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支付系統是我國支付體系的核心金融基礎設施,支付系統的應急管理是確保支付系統安全、穩定、高效運行的一項基礎性工作。但當前在應急管理還存在一些問題,隨著第二代支付系統的推廣上線運行,從促進支付清算系統和諧穩定發展、維護金融系統安全的角度考慮,本文從應急法律體系健全、應急管理預案完善、應急管理的演練實效和應急管理人才培養四個方面進行相關的探索研究。
【關鍵詞】二代支付系統 ?應急管理
支付系統是我國支付體系的核心金融基礎設施,支付系統的應急管理是確保支付系統安全、穩定、高效運行的一項基礎性工作。隨著第二代支付系統的推廣上線運行,從促進支付清算系統和諧穩定發展、維護金融系統安全的角度考慮,有必要對第二代支付系統應急管理進行相關的探索研究。
一、當前應急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應急法律框架有待完善
目前在支付系統應急管理法律體系中,僅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和《國家金融突發事件應急預案》能夠在國家層面上保證了銀行業預警和應變防范工作的實施,但在針對性和可操作性還是遠遠不夠的。缺乏能夠使監管機構和金融機構能夠迅速有效地處置金融突發事件、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減少金融突發事件所造成的危害和損失的專門的金融行業應急法律和法規。
(二)應急管理預案亟需完善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一是應急管理預案的建設相對滯后,還存在沿用一代支付系統的相關預案的情況,未能根據二代支付業務發展與應急演練情況及時更新與完善;二是應急管理預案“同質性”情況廣泛存在,與系統運行的實際情況不能緊密結合;三是存在部門協調機制的不順暢。由于應急工作需要多部門協作,但由于各種原因,會導致溝通響應的遲滯和不順暢;四是處置流程的應急操作步驟較為籠統,流程相對簡化。
(三)應急管理演練需要強化
雖然各金融機構會定期組織支付系統的應急演練,但在具體的應急演練中,大多僅僅針對的是支付系統突發故障演練,覆蓋的范圍僅局限在總行或者一級分行層級,大部分存在演練準備不充分,覆蓋范圍不到位、演練內容和操作流于形式,相關的配套系統設施和網點演練缺乏等問題。同時對面臨突發性災害事件,如地震、洪災、臺風等大型自然災害的應急管理演練缺乏應對經驗。
(四)災備系統建設進度遲緩
在大數據時代趨勢的背景下,完善建立健全應急災備系統尤為重要。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災備系統的建設進度相對遲緩。如在相應的災備系統未健全建立時,系統一旦出現突發性故障便無法進行業務處理,就只能等待系統恢復后進行處理。這將可能造成金融機構特別是中小型金融機構喪失全部或部分業務處理能力,金融機構的信譽和形象將會受到嚴重影響,嚴重的將會引發系統流動性的風險。
(五)應急管理人才隊伍缺乏
支付系統是重要基礎金融設施,除了需要先進的硬件設備作為支撐意外,還需要強大的人才隊伍進行運維保障。現階段,由于受業務和技術人員對應急管理和技術運維經驗的缺乏應對實踐等因素的制約,導致既掌握技術又精通業務還擅長管理的復合型支付應急管理人才極度匱乏。
二、第二代支付系統應急管理探索
(一)健全支付應急管理法律體系,切實保障國家金融安全
我國尚沒有建立專門的支付清算系統應急法案。目前在國家層面的應急法規制度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國家金融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在人民銀行部門層面主要是各分支機構結合轄區實際制訂相應的支付清算系統危機處置預案。為能夠迅速有效處置系統突發事件、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減少突發事件所造成的支付風險,要加快完善建立健全支付清算系統的應急管理法律體系的步伐,在國家層面適時制定頒布以金融突發事件應對法為基礎的《支付清算系統應急法》,在人民銀行部門層面結合轄區實情制定《支付清算系統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條例》,通過法律明確系統突發事件的處置模式和法律責任等主要問題;為維護金融和社會穩定、保障國家經濟安全提供法律保障。
(二)完善二代支付應急管理預案,提高危機應急處置能力
作為應急管理的基礎條件,在第二代支付系統推廣使用中,不但要研究制定相應的制度辦法,還要建立相應的危機處置機制,形成以二代支付系統作為應急管理危機處置預案的重點,主要內容包括突發事件預防預警、預案評估等運行機制的“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應急管理預案體系。同時還要在日常的應急管理工作中,應通過整合有限資源,加強協調,健全應急管理機構,優化應急聯動協調機制,從制度層面建立協調規則,形成制度化的、具體操作性強的、自上而下的長效跨部門協調機制,以便能夠及時對突發事件進行會商和情況通報,能夠有效的快速應對和高效處置系統突發事件。
(三)做好日常應急管理強化演練,提升應急演練內容質效
隨著信息技術產業的迅速發展,支付系統在技術、架構和功能上不斷創新,特別是第二代支付系統推廣運行后,在業務處理和應急處置上對網絡、數據、系統安全等方面提出了諸多要求。因此,各金融機構應當積極創新應急演練模式,要學會掌握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搭建數據及系統備份環境,研究探索支付系統突發事件異地業務處理方式。同時還要實現應急演練的覆蓋范圍擴大化,演練內容具體精細化,不斷的通過應急演練對應急預案和演練方案進行修訂完善,切實提高應急實戰的執行力。
(四)加快二代支付災備系統建設,確保業務處理的連續性
為降低或消除受系統數據等異常因素導致的支付系統業務中斷影響,快速恢復被中斷的業務,確保業務處理的連續性和安全性,各金融機構必須要建立健全支付災備系統。在支付災備系統建設中,不僅要做到保持主備機系統間數據同步,實現支付業務的連續處理,還要做到關鍵數據設備的異地備份,并保持設備軟件和生產系統的軟件版本一致。確保若在重大災難發生時能夠縮短救援時間迅速恢復系統運行。同時,支付災備系統還要定期開展切換演練,使其真正具備持續運營,在應急處置的關鍵時刻能夠發揮其作用。
(五)抓好支付應急管理人才培養,提供強大運維智力支持
第二代支付系統的推廣運行是一個龐大而復雜的工程,需要有一支業務能力精、風險意識強的隊伍來精心維護和管理,特別是在進行系統的應急管理處置時,更需要具有一批經驗豐富的復合型人才。因此在日常的工作中必須抓好支付應急管理人才的培養,一是加強應急處置技能知識培訓,增強應對突發事件的危機意識和應急管理意識,提高應急指揮水平和應急處置能力,務必做到具體業務崗位人員熟練掌握應急處置操作的程序技巧。二是著力培養出一批既掌握技術又精通業務還擅長管理的復合型支付應急管理人才,打造出一支素質高、技術全、反應快的應急保障隊伍,切實有效增強各金融機構處置應對系統突發事件的能力,為二代支付系統提供智力保障支持。
作者簡介:楊洲(1986-),男,苗族,貴州黃平人,任職于交通銀行金融服務中心,職位高級市場服務管理,研究方向:支付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