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英
摘 要:中小企業一般規模小,財務人員結構特殊,難以管理。本文分析了中小企業財務的特點和管理難點,結合工作實際,論述了如何加強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把中小企業財務隊伍打造成素質高、穩定性強的和諧團隊。
關鍵詞:中小企業;構成;財務人員管理
目前,伴隨著國企改革的進一步推進和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也給中小企業帶來了更多的機會來展示自我,使他們能通過科技創新等模式為社會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同時也促進了我國的經濟發展還能為社會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對社會的穩定起了良好的作用,但中小企業在經營中也存在一定的問題。
一、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方面的問題
企業定位不準確,對自身產業發展沒有確定的方向,對項目投資缺少成熟的科學論證就匆忙上馬。單純追求高銷量和高收益而不顧客觀條件和自身能力,不關注宏觀經濟變化會對企業發展帶來的影響,缺乏優惠政策支持。很多經營者主觀認為進哪行都有大錢賺。對項目的投資情況、資金來源、建設周期以及行業前景等都缺乏行之有效的的籌劃,對項目開工建設后可能出現的資金缺乏沒有預案。萬一趕上國家宏觀調整,緊縮銀行信貸,就會出現建設資金無法及時到位,企業將會進退兩難,必然造成巨大損失。并為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缺乏財務風險意識,短債長投現象嚴重。由于企業自身規模小,資金少,貸款比例過大,而使企業融資成本增加,財務負擔加重,這必然會導致經營者把經歷只放在收回投資償還貸款上而忽略了企業的發展使財務風險加大。
存貨和應收賬款的管理不合理,大量庫存物資存在倉庫,占用流動資金。有時雖然材料已經銷售實現,但是對應收賬款的管理措施不到位,爭客戶墊資發貨,同行的激烈競爭等情況都會影響企業資金的回收和現金的流動及時調整賒銷信用政策,才能解決呆賬、壞賬大量存在問題和經常會出現的現金不足的情況,同時銷售人員長期借款不報賬,現金收支不及入賬也是影響現金流的直接原因。
會計工作沒有規范流程。不執行會計法律法規,對原始憑證的取得來源審核不嚴,假發票、白條都能報銷入賬,沒有審計部門,沒有內控制度,缺乏必要的財務監督,賬賬、賬證、賬實不符,利潤隨意調節,會計報表不能充分反映企業的生產經營真實情況,導致會計信息的失去真實性。對料、工、費等生產成本核算缺乏嚴格的定額管理和分析核算。
組織結構和人員配置的影響。企業組織機構不健全,管理人員職責不明確。很多家族式企業老板一人說了算,致使財務審批隨意性大,會計監督無從談起。
二、解決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問題建議
進行產權改革。解決所有權過分集中的情況,形成多元化的產權結構。在當前市場經濟形式下,做為企業的經營者必須做到
有專業的經營觀念,多思考多籌劃才能減小投資風險。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爭取在本行業做大、做強、做精,這才是企業的生存之本,也能為日后企業發展奠定堅實的經濟基礎。
時刻樹立財務風險意識,有效利用財務杠桿,全面考慮企業的償債能力和資金的利用效益果,適度借貸來發展企業。
根據經營情況調整好存貨數量,定期改進賒銷政策,重視現金流量。現金凈流量是企業成長的基礎,也是維持企業正常發展的“血液”很多企業從年初忙到年末,生意做得不小,錢也沒少賺,但應收賬款卻一大堆,企業大部分現金被客戶長期占用。而沒有真正的現金流入。因此,關注現金流量,掌握現金的流入流出情況,包括其經營中產生的現金流量和短期償債能力,是企業經營者一定要隨時掌握的信息和決策的重要依據。
財務管理并非局限于收支、記賬、報賬的層次上,企業財務管理貫穿于企業管理流程的各個環節。按照相關《會計法》《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等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逐步建立起規范、完善的財務管理組織體系,財會崗位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聘用具有從業資格的會計人員,從事本崗位工作,明確崗位和職責,內部不相容職位一定要互相制約,以保證財務工作的正常運行。會計人員還要定期接受會計培訓學習,現在財稅法規更新的很快,被稱為“內行學不會,外行人看不懂”,如果不及時學習稍一疏漏就會影響工作效率。即使有再健全的規章制度和再規范的《財務通則》、《會計準則》,如果財務人員的素質低下、敷衍行事、消極怠工也不會更好完成工作。這就要提高會計人員的素質同時還要加強電腦的操作和應用,尤其是Excel軟件的操作和應用,只有這樣才能使中小企業向更好的方向發展并日益壯大起來。
參考文獻:
[1]田學鈺.我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問題探討[J].寧夏黨校學報,2010.
[2]黎羊.基于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問題的調查與對策研究[D].吉林大學,2010(4).
[3]魏繼東,華國輝.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現存問題及解決對策[J].財會研究,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