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茜民
(蘭州大學,甘肅 蘭州 730000)
《快樂交流·階梯會話課本·上冊》教材分析
吳茜民
(蘭州大學,甘肅 蘭州 730000)
《快樂交流-階梯會話課本-上冊》是由何杰編著,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的口語教材,是為漢語專業本科外國留學生編寫的中級會話教材,也可用作已修完一年漢語課程的學生或具有同等水平的外國人自學用書。本教材在會話課突出口頭表達訓練的教學原則上,在教材體例活潑,內容深刻、實用以及合理安排語言和文化知識上,都力求有突破,努力反映新世紀教材富創新性的編寫特點。本教材的目的是培養訓練學生能在較復雜的語言環境中,能夠準確、得體地運用漢語進行口頭交際的能力。
《快樂交流-階梯會話課本-上冊》;口語教材
(一)編寫體例。
本教材體例設計追求教學環節的完整。每個單元設教學重點提示。集中安排兩組口頭表達例句;集中表現一種具有口語語體特征的言語現象或一個語音特點;集中反映一種言語交際文化背景。
具體來說,本教材分為上下兩冊,共15個單元。本文選取上冊為分析對象,上冊為1-8單元,每單元分為3課,共22課。每單元的前兩課每課包括六個部分,分別是一系列常用語句(附英語譯文),2篇會話課文,生詞(附拼音,詞性和英文譯文),4-5個詞語釋例,1組詞義辨析,若干課后練習。每單元的最后一課是一篇語言交際文化知識類型的課文,課文后附有生詞的拼音,詞性及英文譯文,還有一篇學漢語趣聞或者小知識,以及個別諺語(中英文對照)。
(二)課文題材。
本教材強調內容的實用性、功能性。會話力求反映學生的心理需求,以及日常生活各方面的交際需要。每課都設專項功能常用語句(附英語譯文)。教材主要強調了以下這些方面的內容。1.打招呼用語,介紹自己和別人,詢問情況以及表示歡迎。2.表達需求,怎樣請求別人幫助,道歉用語以及安慰用語。3.怎樣問路,怎樣給人指路,詢問發生的事以及表示懊喪的情緒。4.征求別人的意見,發表看法以及表示贊同和反對。5.批評用語和向某人作解釋用語,表達身體不舒服用語。6.指教和鼓勵用語,詢問價格以及討價還價用語。7.自我推薦和招聘用語,聯系方式用語。
(三)詞匯。
本教材所選生詞以《漢語水平詞匯與漢字等級大綱》中的丙級詞為主,同時也選用了簡明易懂的常用成語、俗語、慣用語及歇后語等,反映了中國特色詞匯的文化內涵。本教材生詞具體歸納為:1.普通詞匯,即學生必須掌握的詞匯總數為367個,其中名詞188個,動詞130個,形容詞53個,副詞14個,成語9個,量詞7個,介詞1個,連詞1個。2.專有名詞,共36個。其中地名25個,人名5個,景點名稱6個。3.補充生詞,共180個。這部分生詞不要求學生全部掌握,是作為拓展漢語水平的一部分知識。
(四)語法。
1.本教材的語法點涵蓋較廣,既包括口語表達中的常用單句也包括一些復句以及復句中常用的關聯詞語。2.在語言點的編排方面,本教材采用了循序漸進,由難到易,由整體到部分的編排方法,讓學生能夠在循序漸進的過程中學會新的語法點。
(五)課后練習。
教材練習突出會話教材訓練口頭表達的教學原則。特別強調設計口頭表達的訓練項目,注意開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安排了學生感興趣的多種多樣的練習,具體的練習項目如下表所示:

練習類別1 常用語句替換練習(替換內容主要為名詞和動詞)2 詞語運用練習,用指定的詞語完成對話(給出問題,學生回答)3 判斷句子正誤(目的在于考察學生區分近義詞的能力)4 用指定的詞語將句子補充完整(考察漢語里一詞多義的現象)5 會話表演(以游戲的形式分角色練習新知識)6 趣味話題(學生圍繞一個有趣的話題,運用學過的句子各抒己見)7 話題討論(給出話題,對比中國的和國外的一些不同)8 講笑話,做演講(根據所學內容靈活決定練習方式)9 聽趣味對話,學有文化內涵的詞語(漢語里特有的俗語詞匯)
(一)優點。
1.從教材體例編排來講,本書具有系統性和科學性。每一課的開頭都用粗體大號字明確說明了本節課的重點,在列舉常用句子時都有英語譯文,這為學生提供了便利。本教材整體采用由難到易的編寫原則,步步深入,將語言點通過不同的方式呈現出來,這有利于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所學知識。此外,本書堅持著精講多練的原則,設計了大量的種類繁多的有針對性的練習,培養了學生在不同的語境中準確、得體地進行口頭交際的能力。2.從教程內容來講,本教材具有實用性和趣味性。所選的話題都是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的語言,這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也會幫助學生學得更快。此外,本教材的話題選擇都比較新穎,各單元會話人物分角色,分屬社會各階層,性格鮮明,語言生動,課文情節戲劇化,結局多出人意料,這都增加了教材的趣味性。3.從詞匯的教學編排來講,本教材的每一課都給出了清晰的生詞表,每一個生詞的后面都附有詞性,拼音以及英語譯文,為了解決英漢不對應的問題,一個漢語詞語有時會有多個英語譯文,這會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漢語里同一詞語的不同義項。
(二)缺點及建議。
1.每節課里都有兩篇較長的重點會話課文,每篇課文后都只有三個問題,這種形式太過于單一,問題設置的略少,不能很好地檢測出學生是否真的理解了課文。因此,課文設置的不能太長,課后的問題要有針對性,形式要多樣,爭取多設計幾個問題,以便從各個方面來檢測學生的掌握程度。2.從生詞方面來講,雖然整體以日常生活中的交際語為主,但教材中還是出現了較生僻的脫離時代的表達,所以教材中的選詞應該緊跟時代的潮流。本教材每節課平均有30個生詞,數量有些多,而且有的已經超出了《漢語水平詞匯與漢字等級大綱》里丙級詞匯的范圍,這會給學生造成學習壓力。此外,雖然每個生詞都給出了英文譯文,但是不是所有的翻譯都準確,尤其是成語的翻譯,因此,在英漢對譯這方面應該謹慎對待,如果漢語詞條在英語中找不到意思對等的詞,就不要給出英語譯文,以免誤導學生。3.每節課第一部分給出的常用語句太多,把同樣意思的表達語句全部列舉了出來,導致平均每節課的常用語句多達28個,這不利于學生的記憶和運用。應該精簡數量,讓學生在不斷地學習中一步一步感知各種相近的表達,從而達到融會貫通,靈活運用的目的。4.隨書沒有附贈的光盤,課文中的對話,漢語趣聞等都要由任課教師來讀,一來起不到角色扮演的效果,二來不利于課后復習,課前預習。因此,應該配備發音標準,角色性格鮮明的音頻或視頻資料,讓學生在生動形象的語言環境里揣摩詞語或句子的意思,從而更準確,得體地進行口語表達。
C43;H195
A
1671-864X(2015)12-01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