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敬
淺談會計準則變革對企業投資效率的影響
湯敬
2006年我國全面實行新會計準則,它不僅影響了企業的經營管理機制和財務融資決策,而且對企業投資的決策和效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文深入剖析了新會計準則對當前企業經營機制和對外投資效率產生的影響,對于做好企業經營決策、融資籌資有重要的意義。
會計準則;變革;投資效率
(一)企業經營機制概論
企業的經營機制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先決條件,科學良好的經營機制對于企業的日常運營具有重要意義。企業的經營機制必須與企業所處的經濟環境相適應,相互協調、和諧發展,企業作為一個以營利為首要目的的實體,其內部功能的正常運轉和健康發展均與良好的經營機制息息相關。經營機制既有廣義概念,又有狹義概念。狹義上的經營機制單純指企業的經營決策機制,是指導企業的經營管理者和相關決策者的有力助手;而廣義上的經營機制范圍比較廣泛,外延深遠,主要包括決策機制、發展機制、促進機制和制約機制。具體來講,決策機制是核心機制,它是單純為企業管理層服務的,具有先決性和統一性。決策機制的制定體現的是最相關利益者的權益,它為企業的前行指明了道路,是企業經營成功與否的前提。企業經營管理僅僅有管理層的相關決策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指導企業經濟形態良性運行的發展機制。所謂發展,就是要求企業管理者和利益相關者時刻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要不斷與時俱進、開拓創新,要勇于擯棄舊的、過時的經營觀念,選擇適應經濟形態發展的經營機制。同時要求企業職工正確看待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勇于擔當和樂于奉獻,保持企業各階層之間利益的均衡。良好的決策和發展機制的正常運行需要不斷保持對企業員工的激勵,由此引出了促進機制。一個企業要想長遠發展必須時刻調動廣大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不能僅僅以利益至上,以“利”為核心的經營理念是站不住腳的,良好的促進機制對于企業經營具有引導和強化作用。經營機制影響企業的投資效率,這主要得益于經營機制的制約作用。投資是把雙刃劍,高收益伴隨的必然是高風險。
(二)會計準則變革對企業經營機制的影響
新的會計準則主要變化在財務報告的列報和相關披露,以及對投資市場的相關影響上,而對企業的短期經營行為缺乏一定的前瞻性,所以新會計準則對企業長期投資的影響大于短期投資。企業的經營管理者應該關注會計觀念和具體準則的變化,對當前會計政策和稅收政策保持清醒的認識。企業管理者在經營決策制定時,要時刻關注相關經濟后果,主要體現在企業財務報告的披露要及時、完整,要體現出會計信息計量的基本原則,比如重要性、相關性、實質重于形式、真實性和完整性等。
新會計準則影響企業管理者的籌資理念,進而影響企業的籌資效益。當前國內企業融資方式主要包括兩種模式,分別是債券融資和股權融資。新的會計準則對股權融資的影響力度大于債券融資,主要基于新會計準則對金融資產處理事項的相關調整和企業合并財務報表的處理改革上。現在國際通用的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給大型跨國公司帶來更多利益,因為國際會計準則注重對外投資和融資事項,可以更加方便快捷的吸收來自世界各地的投資,有效地促進國際貨幣資金的合理、高效周轉。
新會計準則要求會計計量屬性由原來的歷史成本變更為現在的公允價值,這是我國會計信息領域的全新轉變,它表明公司的債權不再單純擁有契約關系,而且附加了共有屬性。債務契約得到了進一步加強,取締了不同會計個體之間以會計數據作為共有信息的各種限制。公允價值計量是建立在交易雙方互公互允的基礎之上的,體現了自由貿易市場的穩定性和優越性。
(一)會計準則變革對資產項目投資的影響
新會計準則對當前企業資產項目投資影響深遠,尤為值得企業經營管理者注意的是對固定資產投資決策的影響。新會計準則引入了棄置費用的相關概念,棄置費用指的是:根據國家相關法律規定合法確認的由企業在環保和保護生態方面所發生的義務性費用。棄置費用和固定資產折舊處理相似,都是計入相關項目的成本中去,并且反向沖減了本年利潤。企業使用固定資產所產生的費用實際上是企業的內部投資,新會計準則禁止企業不顧實際、盲目的對內投資,有利于企業內部資金的良性周轉。新會計準則對資產減值損失作出了進一步地調整,當固定資產存在相關減值跡象時,應及時提取減值準備,并在以后會計期間不得轉回。這樣就防止企業借計提資產減值準備人為的減少固定資產相關價值,從而達到偷稅漏稅的不良目的。
(二)會計準則變革對股權項目投資的影響
新會計準則適時的取消了同一控制下企業長期股權投資股權買賣處理時的購買法,這對企業合理保持留存收益限額、提高外部投資效率有重要的意義。這樣一來,過去企業存在的人為操縱合并企業財務報表的現象將大幅度縮減,虛增利潤、美化報表的行為也將有所收斂。當企業經營欠佳時,企業經營決策者可以適時作出減少對外投資額或提高對外投資效率的重要決策,有利于企業合并向集約化、合理化發展。
(三)會計準則變革對投資環境的影響
新會計準則的實施對于經濟市場的自發和盲目性有很好的限制和調節作用,投資者不再單純的依靠市場來作出相關投資決策,相反,更多的投資者傾向于關注企業的外部財務報告。這得益于新會計準則對投資決策進行了合理的劃分,長期投資更有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相關利益也可以及時得到確認,徹底改變了以往短期投資占據資本市場的局面。
新會計準則同時也加大了外部投資的風險,風險外延擴大化帶來的是高收益,投資者只有正確的理解新會計準則的相關內涵,才能把握好投資節奏,提高投資效率。投資者不應再局限于滿足投資只服務于本期利益,過分的關注資產、負債項目的增減變動,而應將目光放在股東權益相關項目上。同時,新會計準則對會計估計和會計政策的變更,也開拓了投資者對外投資的選擇空間,規范了投資環境,優化了投資體系。
[1]劉斌,吳婭玲.會計穩健性與資本投資效率的實證研究[J].審計與經濟研究,2011,26(4):60-68.
[2]孫信義.執行新會計準則對企業的影響[J].國際商務財會,2012年01期.
[3]劉姚.淺析新會計準則對企業的影響[J].商場現代化, 2012年26期.
(作者單位:成都建筑工程集團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