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能源汽車產業是我國重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國內外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產業化和技術研究方面,但是在宏觀方面上,從產業鏈的角度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研究比較少,即使有關于產業鏈方面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汽車產業鏈的升級和改造的角度,而對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研究目前還不成系統并且較為零散,本文主要是在以往的研究基礎上對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可行性和必要性進行分析。
關鍵詞: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可行性
新能源汽車具有復雜的產品系統,與其產業鏈配套的相關產業也很豐富,和普通的產品相比,它的產業鏈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因此對它的研究不能夠從產業鏈的源頭開始研究,因為這樣將會涉及整個國家的經濟生產部門,將過于復雜。為了便于研究,本文主要從產業鏈的核心環節展開分析,逐步延伸到其他領域。
新能源汽車產業目前最重要的是電動汽車產業,電動汽車與傳統汽車相比最關鍵的環節就是電池和電機。目前最主要的三種電池是包括鋰離子電池、鎳鋅電池和鉛酸蓄電池。電機替代了傳統汽車中的內燃機,是新能源汽車的系統心臟。電池和電機的發展直接決定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水平。
一、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特點
1.動力來源方面
我國工信部對新能源汽車的定義中表明,新能源汽車是以非常規能源如石油作為動力來源的汽車。新能源主要包括電力,氫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車主要以這些資源作為動力來源,可以有效的降低環境污染,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
新能源汽車的種類有純電動汽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氫動力汽車、太陽能汽車等。目前我國的新能源汽車主要是混合動力汽車以及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已經在一些西方國家成功推廣,技術也相對比較成熟。純電動汽車最近也取得了實質性突破,已經開始進行試點,反響也比較好。
2.配套設施方面
新能源汽車相比傳統汽車續航能力明顯不足,目前的電動汽車續航能力大概為100度公里,這就限制了新能源汽車的推廣。與傳統汽車不同,新能源汽車主要依靠充電站來實現續航,然而目前相比加油站,我國的充電站十分稀缺,因此充電站的建設是目前的當務之急。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充電站的建設是必要條件。
國家電網計劃在“十二五”期間建成充(換)電站約900座,充電樁23萬個,建成覆蓋全國大部分地區的充電網絡,國家電網積極牽頭的同時,一些地方企業,甚至個人也加入了充電設施的建設大軍中,隨著充電設施的不斷完善,這將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提供研發動力,不斷完善新能源汽車的產業鏈。
3.專業人才方面
傳統汽車產業已經發展了很多年,具有了相對穩定的推廣團隊,技術團隊,而新能源汽車起步較晚,這些人才還需要不斷培養,同時也可以充分利用現有的推廣團隊、技術團隊,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
4.產業鏈方面
新能源汽車的產業鏈具有傳統汽車產業不同的產業鏈。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上游主要是包括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電解質等,相當于傳統汽車的石油;中游主要是電控系統以及電池。電池方面主要包括儲電量、充電速度、使用壽命等;下游主要包括充電站等配套設施及服務。如圖所示。
圖 新能源汽車的產業鏈
二、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構建的可行性分析
1.汽車產業目前處于黃金時期
2013年我國汽車的產銷量達到1300萬輛,2014年汽車的產銷量達到1600萬輛,增長率達到20%,2015年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的趨勢,可以說我國汽車產業正處于其發展的黃金時期。
我國作為全世界最大的新興經濟體,經濟迅速發展,人均GDP也不斷增加,家庭可支配收入也逐年增加,汽車產業進入了高速發展的時期,小汽車逐步進入了普通家庭,各大汽車企業在我國的汽車銷售量迅速增加。總體來說,我國目前對汽車的消費需求還非常大,正處于迅速增長期,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2.能源危機和低碳經濟的需要
1994年以來,我國成為世界上主要的石油進口大國,石油的對外依存度2003年就已經接近30%,2010年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石油進口國,石油依存度已經達到了60%,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這種趨勢還會不斷發展,這將是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解決石油危機,就需要尋找其他的可替代能源。能源危機是全世界各國都面臨的一個不爭的社會事實,各國為了擺脫能源危機都在努力降低能源消耗并尋找可替代的資源。而我國具有龐大的人口,人均資源占有量非常低,并且能源利用率也比較低,對于我國來說新能源開發就更加重要。汽車產業耗能量非常大,如果能夠解決汽車的能源問題,能源危機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因此大力推進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非常重要。
眾說周知,環境污染問題是世界各國都面臨的問題,汽車尾氣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占全部生產活動二氧化碳排放量的20%,二氧化碳是溫室氣體的主要組成成分,溫室氣體的大量排放是導致全球氣候變暖的重要因素,也是影響各國經濟發展質量的重要因素。通過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能夠大大降低汽車尾氣的排放,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緩解全球氣候變暖的趨勢。
3.傳統汽車的普及率相對較低
由于我國改革開放比較晚,汽車進入我國的時間也比較短,汽車的普及率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還非常低,對傳統汽車的消費習慣依賴性比較低,這對于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廣大居民不需要淘汰自己原有的汽車,這樣就減少了居民的購車成本,降低了推廣新能源汽車的阻力。居民就可以直接購買新能源汽車,跳過了傳統汽車的發展路徑。因此,在我國,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將相對比較容易。
4.新能源汽車的技術水平與發達國家差距相對較小
據相關部門統計,我國電動自行車、三輪車、摩托車的保有量已經超過8000萬輛,這對我國電池和電機的發展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促進作用,我國的一些電動車生產商如比亞迪、豐順等生產企業具有較為成熟的技術,在國際上也有一定的競爭力。雖然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與西方發達國家還具有一定的差距,但是相對與傳統汽車產業相比,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這些都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尤其是電動汽車的推廣奠定了基礎。
5.稀土、鐵、錳等稀有資源存量相對豐富
與石油相比,我國的稀土、鐵、錳等資源和其他國家相比非常豐富,而這些又是新能源產業發展的必備資源。我國已探明的稀土資源儲量為6588萬噸,是世界上公認的稀土資源大國,而且稀土中所含的元素齊全,礦點布局合理,為新能源汽車的研發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但是我國的稀土資源也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由于近些年我國稀土開采的不合理,以及大量的出口,我國的稀土儲量相比以前已經明顯減少。鋰資源作為鋰電池的重要原料,我國鋰儲量世界第三。雖然,我國這些資源儲量豐富,但是我國人口眾多,人均占有量相對較小,因此,我國要在利用這些資源的同時,應盡可能的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提供長遠的支持。
三、結論
新能源汽車是未來汽車產業的發展趨勢,是未來汽車產業發展的指明燈,因此必將受到各個國家和汽車生產廠商的追捧。終上所述,我國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是可行的,并且相對傳統汽車產業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我國完全可以以此作為突破口,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提高我國工業的綜合競爭力。同時,為了更好的實現突破,我國的汽車企業,必須積極的參與到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世界競爭中去,積極的面對各種挑戰,只有這樣,我國的汽車工業才能夠迎難而上,抓住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實現自我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柳欽.政府支持助力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J].高科技與產業化,2010(5).
[2]舒天之.基于中國汽車產業的產業鏈縱向關系治理研究[D].浙江大學,2011.
[3]李文輝.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構建研究[D].鄭州大學,2012.
[4]胡磊鑫.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分析[J].新經濟,2014(9).
[5]趙亮.BYD公司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研究[D].山東大學,2013.
[6]寇小玲.中國汽車產業嵌入全球產業鏈對策的思考[J].經濟縱橫, 2008(11).
作者簡介:黨相寶(1990- ),男,山東滕州人,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經濟學院產業經濟學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