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健偉
(深圳市達能電力技術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廣東 廣州511300)
社會經濟水平與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發展,在使我國現代建筑功能越來越繁多的同時,也為建筑工程的強電設計帶來了諸多挑戰。此外,隨著現代建筑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亦越來越青睞于安全、高效、節能的建筑,這就要求建筑的智能化設計必須與時俱進,最大化地滿足社會發展需要。
對建筑強電系統進行設計時,相關人員必須以建筑物的具體使用要求、使用功能、建筑服務功能以及物業管理方式等作為主要依據,并在充分考慮建筑功能性、適用性、經濟性的基礎上,對強電系統進行科學、合理、全面的定位與規劃。此外,在建筑強電系統設計過程中,還應始終堅持以下幾點設計要求:
(1)相關設計人員必須對所設計的強電系統方案進行全面、深入的技術研究,從而有效地保證方案的可行性與適用性,若可行性與適用性較高,則予以執行,反之,則應開展專題論證并進行相應修改;
(2)對明裝與暗裝的線管及線槽要進行綜合布線設計,此外,強電系統中線管、線槽還應與水電的線管、線槽統一排布;
(3)設計過程中,對于與強電系統存在連接關系的電器,必須明確地注明,并對其控制箱的強電電纜引入開孔與柜內的接線端子排布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
(4)必須對強電系統招標及施工過程中的注意事項進行詳細說明,并根據實際情況,將其納入后期的質量保障審核環節;
(5)相關設計人員必須以建筑功能為強電系統設計依據,在充分考慮強電系統的外部接入環境的基礎上,科學、合理地選擇強電控制中心位置與網絡通信中心機房位置等。
對于建筑內存在的各類大型空間與緊急疏散場所等,例如,建筑大堂、地下車庫及緊急疏散樓梯或出口等,均必須為其設置相應的指示燈。一般情況下,各指示燈相距應小于20m,若位于轉角位置,則應密布。此外,還必須滿足以下幾點要求:首先,疏散指示燈或應急照明燈均必須使用以玻璃或其他非燃燒材料所制成的保護罩,設置于電梯井處的疏散燈或應急照明燈與最高/最低位置相距0.5m為佳,且應每隔7m便設置檢修燈;其次,辦公室的照明燈應根據實際情況,盡可能使用高光效嵌入式直管熒光燈或節能熒光筒燈等;最后,相關設計人員在進行照明系統設計時,所選用的燈具均必須使用高顯色、高品質的節能熒光燈管,并根據實際情況,配置高品質的啟輝器及高功率因數的電子鎮流器等。下面以占地面積大約為4萬m2,建筑面積大約為15萬m2,共建設11幢住宅樓,總戶數為1 270戶的某住宅小區為例進行說明。相關人員在進行住戶照明系統設計時,可為每套住宅設置一個專有的住戶照明箱。此外,為了能夠同時切斷火線與零線,還可以兩極開關作為主要的進線開關,而各出線回路的開關與導線規格則根據住宅實際配電負荷選擇。
一般情況下,建筑內樓梯的照明燈多以聲控節能開關來控制,并以FAS強制點亮;而地下車庫、走廊以及大堂等較大空間場所的照明則主要以BAS或聯合利用FAS與BAS進行控制;此外,對于辦公室、機電房以及其他功能用房的照明則主要以就地開關進行實時控制。其中,為了使應急疏散指示燈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其作用,有效避免意外事故的發生或將事故損害降至最低,必須明確確保應急疏散指示燈始終處于常亮狀態。值得注意的是,對于主要作餐飲業或商業用途的建筑,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建筑工程的建設成本,并有效防止二次裝修與設計,相關設計人員可以使用FAS來實現對應急照明控制系統的實時控制。對于住宅而言,照度=(總流明度×減光系數×利用系數)/面積。住宅的照度要求一般如下:起居室100Lux、臥室75Lux、書房300Lux、餐廳150Lux、廚房100Lux、衛生間100Lux。
目前,我國的建筑工程電氣設計技術對防雷類型與相應的防雷保護措施等提出了明確要求,對于極易遭受雷擊的建筑,除了必須根據建筑物特征安裝一定的接閃器與避雷器外,還應將建筑中的主鋼筋與基礎鋼筋作為主要的防雷引下線與基本接地裝置,通過焊接的形式進行安裝,從而有效確保電氣通路。就現代建筑而言,其配電系統主要采用TN-S系統接地,防雷接地和電氣保護接地共用一套接地裝置,簡言之,就是通過閉合環的基礎鋼筋形成通路,并作為接地裝置。通常情況下,該閉合環與地面間距必須大于0.8m。與防雷引下線所對應的室外地下大約1m的埋深處用作引下線的鋼筋上應焊接一根鍍鋅導體。倘若自然接地體的電阻無法滿足相關要求,那么,相關人員在進行設計時可適當增大人工接地極。
此外,為了有效預防建筑物遭受雷擊,還可在建筑物四周,即沿著建筑物檐口、屋脊等位置設置相應的避雷帶或避雷網,并在建筑物周圍設置相應的網格,明敷避雷帶。例如,采用?12的熱鍍鋅圓鋼于建筑頂層組成10m×10m(或12m×9m)的避雷網格,并將其與建筑屋面金屬構件及大樓柱頭鋼筋進行電氣連接。與此同時,還應在測量接地電阻的鋼板上設置對應的保護外罩與線用螺栓組。
建筑物內所有接地系統必須使用統一的接地網,此外,為了有效防止雷電波的侵入,還應在電纜進出線的端口位置將電纜的金屬外殼與電氣設備的接地裝置進行有效連接。值得注意的是,對于高層建筑而言,45m以上的樓層,應每3層設置相應的均壓環,并將其焊接至建筑物外側圈梁內的主鋼筋上;對于超過45m的外墻上的門窗、欄桿、金屬扶手等含有大量金屬元素的物體,則應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向上或向下與建筑防雷裝置進行有效連接。
總而言之,現代建筑工程的強電設計是一項較為繁雜且專業性較強的工作,因此,相關設計人員除了必須具備較高的專業素質外,還應在設計過程中不斷強化建筑智能化的實效性,及時發現強電設計方案中存在的問題,并采取相應的解決對策,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滿足建筑工程建設要求,從而有效確保建筑工程項目順利實施。
[1]陳云海.簡述現代建筑工程中強電設計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21):325~327
[2]陳志偉.現代建筑中強電設計討論[J].科技展望,2014(17):22~23
[3]彭湛杰.高層建筑電氣中的強電系統設計分析[J].華東科技,2014(9):47~48
[4]葛振雄.高層建筑工程中的強電設計與應用[J].江西建材,2013(2):96~97
[5]趙廣福,趙君.淺析建筑電氣工程質量管理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36):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