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久
摘 要:通過內部控制質量的提升,以提升公司財務信息含量,此為產生與發展內部控制的主要目標。由于我國長期缺乏內控公開數據,且內部控制質量不易直接驗證,會對公司會計盈余質量產生影響。本文首先分析公司體制背景及相關理論,然后實證研究內部控制鑒證對會計盈余質量的提高效果。
關鍵詞:內部控制鑒證;會計盈余質量;內部控制質量
作為體制安排的一種,產生與發展內部控制鑒證的目標主要在于提升公司財務信息質量,并前后歷經三階段,即:財務報表審計內控審核、內控評價以及財務報告內控審計。就內部控制鑒證發展過程而言,由公司的一種財務報表審計方法向一項單獨業務演變,以強制性要求取代自愿性行為,其保證程度由以往的有限保證向合理保證轉變。不斷改進公司財務報告信息質量是內部控制鑒證的根本動力因素。由于我國內控公開數據的長期缺乏,且通常內部控制質量不易直接驗證或者觀察,所以很少有人了解內部控制質量具體度量方法,有些公司采用內部控制自評報告實施衡量,還有些公司采用內部控制鑒證實施衡量。在一個上市公司未將其鑒證報告與內部控制自評披露出來時,以上度量方法會得出該公司具有較差內部控制水平的結論。但是,所得出的這種結論事實上是因為不夠充分的公司信息披露所導致的,并非公司內部控制存在嚴重缺陷所導致的。所以,通過度量措施對公司內部控制質量進行衡量存在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
一、公司體制背景及理論分析
在20世紀末期,我國才逐漸開始推行公司內部控制評價與內控規范化建設。財政部于2001年頒布實施了《內部會計控制基本規范》,同時還針對極易出現舞弊與錯誤的重要環節實施了有效的控制規范。我國注冊會計師協會于2002年頒布實施了《內部控制審核意見》,并明確了內部控制審核的概念,即:“接受委托后,注冊會計師就會被相關審核單位對會計報表內控有效性與特定日期的認定實施有效審核,同時注冊會計師發表相關審計意見”。此外,我國證監會在界定內控鑒證服務性質方面依舊在迅猛發展中,并于2000年起草了《加強期貨經紀公司內控指引原則》與《證券公司內控指引》,并規定相關會計事務所應該客觀評價公司內控體制特別是風險管理系統本身所具有的有效性、合理性以及完整性。并提出有效的改進意見。
從根本上說,內部控制鑒證改善公司會計盈余質量,是以執行內控鑒證體制達到影響會計盈余質量的目的,依照公司財務舞弊理論,公司財務信息供應鏈方面,如果代理人具有經歷報酬契約動機、資本市場動機、政治成本動機或者債務契約動機等,那么則會有機會主義傾向的可能性。公司治理機會、內部控制機會、外部監管機會及會計政策機會一旦產生,代理人就會找種種借口來掩蓋自身財務舞弊行為,而且還會伺機舞弊。此外,注冊會計師鑒證公司內部控制,會造成公司管理就系統層面上對關于風險控制管理與財務會計信息的內部控制予以不斷完善,使公司會計盈余質量得以不斷提升。所以提出假設——內部控制鑒證有助于提升公司會計盈余質量。
二、實證研究
1.相關數據
(1)研究樣本選擇與相關數據來源。選取2010年、2011年深圳、上海兩地1847家A股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樣本中不包含2010年未披露內部控制自評報告,且2011年未出具內控報告與年報的金融保險類及上市公司、部分數據缺失公司、ST公司,最終研究對象為100個公司樣本數據,由SPSS13.0與EXCEL軟件共同完成數據分析與統計。
(2)公司會計盈余質量與會計盈余質量的度量。2005年,Kothare等人根據行為配對本身所具有的操控性盈余對模型測試解釋力與規范性進行了檢驗,根據ROA行為配對對公司財務行為影響計量操控性盈余予以控制,結果顯示,行為配對操控盈余對公司盈余質量可靠性研究具有提升作用。本研究通過修正Jones模型將可操控性應計利潤計算出來,以當作AQ(盈余質量度量指標)。
(3)具體控制變量與度量方法。從根本上說,公司某些經營特征也會影響到其盈余質量,具體內容包括公司業務經營發展、經營復雜程度、會計謹慎性、財務狀況、公司治理以及審計質量等。在對內部控制鑒證影響公司會計盈余質量進行研究時,對公司關鍵特征進行控制就顯得極為重要。以下所用變量概念和描述為:
SIZE,即公司規模。也就是公司總價值自然對數。
AQ,即公司盈余質量度量指標。也就是通過Jones模型所計算的應計利潤可操控性絕對值。
GROWTH,即公司銷售增長率。也就是前三年公司銷售增長率平均值。
INVEN TORY,即公司存貨。也就是公司總資產中存貨所占比例。
STDCFO,即公司現金流標準差。也就是前三年公司總資產中經營性現金流所占比例標準差。
CYCLE,即公司營業周期。也就是營業周期自然對數。
LOSS,即公司損失。比如本年度公司凈利潤在0以上,而變量值應該為1,不然取值是0。
STD SALES,即公司銷售收入標準差。也就是前三年公司總資產中營業收入標準差。
B/M,即公司賬面價值和市價之比。也就是公司市價和所有者權益之比。
FINANCE,即公司配股、增發或者發債。如果未來三年,公司配股、增發或者發債,那么變量取值1,不然公司變量取值是0。
RATTO,即公司大股東所持股之比。也就是公司中占股較多人員所持股的比例。
2.樣本實證檢驗
(1)變量描述性統計。描述性統計表量的具體情況為:執行內部控制見證公司平均AQ為0.07,沒有執行內部控制鑒證公司的平均AQ是0.09,由此充分表明上年度樣本公司緊緊出具了內部控制自評報告,并未實施內部控制鑒證,所以本年度那些實施內部控制鑒證的公司要比沒有實施內部控制鑒證的公司會計盈余管理程度低,且具有更高的會計盈余質量,和假設具有一致性。
(2)多元化回歸分析。該研究以2010年張龍平等人所提出的多元化回歸模型為借鑒實施檢驗,所得模型為:β0+β1ICA+β2SIZE+β4INVENTORY+β3GROWTH+β5CYCLE+β7STDSALES+β8FINANCE+β6STDCFO+β9LOSS+β11AUDITOR+β10B/ M+β12RATIO=AQ
多元化回歸模型結果為:多元化回歸模型R2是18.6%,可以接受總體模型解釋能力。AQ和ICA回歸系數明顯是負,由此充分表明,上年度該公司在僅實施了內部控制自評,并未實施內部控制鑒證狀態下,執行內部控制鑒證的公司會計盈余管理程度在本年度比沒有執行內部控制鑒證的公司會計盈余管理程度,且具有更高的會計盈余質量,這就再次驗證了假設1.AQ和STDCFO與IN VEN TORY呈明顯的正相關性,由此表明,現金流增長速度快且存貨量大的公司具有較高的會計盈余管理程度。
三、結論
本研究所選樣本為2010年A股中僅將內部控制自評報告披露出來并未實施內部控制鑒證的上市公司,并對內部控制影響公司會計盈余質量與內部控制質量進行了檢驗。研究結果顯示,樣本中公司執行內部控制鑒證后的會計盈余質量與內部控制質量遠遠優于沒有實施內部控制鑒證的上市公司,由此可見,內部控制鑒證能夠有效改善公司會計盈余質量與內部控制質量,且實施效果極為顯著。依照本研究實證結果與內部控制鑒證實際情況,筆者提出兩點建議:a.在內部控制鑒證方面,以強制性要求替代自愿披露。因為內部控制鑒證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公司盈余質量與會計盈余質量,所以應該在時機與條件成熟之時,采用該強制性要求;b.統一內部控制鑒證規范。現階段我國注冊會計師在實施內部控制鑒證時還未達成統一的依據規范,由于內部控制鑒證的不斷推廣,我國中央財務部等相關單位應及時將統一指引推出來,還要構建科學有效的配套體制,以有效統一規范與政策。
參考文獻:
[1]林斌,李萬福,王林堅,等.內部控制的影響因素及經濟后果研究——國外內部控制實證文獻評述[J].井岡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3):154-155.
[2]朱海珅,閆賢賢.董事會治理結構對企業內部控制影響的實證研究——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數據[J].?經濟與管理,2010(01):120-121.
[3]張龍平,王軍只,張軍.內部控制鑒證對會計盈余質量的影響研究——基于滬市A股公司的經驗證據[J].審計研究,2010(02):132-133.
[4]方紅星,孫翯,金韻韻.公司特征、外部審計與內部控制信息的自愿披露——基于滬市上市公司2003—2005年年報的經驗研究[J].會計研究,2009(10):120-121.
[5]林斌,饒靜.上市公司為什么自愿披露內部控制鑒證報告——基于信號傳遞理論的實證研究[J].會計研究,2009(02):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