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劍
(上海浦東供電公司,上海200122)
為進一步推動電網的發展,國電總公司在構建大檢修體系中提出了實施變電運維一體化,即設備巡視檢查、倒閘操作、維護性檢修由同一組人員負責完成。在很長一段時期內,供電企業都是按照專業進行分工,由此逐步形成了調度、運行、檢修、營銷等專業,雖然這種分工方式在保障電網安全、穩定、可靠運行方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橫向業務的分工較細,從而制約了生產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提升。為此,實行變電運維一體化管理模式已經勢在必行。
實施變電運行維護一體化之后,運維人員要承擔起維護檢修工作,主要負責及時發現和消除維護類缺陷,通過統籌安排巡視、維護等日常工作,進一步簡化運維工作流程,縮短維護類缺陷從發現到消除的時間。同時,檢修試驗工區的專業人員將從傳統的維護類檢修工作中解放出來,使其有更多的時間投身于專業化的檢修試驗工作,進而提升變電運行檢修質量,有利于降低電網運營成本。
變電運行維護一體化管理模式遵循的是資源配置最優化原則,能夠最大限度地釋放勞動生產力,促使變電運行維護作業中的人力資源配置更加合理化、科學化。在該管理模式下,需要根據變電運維一體化的業務需求,開展專業化的技能培訓,提高變電運維人員的綜合技能水平。同時,適當調整檢修人員崗位,安排其轉崗到變電運維站,從而促使變電運行、檢修、試驗、保護、自動化、直流專業間的融合。
變電運行維護一體化管理模式需要培養一批一崗多能、一專多能的復合型運檢人才,而此類人才正是滿足電網快速發展急需的人才,能夠有效解決當前人才結構不合理的問題。通過吸收和培養復合型運檢人才,能夠為提高變電運行效益效率、實現電網精益化生產奠定堅實基礎。
變電運行維護一體化管理模式要明確管理目標,確保目標能夠分階段逐步實現。具體目標應確立為:近期目標,在2年內將日常維護工作中的安全風險小、可通過短期培訓就能夠掌握的維護檢修工作納入到變電站的運維工作職責中,如帶電測試、易耗件更換、變電站設備維護等;中期目標,以實現近期目標為前提,進一步拓展變電運維業力,用兩年時間整合各專業,將專業性較強的檢修工作納入到變電運維一體化管理模式中,如運檢、設備消缺等;遠期目標,以實現近期目標和中期目標為前提,用兩年時間高度統一運維管理與變電運行,要求運維人員必須掌握運行與維護的專業技能,保證運維一體化業務的高效開展。
(1)通過制度建設和生產作業流程的再造,統一實施變電運維一體化的作業項目,按照不同的電壓等級,進一步明確運維一體化和檢修專業化界面。同時,加大對已經開展的運維項目的研究力度,并以國電總公司提出的指導意見為依據,確定各個階段可開展的運維項目。(2)以PMS為平臺,統一實施變電運維一體化作業流程,具體包括設備C類和D類檢修、日常維護、應急搶修、巡視檢查等。標準體系應當突出各個專業的融合,除了要保證工作界面清晰、明確外,還應當監督到位,并確保作業現場“四不”,即作業流程不亂、生產工序不減、監督保護不斷、檢查驗收不松。
可以按照變電運維一體化業務開展的實際需要,采用購置與租賃相結合的方式,分批配置儀器儀表、試驗設備、工具以及備品備件等。同時,還應對管理制度進行完善,保證裝備充足,給運維工作的開展提供支撐。
基于大檢修的前提下,在不斷推進變電運維一體化的過程中,對于一些分階段開展的運維項目,可由運行檢修部門和安全質檢部門聯合審定發布,并在實際過程中嚴格執行風險分析和控制管理,減少或杜絕一體化作業對安全生產的影響。同時,應當針對作業現場相關業務實施中的各類問題,進行認真分析,找出問題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決處理,為作業安全提供保障。由于110kV變電站的運維工作量相對較大,實行運維一體化模式后,短期內會導致應急搶修效率下降等問題。為此,應建立工作區協助配合應急搶修機制,逐步理清應急搶修業務界面和作業流程。
為了保障變電運行維護一體化的有序開展,應建立健全激勵機制,營造以績效管理為手段的“比、學、趕、幫、超”的工作氛圍,轉變運維人員工作觀念,推動運維人員快速成長為一專多能的人才。首先,制定變電運維崗位技能鑒定標準,根據運維人員崗位職責和工種技能的實際需求情況,對崗位級別進行重新測算,設立1~5級運維工,適當提升已取得維護類項目資質的人員薪酬。其次,優化績效考核制度,在運維一體化的工作績效考核中,應按照運行工作40%、維護工作20%、崗位技能20%、檢修工作10%、綜合評定10%的比例構建起評價指標體系,將績效考核結果與運維人員的薪酬掛鉤。同時,還應當對倒閘操作、C/D類檢修項目進行單獨績效核算,進一步拉開薪酬分配等級,調動起運維人員工作積極性。人員的激勵措施如圖1所示。

圖1 變電運維一體化管理模式的員工激勵措施
變電運維一體化管理實質上就是調度與監控的一體化管理。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可由調度或是監控人員負責110kV變電站設備的調度和遠程監控工作,并兼任操作和聯系職責,轉達計劃操作指令,對緊急事故進行及時的處理和匯報。此外,可設置運維工作站和維護檢修班組,由其全權負責變電站的日常運行、維護、檢修工作,具體包括作業許可、設備巡檢驗收、事故處理、維護以及設備一般性檢修等,并負責變電站的技術管理和生產工作,參與變電站改擴建及章程的制訂等。
綜上所述,隨著電網規模的不斷擴大,變電站的重要性日益突顯,確保其安全、穩定運行尤為重要。在“大檢修”的前提下,對變電運行維護進行改革已成為必然,在實現運維一體化管理模式的過程中,除了要進一步明確管理目標之外,還應不斷強化標準建設、加強裝備管理及風險管控,在此基礎上完善員工激勵機制,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確保運維一體化工作的有序開展,這不但有助于提高變電站的運行穩定性,而且還能促進電網的持續發展。
[1]馬仲能,鐘立華,盧鍇,等.基于電力設備全壽命周期成本最優的檢修策略研究[J].電力系統保護與控制,2011(16).
[2]趙普,龐鄭寧,章云雄.構建省地縣一體化電網設備檢修管理系統[J].電力系統自動化,2009(21).
[3]陳海波.華東電網公司開展輸變電設備狀態檢修工作的實踐[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9(7).
[4]張懷宇,朱松林,張揚,等.輸變電設備狀態檢修技術體系研究與實施[J].電網技術,20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