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聰(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江蘇徐州221116)
?
籃球差異化分層教學的實驗對比研究
□商聰(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江蘇徐州221116)
摘要:差異化教學是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一個學生受益的基本理念體現。本文對籃球差異化教學進行了實驗性的研究,針對高中學生的個體差異采取分層定標、分層施教、分層練習、分層指導、分層評價的教學策略,并與對照組進行對比研究,結果發現實驗組在運動興趣、運動知識水平和運動技能方面有顯著提高。
關鍵詞:差異化教學籃球教學方法認知層次
2010年徐州市實施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以來,我校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和學生興趣,開設了籃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多個項目為必修選項。學校每年開展了籃球聯賽,使得籃球選項課備受學生的喜愛,然而,籃球選項課的學生中較多都是出于自身對這項運動的喜愛,其實基礎技術和自身身體素質并不高,因而,導致籃球選修課中的學生個體技術參差不齊。針對這一現象,我與教研組的一些老師共同研究探討了怎樣把籃球上出效果、上出新意,制定了一套籃球差異化教學模式,在實施過程中有一些初步的成果,現在此與大家一起分享交流,不妥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著名的心理學家、教育家本杰明·布魯姆在“掌握學習”理論中提出:“教師應為需要幫助的學生提供充足的時間和幫助,讓每個學生都得到理想的、適合自己個性需要的教學,讓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目前我國的課堂教學基本采用的是全體統一班級授課,這種授課方式有其有利的一面,也有明顯的不足。它強調統一,齊步走,難以照顧學生的個別差異。這種“一刀切”的教學模式,無疑阻礙了學生個性和特長的發展。學生來源、知識基礎、學習態度、興趣愛好、體能和技能情況等等很多方面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差異,如果運用傳統的體育組織方法進行教學,很難解決一些學生“吃不飽”而另一些學生卻“吃不了”的問題。因此,在當前以班級授課制為主體的教學組織形式下,為了彌補班級授課制的不足,實現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必須在課堂教學的全過程中實施面向全體、分層施教、分類推進的差異化教學思路。但是這種教學思路具體操作起來還有一定的難度,進一步開展差異化教學的研究,探索出實施差異化教學的可操作性的教學模式迫在眉睫。
我校15級男生中,隨機抽樣2個班組,其中實驗組人數48人,對照組人數48人。
2.1、數據統計法
通過收集上來的調查問卷,利用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找出其相關性數據。
2.2、文獻資料法
通過查文字找資料和網絡資料、書籍資料查找其他專家學者對于分層教學的相關研究。認真分析研究,立足于中國體育教育,在前人優秀的理論基礎之上,提出自己的觀點。
2.3、邏輯分析法
充分利用徐州市的實際情況,進行邏輯推理,分析總結。
在以上研究方法綜合利用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切身體會和現實,對體籃球分層教學進行理論和實證雙方面的研究。
身高、體重、籃球基礎技術、100m跑、5級蛙跳等5項原始成績,經過t檢驗,P>0.05,兩組學生5項成績無顯著差異(詳見表1)。

表1 實驗前實驗班與對照班身體形態、身體素質基本情況
實驗班與對照班教學時數相同,均為28學時,授課時間安排在同一半天,同一場地。為了控制非施加因素對研究結果真實性的干擾,由教研組指派教師監督教學實施過程(實驗對象除上籃球正課外,均不進行課外輔導和課外的訓練)。考核采用“單盲法”,學生混合編組進行籃球技評和達標。考核時間在同一周,前后不超過3天,測試由教研組指派教師一起評定。

表2 試驗后實驗組與對照組技術成績對照表
從實驗結果可以看出,籃球差異化教學是從實際出發因材施教,體現當代體育教育新理念,適應青少年的身心發展,對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體育習慣、體育技能、個性心理及社會適應能力具有無比的優越性,是一種值得推廣的體育教學模式。但是要使差異化教學達到預期的效果,就必須充分重視以下幾個問題。
4.1、準確劃分學生的層次
籃球差異化教學的最基本的理論支撐是因材施教,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必須對施教的學生有清楚準確的認識和把握,這種把握是多層次全方位的,因而也是復雜而困難的。它包括學生的技術水平、身體素質、興趣愛好、認知結構等諸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準確把握學生的層次,只有清楚準確地把握了學生的各個層次,體育教師施教過程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不會做無用功,學生的學習才不會出現“吃不飽”和“吃不了”的現象。由此看來,準確把握學生層次是施行差異化教學的前提和基礎。
4.2、動態發展的把握學生層次
在籃球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層次不是一成不變的。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和提高,應根據學生技術水平和變化重新分組,只有適時調整學生的層次,才能不斷喚起學生的學習動力,激發學習熱情。心理學研究的結果告訴我們,學生的認知結構總是處于動態發展過程中的,它具有發展的差別性、順序性、連續性等特點。因此,我們對學生認知層次的分析和把握也應是一種動態發展的。
4.3、保護學生的自尊
籃球教學過程中保護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由于差異化教學客觀上把學生分成了不同的層次,雖然
這種層次不是通常所說的等次,但只要分出不同組別,就難免會引起學生的敏感,這就要求體育教師在施行差異化教學過程中格外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要求不同層次的學生不相互挖苦、譏諷的同時,教師必須注意自己的教學用語,切忌出現“差生”等教學忌語,否則學生便會從心底抵觸差異化教學,教學效果不但難以提高,而且容易使師生關系緊張。
4.4、喚起學生的積極性
籃球差異化教學過程中必須喚起學生的積極性。喚起學生積極性的方法很多,可以在施教前對學生進行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使學生對差異化教學有正確的了解,培養學生對照差異化教學的認同感;也可以讓學生自己確定所屬的層次和應該達到的要求,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意識;還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提問、激勵等形式,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等等。只有喚起了學生的積極性,差異化教學才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綜上所述,通過以上教學實驗,在籃球教學中,采用差異化教學法是可行的。它不但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自身能力,而且從實際出發,根據不同的對象,提出適宜的教學目標與教學要求,使得實際施教更有的放矢、目標明確、針對性強,增大了課堂教學的容量,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擁有同等的參與和發展機會,教學更符合素質教育的需要和新課標改革的要求,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練習的積極性。同時改變了組織形式,轉變了練習機制,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有效的提高了學習效率和教學質量,增強了練習效果。進一步驗證了差異化教學在籃球教學中的顯著性功能,它是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有效方法。
參考文獻:
[1]吳華慧,崔海鷹.關于高校籃球課實施分層教學的設想[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5(6).
[2]張念宏等.中國教育百科全書[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1.
[3]曲宗湖,楊文軒.現代科學與學校體育[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9.
[4]張清等,普通高校籃球課差異化教學的實驗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1(2).
[5]郭英,魏亞棟.體育課差異化教學法模式構建的實驗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報,2002,25(3).
[6]李洪勇,張根健,杜仲孝.分層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3(4).
[7]胡志宏.分層遞進教學策略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教學月刊,2005,10.
[8]姜玉華.如何提高體育課堂分層教學的有效性[J].體育教學, 2008,11.
[9]姚戰.高中籃球教學的改革與發展的研究,中國體育教師網, 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