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強,包晗
中電投東北撫順發電有限責任公司
對于火力發電機組來說,機爐安全運行的主要參數包括主、再熱蒸汽溫度,必須進行嚴格的監視與調整。汽溫的變化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并且也很復雜,在調整過程中具有很大的慣性,因此在汽溫調節過程中應該做到勤分析,多觀察,有預見,能夠針對變化發現其規律性。經過大量的觀察和實踐摸索,分析典型的工況,提出了自己對于汽溫控制的一些指導性建議。
對于汽溫的調節可以通過煙氣和蒸汽側進行調整。煙氣側調整具有慣性大的特點,蒸汽側的調節相對靈敏。所以在機組正常運行過程中,應該把減溫器打開一部分,其打開范圍應大于7%。假如減溫器完全關閉或者打開的程度小,就應該及時調整,以保證汽溫稍微升高,并同時打開減溫器。在吹灰過程中,如果發現汽溫偏低,應該馬上停止吹灰;假如各級的減溫器(一、二級減溫器)打開程度均大于60%,則應該調整燃燒側,并對爐膛進行吹灰處理,逐級關小減溫器,以保證足夠的調節范圍。
2.1 發電機組在滑停之前必須要進行徹底全面的吹灰,在此基礎上把減溫器關小,這樣有利于對汽溫的控制。
2.2 滑停中的汽溫降低應該主要借助燃燒的減弱,不適合使用開大減溫水的辦法。假如在滑停過程中發生汽溫下降速度過慢,或者不下降的情況,可以采用加大下層磨的出力減小上層磨的出力的方法,或者把上層磨停止運行,減少磨煤機的工作臺數。也可以對上排二次風擋板開大,下層二次風擋板關小,使火焰中心降低,促使汽溫下降。
2.3 在滑停時要保證燃燒的穩定,火嘴運行要盡量集中。停磨后其他磨的出力應該增大,不能出現磨煤總量變化幅度過大的情況,以防止汽溫下降的速度太快。
2.4 在滑停過程中針對撤油應該防止一次撤出過多,一般應該逐支撤出,防止汽溫下降過快。
2.5 低負荷,給水主、付閥切換時,對應負荷下,各減溫水應已經全關。這樣做是避免切換時水壓突然增加,導致減溫水流量增大,汽溫突然下降。在60MW負荷左右進行主、付閥切換時,應該關停制粉系統。
3.1、進行水壓試驗后的鍋爐,在過熱器和再熱器中存有很多的積水,這會直接導致在啟動時汽包壓力上升很快,但是汽溫上升的卻很慢的汽壓、汽溫不匹配的現象,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在點火前應該把過熱器和再熱器疏水完全打開,同時開啟主、再汽管道疏水門進行疏水。點火后應該馬上開啟高、低旁路,及時排走過熱、再熱器中的積水,投油槍應先投OB、OC層,以利于火焰中心高度的增高,保證過熱、再熱器中的積水盡快蒸發,這樣過熱、再熱汽溫與壓力才會相匹配。
3.2、針對汽機跳閘,鍋爐滅火等事故,為避免氣溫下降過快,應首先關閉所有的減溫水調門,總門;過熱、再熱器的疏水門。再次點火前,旁路降壓盡可能開大,投油選擇上層,保證火焰中心的高度,足夠的氧量,使汽溫盡快正常。
3.3、滑參數啟動過程中,付、主閥切換后及啟首臺磨,應提前調整燃燒控制汽溫。
變工況的時候容易出現汽溫變化大的狀況,造成影響的因素也很多。汽溫的變化主要來自于鍋爐的燃燒負荷與汽輪機的機械負荷不匹配。當鍋爐的熱負荷大于汽輪機的機械負荷時,汽溫就會上升,兩者的值差距越大,汽溫的上升就越快。針對這種情況,變工況時,就應該保證鍋爐的熱負荷與汽機的機械負荷相匹配。
4.1 正常加減負荷時的汽溫調節
正常加減負荷時的汽溫調節,也需要對一些操作進行注意,下面就正常加負荷進行說明。無論是正常加還是正常減,調門開度大小應該不變,燃燒強烈后,蒸汽側的蒸發量小于燃燒測的熱負荷,蒸發量的增加相對于過熱器可以對汽溫產生補償作用,對于再熱器則沒有,這就會出現加負荷時再熱汽溫的上升速度快于過熱汽溫的上升速度。這時候可以把汽輪機調門開大,或者打開減溫水,對汽溫進行調節。減負荷過程與此相反。
4.2 快速減負荷過程中的汽溫調節
一些原因致使機側的汽輪機調門快速關小,就會導致快速減負荷。這就會導致過熱汽溫上升很快。所以在開大減溫水時,針對實際情況選擇停止1~2臺磨煤機,同時打開旁路,或者向空排汽,調節汽溫。
4.3 啟、停磨煤機時對汽溫的影響及調整
開啟磨煤機時,就好比燃燒側負荷突然增加,過、再熱汽溫就會升高,甚至超出正常范圍,因此在啟動之前就應該先減低汽溫,啟動后對于磨的出力進行控制,降低總煤量的變化幅度,并通過調整風量把氧量保持在4%--6%。E磨啟動應格外關注再熱氣溫變化,一般把汽溫降到525---530℃后,并持續一段時間再稍關減溫水。
4.4 高加投切時對汽溫的影響
高加解列后給水溫度會下降,過熱汽溫會升高。由于汽輪機進汽量的增加,導致機組負荷加大,機組負荷在300MW時,安全門就會發生動作,應該根據高排壓力來增加或者減少燃料量,同時加強對過、再熱汽溫的調整。
高加解列后抽汽量減少,會使再熱汽壓力升高、流量增大,再熱汽溫暫時下降(約5-10℃),工況穩定后,汽溫會迅速上升,應該提前進行調整。
4.5 再熱汽溫特點及調節的注意事項
再熱汽的比熱和過熱汽比要小,負荷以及流量產生變化時,容易引起再熱汽溫的大幅波動,比較難控制,主要采用燃燒器擺角進行調溫,而不能僅僅依靠減溫水進行調節。目前,再熱器的自動調節不能達到很好的效果,工況變動大時,對于再熱汽溫投的自動調整要嚴格觀察再熱汽溫。
5.1 開關汽機旁路,通過改變蒸汽流量調整汽溫;
5.2 開PCV閥(或向空排汽);
5.3 改變上下層磨出力,(同時調整各層風量)改變火焰中心高度;
5.4 調整燃燒器擺角(切換油槍)。
影響電站鍋爐汽溫變化的因素很多,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汽溫控制也變得簡單容易了。本文分析了不同工況和運行狀態下汽溫的特征,并提出有效控制手段,供參考,但鍋爐是個動態調整過程,仍要多看多分析并及時調整保證機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