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東輝 崔 瀾 孫 玲 唐麗華 周廣秀 張力智
國際化會計審計人才培養的實踐探索
劉東輝 崔 瀾 孫 玲 唐麗華 周廣秀 張力智
介紹所在學院開展國際化會計審計人才培養實踐情況,對深化國際化會計審計人才培養進行思考,認為應重新定位國際化會計審計人才培養目標,建設體現會計審計教育國際化的實踐教學基地,努力實現師資隊伍國際化。
教育;國際化;人才培養;會計;審計
(一)國際化人才培養的背景
早在1983年,鄧小平同志就提出“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他認為,國際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在學習外國先進科學技術和經驗,改革我國教育體制和教育結構、教育方法和手段的同時,更主要的是要努力從我們學校里培養出大批既懂國外又懂國內,既會利用國內資源又會利用國外資源,既會組織國內建設又會進行國際交往的人才,盡快培養出一批具有世界第一流水平的科學技術專家。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高等教育在教育國際化的道路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積累了寶貴經驗。很多高校把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當作自己的重要使命,積極搶抓國內外機遇,努力構筑特色項目平臺,通過設立教改實驗班或實驗學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艱苦探索,有力地推進了國際化教育的多元化發展。
(二)會計審計人才國際化
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決定了各國的經濟發展必須融入到國際經濟潮流中,任何國家如果要脫離世界貿易市場和資本市場而謀求自身較高水準的發展是難以實現的,隨著我國經濟大門向世界敞開,國際貿易的發展,我國經濟與世界各國經濟在更大程度上相互依賴,相互促進,這就必然要求作為通用商業語言的會計,為國際經濟交流和國際貿易發展提供便利。與此同時,中國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中位于不敗之地并實現其經營目標,必須不斷優化其經營管理,改進產品質量,降低勞動耗費,會計除了要提供及時、可靠、準確的核算信息外,更要發揮其預測和決策的職能。同時,審計的”免疫系統”功能得到強化和提升,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正因為會計審計人才的國際化實踐探索具有實際意義,高等院校紛紛在會計學本科專業中開辦了為國際會計方向,如ACCA、CGA、ACA特色班項目等,將培養目標定位在培養高級會計人才上,培養具有深厚中國文化素養和通曉外語和國際慣例的國際化人才,能夠從錯綜復雜的各種財務和非財務信息中找到聯系進行歸納分析,從而有效監督企業的經濟運行并解決各類財務問題。
(一)舉辦ACA特色實驗班項目
為適應教育國際化、培養高層次國際化會計人才,滿足經濟全球化對國際會計審計人才的大量需求,同時為加快學院國際化辦學進程,提高學院辦學水平,擴大社會影響,拓寬并促進學生就業與海外繼續學習的需求渠道,2012年哈爾濱金融學院與英國Emile Woolf International(EWI)合作成立了“哈爾濱金融學院EWI國際會計教育中心”,雙方簽署了合作備忘錄,約定在培訓項目、海外交流和高端會議講座方面進行全方位的合作,共同推進國際化高級財會人才的培養。借助這個平臺,哈爾濱金融學院以合作辦學的方式,引進英格蘭及威爾士特許會計師協會在注冊會計師教育方面的先進理念和考試體系,從2012年起在會計學專業學生中選拔培養ACA特色實驗班學員,開始了國際會計人才合作培養的嘗試。2014年,在總結前兩年工作的基礎上,學院開辦了國際化會計人才培養教學改革ACA特色成建制實驗班。
(二)項目建設目標
樹立拔尖創新型人才培養的理念,培養卓越會計人才,探索國際合作辦學新模式,將實驗班打造成為我院高素質國際化人才培養的樣板,拓寬學生就業渠道,滿足學生海外學習深造的需求,逐漸擴大社會影響,形成辦學特色,培養國際化師資,樹立專業品牌。
通過開辦國際化會計人才培養教學改革ACA特色實驗班,對課程、教材、考試、教學方法、教學管理等方面進行改革,引入國際化、職業化的教學內容,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和氛圍,使培養的學生既符合我院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同時在專業英語、專業能力、專業素質和國際交流能力等方面有較大提升,將來能夠適應會計職業國際化發展要求、更具就業競爭力、成為高層次專業人才,并為其出國留學和將來成為ACA會員奠定基礎。
(三)項目主要內容
1.實驗班在新生入學時選拔設立,屬于學院正式的全日制本科會計學專業的一個教學班。實驗班執行獨立的人才培養方案,不參加分級教學。
2.實驗班采用“嵌入式”教學,將ACA證書階段6門考試課程嵌入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并置換相應課程。嵌入的6門課程分別為Business&Finance(商務與金融)、Management Information(管理信息)、Principles of Taxation(稅法原理)、Accounting(會計)、Law(法律)、Assurance(鑒證),每門64學時,共計384學時。置換的課程為公共選修課(6門108學時)、專業選修課(4門138學時),以及專業必修課中的財經基本技能(28學時),置換的課程共計274學時。
3.實驗班師資隊伍為整合全院資源,由名師、教授、教學新秀組成的跨系部教學團隊,其中ACA考試課程由合作方派駐具有國際注冊會計師資質的優秀教師采用中英文雙語授課。
4.實驗班ACA考試課程使用英文原版教材,參加ICAEW英國總部安排的ACA全球統一考試。課程結業由主講老師命題并制定考核標準。
5.在實驗班開展實踐教學改革,以赴英國海外移動課堂取代學年實習。實驗班學生學習期間可自愿選擇赴英國參加海外移動課堂,其所修課時折算的學分可用于置換學年實習的學分。
6.學院為實驗班提供帶有標識的專用教室,除課程教學使用外,還可供學生自習、研討、召開學習交流會、召開主題班會等使用。
(四)項目取得的效果
1.項目開辦3年來,學院共聘請了6位由ICAEW(英格蘭及威爾士特許會計師協會)授權機構派駐具有國際注冊會計師資質的優秀教師,采用中英文雙語為實驗班學生的ACA考試課程授課,將優秀教育資源引入我院。
2.學院先后邀請了多位ACA會員來院舉辦學術講座,英國Emile Woolf International(簡稱EWI)總裁Graham Durgan先生作了題為“國際會計人才的未來職業化發展”的專場講座。英國皇家特許會計師、中國注冊會計師、Emile Woolf International大中華區執行董事于梅女士作了題為“國際會計行業現狀及未來人才應具備的能力”的講座。英格蘭及威爾士特許會計師協會大中華區總監Mr.James Lee(黎日忠先生)作了題為“財會專業大學生未來職業選擇及發展”的主旨演講。他們作為成功的國際化會計人才的代表,用自己在職業發展中的親身經歷和體驗,給同學們上了非常生動的一課,將國際注冊會計師行業發展的最新動態、研究成果第一時間帶到課堂,讓學生了解到作為一個優秀的國際會計人才應該具備的各種能力。
3.有3名學員由于學習目標明確、態度端正、積極向上、勤奮努力并在學員中起到了帶頭作用,被英格蘭及威爾士特許會計師協會(ICAEW)授予優秀學員稱號,受ICAEW(英格蘭及威爾士特許會計師協會)會長Mr Martyn Jones的邀請參加ICAEW大中華區2014年度頒獎典禮活動。
4.有3位同學經過刻苦的學習,分別通過了Business&Finance、Management Information和Accounting科目的考試,獲得ICAEW大中華區頒發的獎學金和榮譽證書。
5.實驗班學員一起到會計公司開展會計職業體驗活動,還共同游覽了第二故鄉。每學期召開總結交流會,同學們在總結本學期教學與學習過程中積累的經驗和存在的問題的同時,分享和交流本學期學習ACA課程的收獲和感受,建立師生間、同學間的溝通與交流,增強團隊的凝聚力,激發學習熱情與動力。
6.成功舉行了國際化及創新拔尖人才培養研討會,與會人員就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了研討和交流,共同探討了實施開辦國際化會計人才培養教學改革(ACA特色)實驗班人才的甄選標準、培養目標、創新思維與創新能力培養、運行模式、組織實施等內容。通過交流研討,進一步深化對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理解和認識,理清建設思路,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一)重新定位國際化會計審計人才培養目標
知識的學習是逐漸內化的過程,凡事不可能一蹴而就。國際化會計審計人才培養不應把培養目標局限在通過幾門課程考試上,而是要通過課程的學習開拓視野,思考未來職業發展方向。有很多的學員在交流時談到,更看中的是這種學習的過程,在此過程中不斷矯正自己,塑造更精彩的人生。與目標調整相應地,對學生的考核評價方式也要有所創新,應設計一套綜合性的指標對未來發展潛力進行評價。
(二)建設體現會計審計教育國際化的實踐教學基地
國際化會計審計人才的培養同樣需要強化實踐,需要構建校內外、海內外相結合的綜合實踐模式。在國際化人才培養過程中,大多數高校仍然采用傳統的以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教學模式,缺乏教學實踐環節,難以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為此,我們與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公司及一些企業合作,建立了較為穩定的校外實訓基地,校內外結合的實踐模式已經形成。目前我們急需建立具有國際化背景的實訓基地,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實踐平臺。下一步我們將通過EWI公司聯系一些具有國際背景、擁有國際業務的大中型企業及具備承辦外資業務資質的會計師事務所作為實踐基地,并通過海外移動課堂的方式帶領學生走出去,去境外進行課程學習并對境外企業進行參觀考察,讓學生有機會近距離聆聽世界級大師的教導、探討全球著名的商業案例。
(三)努力實現會計審計教學師資隊伍的國際化
教育的目標必須通過教師來實現。要培養具有國際化會計審計人才,就必須擁有具備國際化水平的師資隊伍。為保證人才培養質量,目前實驗班國際化課程的師資均為從合作單位聘任,我們自己的師資隊伍國際化水平尚有欠缺。為此,我們應吸納更多優秀人才從事國際化教學研究工作,提高海外師資比例,并與海外知名高校和機構密切合作,實施教師國外研修計劃,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國際交流與合作,在出國進修、訪問、講學、參加國際會議等方面給予積極支持,并積極為教師考取國際會計師創造條件等,培養師資的國際意識,提升其國際化水平。
[1]杜建菊,尹高峰.創新型審計人才的高校培養模式研究.會計之友,2011.06:106-108.
[2]劉東輝.國際化審計人才培養策略的探討.教育探索,2013.04:12-13.
[3]劉東輝,林麗.提高審計人才培養質量的策略探討.教育探索,2012.09:106-107.
(作者單位:哈爾濱金融學院會計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