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淑華
吉林省東遼縣遼河源小學
所謂目標教學法就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以教學目標為核心,使學生在學科學習中(或結(jié)合其它學科)自己閱讀自學,通過分析、判斷、綜合、歸納、概括等多種形式的智力活動,進行積極的探索、發(fā)現(xiàn)和體驗的一種教學方法。它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和輔導下通過自己的積極自學高效迅速地達成預期的教學目標,這種教學法認同教學過程的實質(zhì)是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過程。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學生接觸社會的機會越來越多,知識的不斷增加,思想也變得豐富,所以老師開始感慨“現(xiàn)在的孩子是越來越難教了”,特別是表現(xiàn)在課堂上,各種不良習慣都會出現(xiàn),而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管理主要采取管、卡、壓等辦法以控制學生的問題行為,結(jié)果往往是問題行為越來越多、越來越嚴重。為了建立有利于教與學的積極的課堂氣氛,我想可以采用以下方面進行課堂教學管理。
應試教育下的教學目標往往只是知識目標,而缺乏能力和覺悟目標,更談不上分類目標和分層目標了。這就要求教師應該應拓寬學生教育時空,要轉(zhuǎn)變自己的教育觀念,樹立全面的目標意識。這樣才能使自己勝任目標性教學,實現(xiàn)教育整體效益。
課堂上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把課堂還給學生,讓他們知道自己的地位,是國家的棟梁,學會愛國,尊重史實,詆毀外國的侵略,在課堂積極配合老師的講解,主動接受老師傳授的知識。
學校教育的活動往往是單向式、強迫式地進行,給學生一種“距離感”。要想打破這種差距關(guān)鍵是樹立科學的師生關(guān)系觀,要切實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老老實實蹲下來和學生做知心朋友。把大家眼中的教師身分看成是與學生一起學習的學習者,和學生以朋友相處,更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接受你所傳授的知識,這樣積極配合好你的課堂,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教師課堂上可以用眉目傳情,促進學生專心聽講。教師可運用目光注視,將自己的愿望迅速傳遞給學生。教師只要一個眼神,學生就知道怎樣做,而且會很好的完成。教師不能歧視后進生,孩子們都會有心理壓力,會不知所措,不會接受你。 教師的角色要有一定的扮演能力,即一定的自學能力,包括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問題的篩選能力,采取一定方式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把課堂還給孩子們,是孩子認識到教師是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指導者和參與者。教師的作用是提起到課堂點播的作用。只有學生學習遇到困惑,需要幫助時才感到教師的存在。
新課程標準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校大輻度地增加了社會實踐活動的要求,以加強實踐教學。教師要打破“灌輸式”教育教學的禁錮,讓學生從心步入生活,面向社會在實踐中增長才干。
教師在課堂上的一顰一笑,舉手投足,都能傳達管理信息,是課堂上師生互相感知的意識信號。如教師的對回答問題錯誤的同學可以給以鼓勵的目光;回答正確的同學流露滿意和贊許的點頭;手勢具有狀物、言志、召喚、傳情的特殊本領(lǐng),可以成為輔助課堂管理的非語言的外部表現(xiàn)形式,可以導引學生意識,可以把自己的意圖、教學的宗旨和學生的接受意向牽引到一起,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空中按照教師啟示的思路去學習,去領(lǐng)悟,去融會貫通,并有所創(chuàng)造。教師的面目表情也有一定的潛在控制作用,表示理解的微笑和思考式的點頭,則流露出教師對學生的鼓勵和期待;表示滿意的微笑和贊許式的點頭,則流露出教師對學生的熱誠與喜愛,可以達到移情傳神的功效。甚至教師的站態(tài),與學生的空間距離和行間巡視等體態(tài)活動,也具有吸引學生注意力,組織課堂教學管理的作用。
目標教學法的教學過程是圍繞教學目標來進行的,教學目標貫穿教學過程的始終。因此,教師課前要作好充分的準備,深入鉆研教材內(nèi)容、研究課程標準、了解學生,制定科學、全面、層次性的教學目標。另外在課堂教學中突發(fā)事件會增多,非預見性因素層出不窮。所以教師要加強自身的修養(yǎng),培養(yǎng)自己處理課堂偶發(fā)事件的能力。其中一個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深入了解學生的前提下對每一堂課作好充分的準備。比如上課鈴響后,你夾著書本信心十足地走進教室,卻發(fā)現(xiàn)教室里十分混亂。有的交頭接耳,有的追逐打鬧。即使他們看到老師來了,有的還沉浸在剛才的嬉戲追逐之中,有的則陶醉在課間休息時的趣談中尚未清醒。具有這種心態(tài)的學生,突然集中在課堂上,正如奔騰的激流,一下遇到擋住去路的閘門,會出現(xiàn)一種反激的浪花如一股回旋的倒流,情不自禁地表現(xiàn)出言談舉止的"出格"。這時教師不宜馬上講課,更不要大聲呵斥。因為上節(jié)課剛結(jié)束不久,課程變換后,學生需要一個短暫的放松時間以重新調(diào)整身心傾向。上述行為可姑且看成是學生卸下某種心理負擔、轉(zhuǎn)換思維、接受新課的準備。你可以采取"以靜制動"的辦法,站上講臺,只用一種平靜的目光掃視學生一周,形成一種吸引力,把他們"散放的心"吸引到課堂上來,或者在黑板上板書醒目的課題,轉(zhuǎn)移他們的注意力,學生轉(zhuǎn)瞬就會各歸原位,安靜下來,恢復教學秩序。
總之,目標教學法是一項綜合性工程,它不僅需要教師圍繞教學目標,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實施恰當?shù)慕虒W手段,而且需要教學過程中的諸要素合理搭配,達到完美的統(tǒng)一,并力求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取得最好的教學效果,從而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大大提高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