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敏娟++朱海波++周偉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產生的生活垃圾也在大幅度增加,這對生活和環境帶來的危害越來越強烈與明顯。因此,生活垃圾的處理問題就愈來愈重要。垃圾分類收集是發達國家普遍采用解決城市垃圾處理問題的有效方法,而我國采用垃圾分類收集的方法起步比較晚,在實際的運用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該文通過垃圾分類收集的意義和垃圾的分類方法,簡單介紹我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進行的現狀,分析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關處理垃圾的管理對策。
關鍵詞:城市生活垃圾 垃圾分類 分類收集 管理
中圖分類號:X19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12(c)-0176-02
隨著我國城市化的建設與快速發展,聚往城市的人口越來越多,但是,城市生活垃圾的量也在大幅度增加。根據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人均生活垃圾年產生量為440 kg,產生垃圾的速度越來越快,而且垃圾的成分也越來越復雜多樣。這對人們的生活都產生很大的影響,不僅占用土地、污染環境,更是通過環境的污染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垃圾污染環境主要表現在污染空氣、污染土壤、污染水體等方面,對社會生態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建設干凈、優美的生態化城市,實現城市生活垃圾的無害化、資源化、減量化,已成為我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的重要研究課題。因此,需要一種更加有效的垃圾處理方式。現在我國很多城市已經認識到,垃圾問題如果沒有垃圾分類收集和分類處理是不可能徹底解決的。分類收集是城市生活垃圾處理中的重要環節,也是城市生活垃圾處理過程中的重要步驟。
1 垃圾分類收集的意義
垃圾分類收集是從垃圾產生的源頭按照垃圾的不同性質、不同處置方式的要求,將垃圾分類后收集、儲存和運輸。垃圾通過分類收集,具有重要的意義:(1)通過分類收集,把有用物品,如:金屬、紙張、塑料、廢舊家電等分離出來,重新利用回收,減少了環境污染,促進可收回利用的垃圾循環利用,是實現垃圾減量和資源利用的重要途徑和手段;(2)垃圾在源頭經過分類,把不同的垃圾分離出來,可回收的物品放在回收利用中,有毒害的放在危險垃圾處理環節等,減少了垃圾處置、處理量;(3)垃圾分類可有效避免垃圾之間的相互污染,形成垃圾無害性,有利于垃圾資源化,為后期處理垃圾分類工作的提高了效率,降低了處理成本;(4)減少了運輸、處理垃圾的工作量,降低了治理環境污染的工作難度,避免對混合垃圾分選產生的費用,使經濟利益最大化,可回收物又作為再生資源,形成良好的生態環境效益。
垃圾處理是社會的責任。中國屬于人口大國,每人每天都會扔出很多垃圾。垃圾通常是先送至堆放場,然后再送去填埋、焚燒或堆肥。而垃圾屬于復雜的混合物,在運輸和堆放過程中,有機物分解會產生臭味,隨風飛揚的塑料袋、粉塵等,形成“白色污染”,造成嚴重空氣污染;而且垃圾中會含有大量可燃物,都會引起自燃、火災或爆炸等事件。這些現象充分表明垃圾對環境與人的生活帶來較大的影響。而采取垃圾分類收集后,垃圾不是送往填埋場,而是被送到工廠,不但減少了土地占用量,又避免了填埋或焚燒所產生的污染,還把可回收的物品循環利用起來了。因此,推行垃圾分類收集,從源頭上做好垃圾處理,可有效地收回利用廢物,為垃圾處理實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目標創造有利的條件,實現良好的生態效益。
2 生活垃圾的分類和國外垃圾分類收集的方法
從世界各國對生活垃圾分類的方法來看,大都是根據垃圾的成分構成、產生量,結合本地垃圾的資源利用和處理方式來劃分。如:日本是分為可回收塑料、其他塑料、大型垃圾、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有害垃圾和資資源垃圾等,而德國分為紙張、玻璃、塑料和金屬等。一般生活垃圾分為:廚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以及其他垃圾。垃圾處理方法包括:衛生填埋、綜合利用、堆肥、焚燒發電和回收資源。具體處理包括:(1)廚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飯、骨頭、菜根菜葉、果皮等食品類廢物,可以經生物技術就地處理堆肥。(2)可回收垃圾包括廢紙、塑料、玻璃、金屬和布料等,例如:回收1 t廢鋼鐵能煉出0.9 t的好鋼;廢紙再回收后,可以節省木材等等,都減少了污染。(3)有害垃圾包括廢電池、廢日光燈管、廢水銀溫度計、過期藥品等,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處理,避免對人帶來危險。(4)除以上幾類垃圾外,還有渣土、磚瓦陶瓷、衛生間廢紙、紙巾等難以回收的廢棄物,采取衛生填埋可有效減少對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氣的污染。
國外很多發達國家都已經實施垃圾的分類收集方法,政府大力對垃圾處理的投資和環保進行宣傳,建立完善的垃圾分類收集制度。在日本,規定每周特定時間把特定垃圾袋放在特定地點,如每周三、周六上午收可燃垃圾,周一上午收不可燃垃圾,而且要求人們在垃圾分類前一天晚上,才能將垃圾放在指定的地方,對可回收利用的垃圾每月只收集一次。日本不斷的推出法律政策來保障垃圾分類收集的實施[1]。在美國,街道兩旁設立各式各樣的分類垃圾桶,每個社區都定期派專人負責清運各戶分類出的垃圾。在芬蘭,采取分類垃圾收費比混合垃圾分類收費低的規定。這些方法與規定,加強了居民的環保意識和垃圾分類收集的意識。
3 我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現狀
我國城市生活垃圾收集采用混合收集、分類收集的方式。但大多數城市生活垃圾主要方式還是采用混合收集。混合收集方式是將各種城市生活垃圾不經過任何任何處理,混雜在一起收集。一般在居住區都設有垃圾房,人們將家中垃圾裝袋后,每天由垃圾車或環衛工人將這些垃圾運送至垃圾中轉站;還有在公路兩邊、公共場所,都會分段設置垃圾箱,定時由專人清理。但是混合后的垃圾很容易產生臭氣、染水等,形成二次環境污染,又增加了處理難度,不利于城市建設的發展。而最終處理城市生活垃圾主要采用填埋、焚燒等。但是,如干電池、廢燈管等大量有壞物質未經分類直接進入垃圾填埋場,不僅增大了垃圾的運輸和填埋量,而且增大了垃圾無害化處理的難度。endprint
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是發達國家廣泛采用的一種垃圾源頭處理方式。我國也在不斷吸收國外先進的生活垃圾處理和管理方式,目前,在上海、廣州、青島等很多城市都開始進行垃圾分類收集。1999年我國開展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工作,1999年深圳提出“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區”,2000年選定8個城市作為垃圾分類收集的試點城市[2]。近幾年來,8個試點城市開展了多樣的分類收集工作,在公共場都設置了分類收集的垃圾箱,對垃圾分類收集進行宣傳教育工作。人們對城市生活環境質量要求不斷提高,環保意識增強,對垃圾分類收集也越來越關注。但是,有的城市垃圾分類回收率不高,甚至沒有分類回收;還有許多城市根本就沒有配置垃圾分類收集容器,有垃圾分類收集容器的城市,市民和路人也做不到分類投放,即使分類投放,由于沒有垃圾分揀中心,還是存在混合后運送到垃圾處理場集中處理。有些城市的垃圾分類收集也形同虛設。
4 我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存在的問題
從目前我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的實施現狀來看,得到的效果并不理想,生活垃圾混合收集的現象依然顯著,存在很多問題。
(1)政府領導對垃圾分類收集不夠重視。
長期以來,國家政府領導人著重于經濟的發展,對環境保護、生活垃圾的污染問題并不重視。雖然設立一定的垃圾處理建設,但是處理設施非常滯后,城市無害化處理生活垃圾的水平與城市經濟發展水平并不協調。垃圾分類收集工作宣傳教育沒有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重視,政府并沒有大力進行宣傳。在垃圾分類收集宣傳教育時,沒有讓人們理解垃圾分類的必要作用。
(2)政府對垃圾分類資金投入不足。
在城市設施投資中,垃圾處理收費制度并未有效實施。城市環境衛生的投資所占比例較低,政府對垃圾分類收集資源投入不足,從而形成垃圾分類收集的條件不足,不能得到良好的推行,導致分類收集箱、分類收集車輛、清潔集裝箱的改造、生物處理機的購置和垃圾分類收集宣傳活動的經費難以落實到位。
(3)人們的垃圾分類收集意識不高。
雖然有一些城市居民對分類收集的好處有所了解,但是長期以來人們習慣了垃圾混裝,大數人還是將各種條樣的垃圾混裝在一起,隨意丟進垃圾箱內,很難做到將垃圾分別放入多個垃圾袋,然后再分別送至不同的垃圾箱。目前實施垃圾分類收集的城市,只是配置多種垃圾箱或垃圾袋,宣傳教育也比較簡單,并沒有提高人們分類收集的意識與積極性。
(4)相關的法律法規不夠健全。
雖然我國的一些法律法規中,對垃圾分類收集做出了規定要求,如《垃圾處理產業化意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管理條例》[2]等,但是這些法律法規的立法原則、思想相對滯后,框框多,實質性、可操作性的內容少,對于如何進行垃圾分類、分類方式等沒有明確規定,也缺乏全國性的實施規定。相對于其他發達國家而言,我國的法律體系缺少對垃圾分類收集的強制與穩定,仍然需要進一步完善。
(5)綜合協調機制不完善。
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工作主要由環衛部門進行,工作的實施與政府部門之間綜合協調機制并不完善。垃圾分類收集工作有很強的專業性、社會性和廣泛性。從實施情況來看,生活垃圾收集工作由街道、居委會、物業等負責,垃圾清運、處理工作由環衛部門負責,廢舊物品回收、再生資源利用的工作由商務部負責,有害垃圾由環保部門負責,電子垃圾由發改委負責。在垃圾處理的鏈條中,各部門之間沒有綜合執行,人們也沒有在垃圾分類收集的工作上完全配合。
5 垃圾分類收集的管理對策
(1)加強領導對垃圾分類收集的重視。
做好垃圾分類收集工作最關鍵的就是要政府領導的重視。城市環境的建設,是促進經濟發展的條件之一。垃圾分類收集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大事,各級政府領導起主要帶頭作用,加強對垃圾分類收集的管理,把垃圾分類收集作為各級政府部門的重要任務與責任。
(2)增加對垃圾分類收集工作的資金投入。
由于政府對分類收集的設施投資較少,從而也造成分類收集和運輸的設施不足,因此,需要政府增加對垃圾分類收集工作的投入資金。搞好分類收集的基礎設施建設,包括分類垃圾箱、垃圾分揀中心、完善垃圾分類的運輸工具等,把垃圾分類落到實處。
(3)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和管理機構,完善綜合部門協調機制。
目前,我國相關的垃圾分類收集只是些理論要求,并沒有明確規定垃圾分類收集的相關法律法規。政府要不斷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明確管理內容,明確政府、企業和人們在垃圾管理包括分類收集、資源物循環利用的責任與義務。政策引導、領導帶頭,使全民參與垃圾分類收集的實施。加強各部門之間的綜合協調管理,將屬于環衛、環保、城建、供銷部門相關的職能合并起來,建立新的綜合管理機構。全面負責廢棄物收處理規劃、運輸網絡、工程建設和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并賦予執法權。既管理生活垃圾又負責有毒有害廢棄物,設立專項基金,來支持環保社會工程及環保科技的開發利用。
(4)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加強垃圾分類收集宣傳教育。
保護環境,減輕環境污染,是政府社會管理的重要任務,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加大宣傳力度,對人們進行垃圾分類收集的宣傳教育。可以通過電視、報紙、海報、網絡等媒介,大力進行垃圾分類收集的宣傳與教育,讓人們真正認識到垃圾分類收集的意義,倡導人們參與垃圾分類收集,提高積極性。可以在小學、中學、大學等學校適當開展環保課,普及環保知識,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
(5)組織好城市拾荒者,實行垃圾分類收集企業化運作。
根據調查,我國668個城市中,拾荒者大約有230萬人。僅北京的拾荒者就超過l0萬人。因此,可以設立垃圾回收公司,把這些城市拾荒者組織起來,參與垃圾的分類收集、運輸和分揀。這樣不但有利于垃圾的分類收集,還使他們有了固定收入,同時,解決了城市中的一個不安定現象。對城市生活垃圾的分類收集工作應該形成一種政府扶持的產業,逐漸成為自主經營的企業。還可以鼓勵國外投資經營商參與我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產業。這樣,不但可以提高垃圾處理和利用的效率,還可以促進垃圾處理技術的發展,建立垃圾分類-收運-處置“產業鏈”[4]。endprint
(6)先試點后推廣,逐步推行垃圾分類工作。
我國采取城市垃圾分類收集起步相對較晚,在經濟發達的城市先進行試點,然后逐步向全國進行推廣。2000年我國在8個城市設為垃圾分類收集的試點城市,其他城市可以學習試點城市,借鑒其經驗。由于我國經濟發展水平不等,每個城市在實行垃圾分類收集時要逐步實施進行。可以先從經濟條件好、文化水平高的居民區進行垃圾分類收集規定,然后向全市推廣,逐步在全國各城市實現垃圾的分類收集。人們對垃圾分類要求都還不熟悉,要先在源頭采取粗分類,把垃圾分為可回收利用和不可回收利用兩類[5]。如果垃圾分類過細,會讓人們認為太麻煩,影響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也不利于開展垃圾分類收集工作。
6 結論
垃圾分類收集是一種有效處理垃圾的科學管理方法。人們面對生活中不斷增長的垃圾產量和環境污染的問題,如何通過垃圾分類收集的管理,最大程度地實現垃圾資源利用,減少垃圾處置量,改善生存環境質量,是當前世界各國共同關注的問題之一。
城市生活垃圾的分類收集是實現垃圾的無害化、資源化、減量化有效途徑。但是我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起步較晚于其他發達國家,在實施中還存在很多問題,包括:政府領導對城市生活垃圾分類不夠重視,對分類收集建設投資力度較小,相關的法律法規不健全,各相關垃圾處理部門之間綜合協調能力不完善,城市居民對垃圾分類收集認識不足等。因此,應從我國的實際出發,采取管理措施。國家政府要重視垃圾分類收集工作,從領導帶頭、動員社會各界參與垃圾分類收集。建立健全垃圾分類的法律法規、政策,引導開展垃圾分類收集和再利用資源,建立我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產業。增加對垃圾分類收集工作的資金投入,建設基礎垃圾處理設施,讓垃圾分類收集落到實處。通過電視、報紙、海報、網絡等媒介,大力進行垃圾分類收集的宣傳與教育,提高人們積極參與垃圾分類收集,加強環保意識。
通過政府的大力支持,人們的積極參與,實行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減少污染,提高城市的環境質量。讓垃圾中有用物品得到回收利用,建設干凈、優美的生態化城市,不斷實現生活垃圾的無害化、資源化、減量化。
參考文獻
[1] 褚明興,王漢逸.我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現狀及推進對策[J].山西建筑,2014(18):226-227.
[2] 楊佃華,鄭奇.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減量污染控制對策[J].環境經濟,2012 (Z1):66-69.
[3] 張黎,王璐,吳彬彬,等.我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探索與研究[J].建設科技, 2013(8):25-27.
[4] 王婷,邱櫟樺.實現城市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制度探析——以治理生活垃圾污染為例[J].云南財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81-84.
[5] 羅小銳.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現狀及對策研究[J].江西建材,2014(17):28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