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 李鵬
企業月末、年末會計賬務處理及注意事項
李勇 李鵬
每到月末、年末,企業財會人員就是工作比較繁忙的時候,也是比較容易出錯的時候。月末、年末賬務結賬工作,由于綜合性強,需要考慮周全,常常是考驗會計人員綜合能力的工作了,即便是已實現電算化核算的企業,也需要細心謹慎,手工做賬的企業就更不用說了。以企業會計準則為依據,對企業月末、年末結轉的會計帳務處理進行必要的歸納整理,對相關注意事項事前進行防范,使會計工作順利進行,為企業提供及時、準確、有效的財務信息。
月末結轉;年末結轉;會計處理;注意事項
許多初學會計的人,到了月末結轉、年末結轉就犯愁,即便目前很多企業用財務軟件,能夠利用軟件較方便快捷地做好月末年末結轉的工作,但相關的結轉步驟作為專業會計人員,還是非常有必要弄清楚,究其原因有二點:一是不一定每個企業都用財務軟件,很可能在企業成立之初還來不及配置財務軟件;二是即便用了財務軟件,但電腦自動結轉數據,如果結轉的來龍去脈不清楚,我想也是無法分析得出來數據對錯的,這就好像人們在考駕駛證時,沒特殊要求一般駕校都會讓練開手動檔汽車,如果學習階段就用自動檔汽車練習,那估計拿到證也不會有人會開手動檔的車了,但如果先學手動檔,拿到駕駛證后自動檔的車也會開,會計的手工賬與電腦賬、車輛手動檔與自動檔二者之間的原理是相通的。無論你用不用財務軟件做賬,賬務處理的方法原理一定得清楚,并且還需要知道每一步有哪些容易忽視的問題,做到事前控制。
首先,我們還是來了解一下月末結轉、年末結轉的目的:
會計的假設之一是持續經營,月末、年末企業之所以要進行結轉,其原因還是管理當局需要了解企業當期經營成果。一個企業如果一個月過完了,不進行月末結轉處理,就不能清楚地知道這個月是盈利了還是虧損了,盈利多少虧損多少?而年末不進行結轉,也就不清楚這一年的盈虧情況,這個自然不符合企業管理需要,故企業會計月末、年末需要進行結賬處理。
會計期末結轉有表結法和賬結法兩種,表結法雖然環節較易,但實際工作中有各種管理需要表結法無法實現,一般實務操作中大多都會用到賬結法,也就是每月末需將損益類科目的余額結轉到“本年利潤”科目。
那我們就來看一下賬結法下月末結轉的處理步驟。
結賬是指會計人員在會計期末(月末、季末、年末)將一定時期內發生的經濟業務全部登記入賬的基礎上,結算出各賬戶本期發生額和期末余額,從而根據賬戶記錄,編制會計報表的會計記錄工作。在會計期末,通過結清與利潤表相關的賬戶,可計算出本期的經營成果,而結轉資產負債表相關的賬戶到下期,為下一期的會計工作做好準備。
結賬前,應先檢查本期所發生的各類經濟業務是否都已填制會計憑證并全部登記入賬。為了準確計算當期的經營成果,企業應當以權責發生制為核算基礎進行賬務處理。月末結轉賬務處理順序及分錄如下:
1.將各項收益帳戶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的貸方。
會計分錄為:
借:主營業務收入
其他業務收入
營業外收入
貸:本年利潤
2.將各項支出帳戶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的借方。
會計分錄為: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
其他業務成本
營業外支出
銷售費用
管理費用
財務費用
3.確認本期的所得稅費用。根據國家稅法和有關規定,計算企業所得稅并進行賬務處理。
會計分錄為:
借:所得稅費用
復方精油由上海交通大學芳香植物研發中心提供; 辛烯基琥珀酸酯化淀粉HI-CAP100購自浙江德清三富有限公司,石油醚、溴化鉀購自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
貸:應交稅費—應交企業所得稅
4.將所得稅費用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的借方。
會計分錄為:
借:本年利潤
貸:所得稅費用
按上述步驟進行結賬處理后,確定當期的財務成果,從“本年利潤”賬戶余額就可以很清楚地知道當期企業經營成果了,如“本年利潤”為貸方余額,表示企業盈利;如為借方余額,表示企業虧損。月結后所有損益類賬戶余額全部清零,也就是余額為零,準備下一會計期間,重新計算當期的收入與費用。
1.在進行上述結轉工作前,一定要將當月所有經濟業務處理完畢,并確認各項月末該計提、攤銷的各項分錄均已做完。一般應檢查做到三相符:賬證相符、賬實相符、賬賬相符,即賬戶記錄與會計憑證記錄相符;賬戶記錄與實物相符;同一賬戶在不同賬本上記錄相符。
2.上述步驟是一個基本的步驟,但不是每個企業每個月必經全部流程,比如有的企業當月不需交所得稅,就不會有第三第四步;而有的企業可能剛成立或是經營不佳,可能沒有收入,也就不會有第一步,但一般企業幾乎都會有一定的支出,故至少會有第二步。實際工作要依具體情況而定,不能一概而論。
3.如果是虧損,要不要結轉?回答是一定要,無論盈虧,月末都要將損益類科目余額結平。
4.結轉后“本年利潤”本月余額反映的就是當月實現的利潤或是發生的虧損,一看這個數字,就知道當期的經營成果。
按企業會計準則規定,年末要結轉“本年利潤”及“利潤分配”賬戶,經過年末結賬后,“本年利潤”賬戶沒有余額。具體處理如下:
1.將本年利潤科目余額結轉至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結轉后本年利潤科目余額為零。本步驟處理視企業當年經營是盈利還是虧損而不同。
如盈利,則結轉會計分錄為:
借:本年利潤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如虧損,則結轉會計分錄為: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本年利潤
注意:如當年虧損,也需要結轉,只是做相反分錄而已。因為“本年利潤”科目只反映當年的利潤,所以到年底不管是盈利還是虧損都得清零,余額轉入留存收益。
2.按當年稅后凈利潤提取10%法定盈余公積。根據公司法的規定,企業年末應按本年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或按本年凈利潤彌補以前虧損后余額的10%提取,但也不是永無止境的提取下去,當企業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積到達注冊資本的50%時,可以不再提取。盈余公積是從稅后利潤中提取的累積資金,主要是限制股利的分派,以滿足企業將來發展或是抵御風險的需要。
會計分錄為:
借:利潤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積
貸:盈余公積—法定盈余公積
注意:如當年虧損,則無須提取;如果有稅法規定期限內未彌補的虧損則本年實現的利潤先補虧,補虧后再提取盈余公積;如果無未彌補的虧損,則以本年實現的凈利潤為基數提取盈余公積。
3.進行利潤分配,按企業內部權力機構會議決議文件分配。包括提取任意盈余公積和向投資者分配等。
會計分錄為:
借:利潤分配—提取任意盈余公積
—應付股利
貸:盈余公積—任意盈余公積
應付股利
注意:此步驟記帳依據是企業內部權力機構會議決議文件,即有決議要分配就做,不分配就無需做此步驟處理。
4.結轉利潤分配,年末,企業要將“利潤分配”賬戶所屬其他明細賬戶余額轉入“未分配利潤”明細賬戶,結轉后,除“未分配利潤”明細賬戶外,其他明細賬戶無余額。
會計分錄為: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利潤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積
—提取任意盈余公積
—應付股利
注意:結轉后,利潤分配科目下其他明細科目無余額,余額全部轉入未分配利潤明細科目中。
企業會計人員經過上述月末、年末會計處理后,分別結出各種日記賬、明細賬、總分類賬的本期發生額和期末余額,并需按規定在賬簿上作出結賬的手續,就可以開始下一步的會計工作了,這個環節特別需要注意結賬前全部經濟業務均已入賬,并按規定的流程做好核對工作,以保證所報出的報表資料信息的準確、完整、及時。
[1]易三軍.基礎會計[M].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4-09.
[2]李海波.會計學原理(第15版)[M].立信會計出版社,2011 -11.
[3]許娟.會計基礎[M].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2011-10.
[4]會計從業資格考試輔導教材組.會計基礎.[M].財經版.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0.
(作者單位:武漢大學珞珈學院、湖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