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友誼
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文化市場管理執法局
淺談農村文化市場管理的功能與方法
周友誼
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文化市場管理執法局
隨著國家對農村經濟文化發展的不斷重視,文化市場管理也被人們作為了新農村建設的重中之重,它對于一個地區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發展觀與價值觀都將會產生深遠的影響,他們在此基礎上而進行的農副業發展以及經濟建設,也將會呈現出于以往發展方式不同的發展性與科學性。
農村;文化市場;管理;方法
農村文化的建設以及文化市場管理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由于一些農村地區開發起步晚,人們文化素質普遍偏低,教育事業以及文化領域欠發展,這些因素都在明顯的束縛著這些地區的經濟開發、文化發展,當地的村民也很難在國家以及政府的指導和號召下獲得良好的成效。因此,針對農村地區的文化市場,包括圖書、音像以及地區旅游業、考古業等等的開發與建設,都需要相關領導和部門在深切的考察當地實際情況之后盡快予以實施,在活動中也需要遵循一些方法與規律,從而保障文化市場管理的各項工作能夠獲得村民的支持與政府的幫助,讓該地區的文化市場管理、文化事業以及地區發展呈現出良好的態勢。
農村文化市場包括該地區的圖書和音像市場、以及包括網吧、游戲廳等等場所,此外,廣泛的文化市場管理工作還應該涵蓋對村民常規的宣傳、動員活動等等。這一領域的工作不僅能保證新農村建設的完整性、系統性,更重要的是它能夠切實的從思想意識層面對民眾形成觀念、道德以及法律上的約束,從而讓他們遠離低俗文化以及色情淫穢的負面影響。這種思想意識上的凈化,能夠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并對社會上的正能量因素提起重視,進而影響自身與他人的行為,提升該地區人們的文明程度以及思想文化素質水平,這也是農村經濟建設與文化建設等一系列工作得以順利開展的前提。另外,針對農村文化市場管理所采取的一些措施,還能夠有效的克服現階段農村經濟建設與文化管理等具體工作中體現的分散性、自發性的問題,從而提升鄉鎮地區村民管理工作的效率,讓整個農村工作都變得順暢起來。
1)提升文化市場管理人員自身的文化素質
文化市場的管理部門以及相關的工作人員大多都是來自于當地的村民之中,由于一些地區局限性,他們的文化素質以及思想道德水平很難得到保證,因此,一些在執法管理中的糾紛或者分歧都是難以避免的,也正是因為這些糾紛的不良影響,一些地區的市場管理工作難以得到嚴格執行,老百姓對工作人員的管理工作不配合、不理解的現象也屢見不鮮。因此,文化市場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首先應該做到必要的自我提升,包括文化素質、思想道德覺悟、專業執法和管理技能以及與百姓交流的技巧等等,這些方面都是他們在具體的工作中將會用到的,它們也將直接關系到市場管理強度與效果。對此,鄉鎮地區的政府部門可以集中對于這些從業人員進行集中的教育與指導,通過專業化較高的講解與演示,來提升工作人員的個人能力,另外,人們還可以用一些真實的案例向人們分析一些做法的利與弊,以及適應的場合,這樣細致、全面的培訓,才能夠使工作人員的實踐達到預期的目的。
2)強化農村文化市場管理方面的正面宣傳
根據對農村地區文化市場的實地考察,人們可以發現經費不足或者是經濟欠發達是該地區文化事業難以取得成效的主要原因。在一些農村地區,必要的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公共場所并不健全,因此村民的一些集體活動沒有機會得到開展,針對全體村民的文化教育與宣傳更是無從談起。想要解決這一問題,一方面,上級政府部門需要對一些鄉鎮政府劃撥更多的專項資金來用于地區的公共文化場所建設,比如電影院、禮堂、圖書館等等,這些場所不僅能夠為村民自發的學習提供更大的選擇性與可能性,還能夠方面地區的集體活動順利開展,成功的擺脫了來自硬件條件的限制。另一方面,地區的政府部門以及一些領導可以嘗試將一些文化宣傳的主題通過更加生動、靈活的形式展現出來,從而強化農村地區文化市場規范化的理念。比如,引進與本地主要農副業有關的主題講座、組織村民觀看有關和諧社會建設的影片等等,這些形式有時會比一味的喊口號、掛條幅更有效果,村民們也能夠對這些相對比較新鮮的形式產生更大的興趣,這對于農村地區的文化市場管理是意義重大的。
3)明確部門職責,實現多層合作
一些農村地區的經濟與文化事業之所以較其他地區相對落后,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政府以及相關的管理部門缺乏明確的職責劃分以及強有力的部門合作。很多地區的文化市場監管涉及多個部門、多個環節、多方面人員,包含在文化市場中的一些組成部分有的需要接受來自多個部門的多次檢查,有的卻很少受到管理部門的限制,人員的冗雜、監管程序的交叉、再加上一些難以避免的人為因素,文化市場監管部門的規范性與高效性大打折扣。因此,一些地區的政府部門需要首先將與文化市場監管工作沾邊的幾個部門和工作人員進行合理的劃分,并明確各部門、各環節職責,制定專門的人員對各部門每次的檢查與管理進行詳細的記錄,從而避免重復檢查與漏查,防止無用功的出現,各個部門也應該明確自身職責尋求比較高效的合作渠道,從而在市場管理工作中形成比較完善的網絡體系。
農村文化市場的監督與管理工作是地區經濟文化事業全面發展的關鍵環節,因此,人們想要在這一領域的工作中體現建設性的價值,還需要腳踏實地的針對農村文化市場發展現狀進行深入的研究。工作人員的思想道德素質、農村地區的基礎建設與文化宣傳以及相關部門工作模式的轉變,應當成為優化文化市場管理的三大動力,人們在此基礎上進行的管理工作才會更具科學性與發展性,農村文化市場未來的發展方向也應該由此體現出來。
[1]葉生華.以文化為依托,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后農業稅”時代農村文化市場的管理和拓展探討[J].河南農業.2014(24)
[2]鄭金平,董云.淺談農村文化市場的管理[J].中國科技博覽.2014(20)
[3]王雪梅.繁榮農村文化提高幸福指數[J].大眾文藝:學術版.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