踐操作能力的提升,從而迎合中國現階段教育發展趨勢,培養出一批良好專業技能與高尚職業道德兼備的綜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許紅平.淺析機電專業教學改革——技能大賽引導中職機電專業教學改革的思考[J].科學咨詢,2014,(9):65-66.DOI:10.3969/j.issn.1671-4822.2014.09.047.
[2]陶存和.基于技能大賽的中職機電專業教學改革的實踐和思考[J].新課程:教師,2012,(11):100-100.
[3]吳頔.中職機電專業教學改革之我見[J].時代教育,2013,(16):47-47.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6.040.
作者簡介:張永芳(1978-)男,山西陵川人,本科學歷,職稱:中教二級,單位:侯馬市職業中專學校,研究方向:機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