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社會各個領域取得了進一步發展,然而,人們在感受經濟發展帶來的喜悅的同時,也不難發現環境問題日漸突出,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經濟可持續發展。為了實現社會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共同發展,環境成本應運而生,并滲透至企業管理中,在提高企業環境管理水平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將對企業環境成本概念和影響企業經濟效益的因素進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環境成本視角下,企業經濟效益評價體系的構建,從而為我國企業環境管理提供支持和幫助。
關鍵詞:環境成本;企業;經濟效益;評價
近年來,經濟蓬勃發展背景下,人們環保意識日漸增強,“節能減排”“低碳”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主要模式。企業經濟效益評價作為衡量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形式,在環境成本視角下,如何更好將環境成本因素融入其中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因此,加強對成本視角下企業經濟效益評價的研究具有現實意義。
一、企業環境成本概述
環境成本涉及范圍較廣,企業環境成本主要是從微觀角度而言的,是指企業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前提下,產生的資本消耗,或者企業日常生產經營活動破壞環境后,修復環境而消耗的成本等多方面關于企業在環境保護方面的成本。企業環境成本由可持續發展理論、環境價值理論等作為基礎,在環境保護的同時,還能夠促進企業經濟效益持續發展,成為企業發展趨勢。
二、影響企業經濟效益的因素
在環境壓力日漸增大影響下,人們環保意識也隨之增強,特別是企業自身意識到建立在環境破壞基礎之上的發展并非長久之計。因此,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提出將經濟、環境、社會和諧發展作為企業發展目標,并將在日常生產活動中對環境管理也納入到企業經濟效益評價中。
改革開放體制不斷深化,我國環境友好型企業數量逐年上升,并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通過對這些企業的調查發現,環境友好型企業發展與時間、地域及行業息息相關。時間方面,環境保護工作起步較晚,且申報過程等比較繁瑣、耗時較長,使得環境友好型企業增幅較慢,但是,相關數據表明,數量持續增長,充分證明了企業已經將環境保護納入到日常管理當中;地域方面,環境友好型企業主要集中分布在經濟較為發達的沿海地區,社會、經濟發展越好,相對應的人們環保意識也就越強,對企業能夠起到監督和督促作用,促使企業逐漸朝著環保方向發展,與當地經濟發達程度呈正相關;行業方面,環境友好型企業主要集中在制造業中,由于制造業自身條件優越,在很大程度上為環保工作落實提供了支持。另外,國家環境友好型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與同行業其他企業相比較,經濟效益增長較快,且呈現持續上升狀態,在實現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共同發展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此,在環境成本角度下,積極創建環境友好型企業顯得尤為重要。
三、環境成本視角下,企業經濟效益評價體系的構建
1.結合企業實際情況,設計評價體系
企業在行業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使得其財務收益、環境質量等方面也會隨之發生改變,本文主要針對相關領域進行研究,設計通用體系,在實際應用中,企業仍需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加以調整和優化,才能夠促使其發揮作用。企業要堅持以少生多、減少污染等理念建立衡量指標,充分考慮各個理論基礎,例如:可持續發展理論、循環經濟理論等,將這些理論作為基礎,將理論中的思想貫穿到指標體系建立中,并堅持重要性、科學性等原則。另外,還需要綜合考慮企業利益相關主體的需求,例如:政府、社會公眾等,只有這樣,才能夠構建完善、協調、適合企業實現環境保護與經濟共同發展的經濟效益評價體系,從而為指導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奠定堅實的基礎。
2.堅持重要性原則,確定體系權重
確定權重作為體系建立的關鍵,主要是確定體系各項指標的重要程度,指標對企業整體效益都會產生不同的影響。因此,在確定權重時,可以利用層次分析法,將影響因素重要程度進行系統化、層次化分析,建立階梯式模型,直觀、立體的呈現給企業管理者,例如,環境質量水平方面,環境認證、環保投資比重等需要重點考慮,就需要將其放在重要位置上,而排污費等可以放到后面。最終,將財務收益、環境質量及社會發展影響從高到低排列出來,指導企業日常管理工作,有效提高管理水平,并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3.完善相關制度,落實評價體系
構建評價體系之后,要積極完善相關制度,輔助評價體系發揮作用。例如,某藥品制藥企業,結合自身實際情況,設計評價模型,并確定權重,完善相關制度,指導生產經營活動,通過一段時間后,與同行業相比較,環境質量水平遙遙領先,而其他企業情況不容樂觀,還有待提升。另外,企業財務收益水平也有了明顯提升,相比較而言,其他企業普遍在綜合水平之下,效果并不明顯,需要進一步調整和優化管理水平。因此,企業在建立評價體系之后,還需要重視落實工作,加大監督和引導力度,將評價體系貫徹落實到企業生產、管理等各個環節,有效減少環境污染,優化資源配置,協調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從而實現共同發展目標。
四、結論
根據上文所述,企業經濟效益評價體系作為企業日常生產、管理的核心,在促進企業發展等方面占據舉足輕重的位置,尤其是在環境成本影響下,如何建立以環境保護為基礎的效益評價體系成為企業發展的重中之重。因此,企業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建立符合自身發展,協調各方面主體利益的體系,并確定權重,提高管理水平,從而促進企業可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葛曉梅,王京芳,孫萬佛.基于生命周期的產品環境成本分析模型研究[J].環境科學與技術,2010,18(03):259-261.
[2]蔣衛東.荷蘭環境成本核算實踐及啟示[J].中國礦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0(05):12-14.
[3]徐玖平,蔣洪強.企業環境成本計量的投入產出模型及其實證分析[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11,10(8):158-159.
作者簡介:王文(1989.11- ),女,漢族,江蘇句容人,現讀于揚州大學,統計學專業,碩士,研究方向:應用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