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芳++涂莊
摘 要:近年來,曾經炙手可熱的英語專業連續五年被列為紅牌專業之一。在英語專業畢業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的大背景下,理工科獨立學院的英專畢業生們承受著更大的就業壓力。該文以南京理工大學泰州科技學院為例,重點分析了理工科獨立學院英語專業畢業生就業難的原因,并提出一些有關英專學生就業能力的提高的建議。
關鍵詞:英語專業畢業生 就業形勢嚴峻 就業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12(c)-0215-02
自改革開放以來,社會對英語專業人才的需求曾出現“與年俱增”的趨勢。但是,近年來,隨著英語專業在各類高校的“全面開花”,英語專業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日益凸顯,曾經炙手可熱的熱門專業自2009年至2013年五年間均在紅牌專業之列。而獨立學院的英語專業畢業生們由于自身的弱勢、就業期望過高及用人單位對獨立學院畢業生“三本身份”的固有的“有色眼鏡”等因素,承受著更大的就業壓力。該文以南京理工大學泰州科技學院為例,重點分析了理工科獨立學院英語專業畢業生就業難的原因,并提出一些相應的提高英專學生就業能力的建議。
1 獨立學院英語專業畢業生就業情況分析
南京理工大學泰州科技學院創建于2004年,于2005年有了自己的第一屆英語專業學生。今年暑假,我系輔導員及教師代表通過實地訪談,電話采訪和調查問卷等形式對分布在不同城市及地區的2010—2014屆畢業生的就業情況進行了了解和調研。調研結果顯示,18.4%的畢業生在教師行業工作(主要是幼教、小學、初中及各類培訓結構),20%在經貿類行業工作(外貿類的私企,小型民辦企業),40%多的畢業生在不同的行業做“英語+其他”類工作(如:文員、行政、秘書),4%的同學選擇了繼續升學深造,還有畢業生選擇出國留學、自主創業和自由職業的。從這些數值不難看出,我院畢業生的就業單位性質呈現出了多元化趨勢,大多數在貿易類企業靈活就業,少數從事教育工作,考研、出國的比例較低,而進入國企、事業單位的更微乎其微
2 獨立學院英語專業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的原因
所謂事出有因,獨立學院英語專業畢業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的原因不是單方面的。就學院而言,因為學校是理工科為主的院校,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理工科類的主干專業上面,而對外語系的發展關注不夠。當然,獨立學院的英專畢業生由于在知識結構、問題解決能力、個人素質、求職技巧等方面存在的問題而致使“就業難”,系部教師和學生本身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下面筆者從這兩個維度出發,分析英專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的主要原因。
2.1 英語基礎知識不扎實,在工作中很難做到舉一反三和融會貫通
作為國際交往的語言,英語對大部分人來說只是一種工具,但對英語專業的學生而言,它不只是一種不可或缺的交際工具,從某種程度上講,還是他們“求生”與“求職”的敲門磚。
我院有很多英語專業畢業生在外貿類企業找到了就業機會。據一名在某外貿公司從事翻譯工作的11屆畢業生講,“我們公司雖然規模不大,但對引進的英語專業出身的員工要求卻非常高。公司除了要求我們必須持有專業八級證書外,還必須對該公司所從事的具體行業有所了解。”
其實,專業八級證書是對英語專業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一種考察。而需求英語類人才的用人單位要求英語專業畢業生持有英語專業八級證書,也不過是希望自己錄用的員工有扎實的英語基礎而已。在調研時,我們也曾就這個問題采訪過該公司的銷售主管,他說:“我們公司主要是與國外打交道的,英語專業的畢業生在這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而我們所能了解到的他們的優勢也只能是專八證書體現出來的英語水平。負責銷售有十年的時間了,事實一再證明,我們的這一要求是高明的。英語基礎好的員工,在新的工作崗位上適應能力強,上手快,這樣就可以縮短我們培養人才的時間,提高工作效率。不說別的,就我們這家專門生產某機械產品的公司來講,只要你英語基本功過硬,撰寫外貿函電,翻譯相關資料,用英語與外國客戶進行溝通交流都不在話下。而且,英語基礎好的員工在遇到意想不到和不在培訓范圍之內的問題時能夠做到靈活處理。”
俗話說,專業是本錢。只要有過硬的英語專業知識,才能在相關的工作崗位上做到觸類旁通。英語專業出身的新航道考研寫作專家蔡政也曾表示,只要英語基礎夠扎實,化工、金融等專業翻譯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可以達到的。
2.2 知識面窄,無法滿足社會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
根據此次調研結果,我們得知:目前社會對英語人才的需求已呈現多元化趨勢,市場對單純語言文字類專業的畢業生的需求正在逐步減少,而大量的既懂專業知識,又能熟練使用英語的復合型人才備受市場青睞。
據北京外國語大學曹文副教授稱,目前的“復合型人才”有兩類:一類是“外語+專業”人才;另一類是“專業+外語”人才。而就英語專業的學生來說,既有扎實的外語專業知識,又能熟悉其他相關專業知識的復合型人才會更具有競爭力,而這與目前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不謀而合。
然而,和大部分高校情況類似,我院英語專業設置單一,專業教學計劃仍缺乏具體導向,培養目標不明確,人才培養缺乏特色。系部雖然一直將“商務英語”和“翻譯”視為自己培養人才的兩個方向,但由于諸多條件的不到位,直到現在,這兩個方向還是“無名無份”,學生教學計劃里仍是傳統意義上的英語基礎課程,如語言學、翻譯、文學、商務英語等博而不專的課程,而且很多時候同一年級在同一學年學到的課程不盡相同。這種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的局限性致使畢業生缺乏相關學科的知識。畢業后,帶著這樣的“知識裝備”的畢業生們求職時往往會受到“知識面太窄”的困擾。
我系一位在常州某不銹鋼產品公司外貿部工作的畢業生就稱自己就備受“知識面太窄”的煎熬。特別是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時候,可以說是“舉步維艱”。看著一個又一個熟悉的英文單詞,卻不知如何在這家專門生產不銹鋼產品的大環境中使用,就連最基本的了解該產品都很困難。好在該畢業生英語基礎不錯,在不斷的自我學習和實踐中,成為了一名合格的外貿工作者。endprint
2.3 在實踐中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薄弱
眾所周知,聽、說、讀、寫、譯是英語學習的五項基本技能,而這五項技能則是英語專業學生必須掌握的“生存”能力 。大部分英語專業的學生,在讀書期間為了在各類考試中取得好成績把主要精力放在書本上,而忽略了實際運用英語的機會,致使在現在的工作中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不足。就我院英語專業的學生來講,只有“閱讀”技能稍好,只要具備一定的詞匯量,就能讀懂在工作中遇到的相關文章;與大部分中國英語學習者一樣,“聽力”是我院英專學生最頭疼的問題之一;而在“說”上,靈活與人進行溝通交流的能力不足;在翻譯與寫作中,“中式英語”占據大片篇幅。再加上工作經驗和實踐、實習機會的缺乏,英語專業的畢業生在適應用人單位要求的道路上異常艱辛。
3 提升英語專業畢業生就業能力
從上述分析不難看出,要想改善目前理工科獨立學院英語專業畢業生就業難的形勢,只能在提升畢業生就業能力上下功夫,當然,提升學生就業能力是一個系統工程,作者結合本院提出如下建議,以供參考。
就學生而言,首先要提高自學能力,夯實英語基礎。自學能力是大學生學習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之一。在老師的指導與監督下,在“聽、說、讀、寫、譯”五項技能訓練上下功夫,打造牢固英語基本功;其次,拓寬知識面,掌握相關學科知識,完善自身知識結構。在打好英語基礎的前提下,利用我院以理工科為主的優勢,積極選修相關課程,學習國際貿易、機械、化工、通信等行業的專業知識。與此同時,多參加院系組織的社團活動,暑期社會實踐及實習、實訓等機會,努力提高知識運用能力、實踐動手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和實際解決問題能力;再者,樹立正確就業觀。在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面前,對自己進行準確定位,先就業后擇業,并利用各種機會提升自主創業能力。
學院需要對外語系的發展給予更多的關心。一是指導并協助外語系建立具有理工科特色的英語人才培養方案;二是發揮理工科院校的特色,為英語專業的學生創造較多的實訓、實習等實踐機會與平臺;三是完善大學生就業指導與服務體系。而對教師而言,需要在“傳道、授業、解惑”的同時,努力貫徹執行“主體性個性化”的教育方針,關注學生個體,因人施教,改革課堂教學內容,不斷提高教學水平,方方面面發揮“人之模范”的作用,切實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 秦巖.高校英語專業人才就業形勢調研及對策[J].教書育人,2009(1):7-8.
[2] 季紅琴.提高英語專業學生就業競爭力的思考[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30(5):162-165.
[3] 錢科娜,鄭毅.獨立學院英語專業學生就業核心競爭力培養途徑探析[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3):48-50.
[4] 張志華.促進英語專業大學生就業的探索[J].教育與職業,2010(14):101-102.
[5] 祖述樂.高校英語專業學生就業形勢與發展對策[J].萍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26(4):93-9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