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志強
吉林省長春市汽車區第八中學
初中生物教學新課程改革中引入了合作學習的理念,合作學習是要求在教學實踐中,學生有計劃有目的的去完成一個個學習目標,在完成這些學習目標的過程中要互相分工,共同學習合作,互相幫助,提倡團體合作、共同交流學習,要有團隊意識,鍛煉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與人溝通交流。合作學習更加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各項能力的培養,而不是像傳統教學模式一樣,只是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在初中生物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對生物課程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生物的學習效率,提高生物教學的質量。所以,在教學實踐中,應當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有效的開展合作學習至關重要。
首先,合作學習的重要前提是要科學合理的構建一個合作學習小組,保證已經制定好的教學任務的完成,比如可以是同桌間的合作、前兩排間的合作等等,同時,由于每個成員的學習基礎、學習興趣愛好、能力等都不盡相同,所以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間的個體差異,來選擇合理的合作學習小組分類的標準,保證學生間的公平公正的競爭。
其次,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要注意觀察學生在合作學習的具體表現情況,要及時發現情況,并根據具體的成績和表現重新進行人員安排和組合,不斷的優化合作學習小組的組成人員,保證合作學習小組的效率的發揮。教師在進行合作學習時,要保證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進來,避免學生組員利用合作學習小組的名義進行聊天,雖然氣氛熱鬧參與度高,但不是合作學習的目的。
最后,在組建合作學習小組的過程中,教師要明確學習的內容和目標,明確的對小組的各個成員的任務,責任落實到位,每一個小組都配備有組長、記錄員、交流員等,保證秩序,必要的時候可以進行角色互換,大家共同體驗不用的角色。
合作學習相對于傳統的初中生物教學模式而言,確實具有很多優勢,但這要求教師在選擇合作學習的內容上要科學合理,否則其教學效果會打折扣的,并不是所有的生物教學內容都適合于合作學習。比如,對于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點和重點可以組織合作學習,對于一些學習量比較大的章節可以選擇合作學習,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進行,還能夠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主動克服學習中遇到的困難,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克服困難的信心。又如,在合理膳食這一章節中,可以讓學生提供自己每天的膳食表,再對比初中生合理膳食表,分析自身的膳食是否健康合理,集體討論并選出每組、全部膳食最健康的同學。充分利用課堂有限的時間,保證學生在具體的合作學習過程中能夠高效學習。另外,在對整體知識進行復習和總結的過程中也可以開展合作學習,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自己總結生物的知識體系和架構,加深對課程整體知識結構的認識、梳理知識要點和重點。
生物是一門比較注重實踐能力的特殊學科,在進行生物教學的過程中必然避免不了生物教學實驗。在具體的實驗教學的過程中,很多的實驗是需要合作學習的,單單憑學生一個人的能力進行生物實驗是很難的。這就要求教師在生物實驗教學中充分發揮合作學習的作用,積極組織學生開展合作學習。比如,在植物種子萌發條件的這一章節中,可以通過合作學習小組內部成員間互相探討交流影響種子萌發的因素,并在實驗中改變種子萌發的水份、溫度、光合作用、土質等,探索種子萌發的情況。由于要改變的因素很多,一個學生很難自己獨立完成,所以合作學習應當充分發揮作用,成員集體合作努力,把各自的實驗中種子的生長環境、生長狀況進行總結匯報,最終實現學習的目的。
在生物教學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雖然說學生才是合作學習的主體,但是主體的主觀能動性的充分發揮需要教師充分發揮其引導作用。在具體的合作學習實踐活動中,教師應當積極的引導學生往正確的方向發展,細心觀察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的表現,并根據具體情況,如學生的學習興趣、基礎知識等,及時調整學生的分組情況。在合作學習結束的時候,要適時的作出中肯的評價,以表揚為主,盡量避免對學生的批判,做好總結工作。
合作學習是當前初中生物教學中比較常用的教學模式了,如何有效的開展,需要教師進行科學合理的選擇,以保證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的興趣,促進教學工作的發展。
[1]周濟莉.初中生物學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的研究與實踐[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2]何君輝.合作學習模式在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2年
[3]黃德慶.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有效開展合作學習的幾點做法[J].中學教學參考.2009(20)
[4]周穎.初中生物教學中關于“小腸內表面結構”的教學突破[J].科學教育.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