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就中國自由貿易區戰略的政治經濟發展規劃進行闡述,以期為我國當前自貿區管理帶來啟示。
關鍵詞:中國;自由貿易區;戰略;政治;經濟
中國自由貿易區戰略的實施,對于本國乃至世界部分國家的政治、經濟狀況會有所影響。隨著中國自由貿易區內關稅的變動,各成員國的進口產品零關稅的條目日趨豐富,在這一良好的貿易趨勢下,中國自由貿易區的范圍也越來越廣。
一、中國自由貿易區戰略概述
從以往世界范圍內的自由貿易區設立的經驗來看,中國在參與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過程中,不僅要突顯本國制造業領域的優勢,積極發展本國范圍內的區域經濟,全面部署自由貿易區發展戰略,而且,更需要借助有利時機擴大國內的服務業以及第三產業。盡管中國在醞釀自由貿易區的過程中做出了較為全面的部署,但在當前,仍需積極探索對外投資服務項目的發展路徑,努力推進地區經濟一體化建設的進度,適度調整現階段國內區域性的貿易發展格局。從目前的發展態勢來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區的建立打響了中國自貿區戰略推進的第一炮,后續發展潛力巨大。
1.淺析自由貿易區。自從20世紀90年代初期以來,我國中央政府以及各地區針對建立自由貿易區議題的討論聲就不絕于耳,自貿區是以促進地區經濟以及對外貿易發展的一個獨立區域。通常情況下,自由貿易區建立在一個港口的港區或是臨近港口的地區,自貿區的本質是采取自由港政策的關稅隔離區。目前,全球范圍內所建立的自由貿易區多達一千多個,自貿區以其獨有的貿易優惠條件,已經成為現代社會區域經濟一體化建設的主要形式。
2.中國自由貿易區的建立。于2013年8月,中國政府醞釀已久的“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成功設立,這意味著中國在世界貿易體系當中的核心競爭力水平又提升了一大截。在這項有著特殊意義的舉措之下,構建出以上海為中心的區域化經濟格局,將“長三角”的貿易活動與世界各地區大面積對接。中國在設立“上海自由貿易區”以后,國內的很多發展勢頭良好的大中城市也相繼將自由貿易區納入到未來發展規劃當中。
二、中國自貿區戰略的政治經濟分析
中國在參與地區經濟一體化建設的過程中,采取了自由貿易區的戰略發展形式。簡單來說,中國自貿區戰略的部署圍繞著地區經濟當中的核心產品、服務內容展開,其特征便是遵循產品標準在全球范圍內有效采用的原則,強化資源配置的核心性,與此同時,形成標準控制體系下的產品模塊化生產及其組合。實質上,中國自貿區戰略的提出蘊含著國家政治格局的全面鋪開,對世界經濟發展的積極影響。
1.中國自貿區戰略的提出蘊含著國家政治格局的全面鋪開。縱觀自貿區的運作歷程,很多時候,在當自由貿易區各成員國在開展跨國貿易時,往往會因為兩國政治因素、信譽問題、利益分配等實際狀況的發生,導致國際自由貿易出現嚴重的阻礙,甚至會引發一場波及廣泛的經濟危機或是貿易摩擦等等,這是各國間政治基礎不牢固以及不正當競爭所帶來的惡果。實質上,自由貿易區戰略所引起的世界范圍的貿易波動,絕不僅僅局限在貿易領域,往往涉及到各國的政治因素,同時,這也可能是一個國家缺乏核心競爭力或是內部調節機制滯后等原因所造成的。自從中國自由貿易區戰略的提出以后,國家政治格局也隨之全面鋪開,并通過國際間的貿易合作關系的建立,滲透中國所推崇的核心政治理念,并取得了貿易各國的支持與鼓勵。這對于中國在世界范圍內的政治格局的顯現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2.中國自由貿易區的建立對世界經濟發展的積極影響分析。中國對于世界經濟發展而言具有較為深遠的意義,不僅僅由于中國是貿易出口大國,而且也因為中國如今在世界范圍內的整體經濟地位上升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中國參與地區經濟一體化,將會對世界范圍內的各項資源的配置有著積極的影響,因中國的整體生產力水平已不同以往。實質上,中國對于地區經濟一體化建設的構想十分支持,而且,付諸了具體的行動,除了中國上海自由貿易區成功建立以外,天津、大連等地的自由貿易區戰略構想也一直在醞釀。
(1)中國自由貿易區的實施成果分析。中國與其它國家所簽署成立的自由貿易區有很多,諸如“中國——新加坡自貿協定”、“中國——東盟自貿區”等等,自從簽署自貿協定以來,貿易合作雙方都取得了較為可觀的經濟收益,且為本國發展注入了新的資源與動力。從本質上來看,中國自由貿易區的戰略目標十分明晰,旨在通過自由貿易區的建立,來增加我國實體經濟發展所需要的各種戰略資源,同時,還能夠規避我國多邊框架協議的困難屬性,進而夯實國內的新型產品、服務市場,提升我國在世界范圍內的總體競爭力。
(2)中國自由貿易區戰略構想的現實基礎及其影響力。現階段,中國已經與世界絕大多數成員國建立了良好的貿易合作伙伴的關系,中國于世界的影響力不容小覷。實際上,中國參與地區經濟一體化后最直觀的影響就是向世界展示了中國日益增強的綜合國力,再加上,中國上海自由貿易區掛牌成立,令世界看到了中國的崛起,以及中國當前的經濟實力以及政治態度。這些都是作為中國自由貿易區戰略構想的現實基礎而存在的,在目前,提升的中國社會的生產力乃是當務之急,只有將本國多元化的產業項目順利鋪開,強化制造業、服務業以及文化產業等項目的快速發展,令更多的國家開展國際自由貿易活動,為中共廣大的人民群眾謀得更好的福祉,讓中國屹立于世界格局之上。這才是中國自由貿易區戰略實施的最終目標。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全球一體化經濟的趨勢下,自貿區這種發展方式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發展進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種形式。中國自由貿易區戰略的提出意味著世界經濟結構將會發生較大的改變,同時,我國也面臨著可能來自世界任何領域的挑戰。所以,若想更好地發展中國自貿區,國家政治、經濟建設乃是核心,需要進一步明確自由貿易區戰略的發展目標,逐步加大自貿區的開放程度,加強內部機制的系統化管理,保證我國自由貿易區在國際市場環境中具備強大的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姜鴻,張相文.自由貿易區下產業安全模型及中國自由貿易區戰略選擇[J].宏觀經濟研究,2010,10(10):46-48.
[2]杜興鵬.中國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的難點及對策探討[J].價格月刊,2014,04(04):37-38.
作者簡介:鮑小平(1965- ),女,遼寧營口人,高級講師,研究方向:發展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