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春旭
(鄂爾多斯市恩格貝生態示范區管委會,內蒙古 鄂爾多斯 017000)
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國工業化與城市化腳步不斷加快,工業生產廢棄物品、生活垃圾對城市構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廢品、廢水、廢棄給城市環境與人民群眾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城市化是人類進步的必經階段,其不僅帶來了更加集中的發展機會,同時還帶來了對環境的負面影響。例如溫室效應、噪音污染等等。為了更加和諧的實現生態平衡,提升人們的生存質量,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園林綠化建設成為了不可忽視的重要手段[1]。園林綠化建設能夠改善城市環境,提高綠化水平,擴大綠化面積,給城市與群眾帶來和諧的生存環境。
園林綠化建設就是構建社會、自然、人類三者和諧發展的植物群落,其能夠促進社會與生態發展一致進步,為人類創造和諧、美好的生態環境。園林綠化建設主要包含以下特征:1)能夠對周圍的生態環境進行改善,通過植物的光合作用來周圍的自然氣候進行調節,減少噪音的影響,凈化空氣;2)具備藝術價值與觀賞性,能夠對周圍的環境起到美化調節的作用。給周邊的居民構建適宜的生活休閑平臺;3)園林綠化建設中利用植物進行合理的配置,給群眾構建舒適、休閑的生態環境[2]。通過植物配置與園林規劃來體現地域風俗,宣傳當地地域特色。
在城市生態平衡逐漸遭到破壞的現代社會,如果城市的綠化覆蓋率能夠達到40%左右就能夠緩解城市熱島效應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因此回歸自然,提高綠化率已經成為了人類居住環境建設的重要措施。城市園林綠化不僅僅是針對城市中原有存在的自然生態環境實行保護,更為重要的是在城市環境中實現自然的再創造,擴大園林植被的積蓄與利用。因此可以看出,進行城市園林綠化建設不單單能夠強化城市園林植被數量群體效應,還能夠穩定城市的總體生態環境[3]。
2.1.1 凈化空氣
園林綠化可以吸附空氣中的灰塵、飄塵等,還能夠分解空氣中的有毒氣體,凈化空氣。例如洋槐能夠分解氟化氫,夾竹桃、龍柏能夠吸收有毒氣體。植被通過光合作用還能夠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降低二氧化碳對大氣的污染。
2.1.2 調節氣候
園林綠化能夠調節空氣溫度。在夏天植被和樹木可以遮陽,有效的反射太陽輻射,減少陽光直射地面面積;樹木葉片可蒸發水分,讓土壤中的水分蒸發,從而加重空氣濕度[4]。
2.1.3 降低噪音
園林綠化中的植物可以通過樹枝與樹干來吸收噪音。據有關數據顯示,40m寬的林帶可以減少10-15分貝的噪音。園林綠化植物可以起到消音器的作用,避免群眾遭受噪音困擾。
2.2.1 增加綠化面積
園林綠化中的綠色植物與樹木能夠增加城市綠化面積,美化城市形象,創造最佳的社會與生態效益。改善人們生活環境,充分體現城市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的發展程度。
2.2.2 突出環境特色
園林綠化根據當地自然生態環境可以將符合當地生長的植物移植,在尊重植物生長規律的前提下加以組合中職,同時將當地的民俗、文化、歷史融入園林綠化中,從而構建出不同風格與特色的園林綠化景觀。讓城市變得更加絢麗多彩。
生態平衡是園林綠化植物設計中的重要原則。發展城市園林綠化主要以植物造景為主要手段。在園林綠化中植物運用的靈活與否直接影響著園林的綠化水平和綠化質量。因此在布置園林綠地過程中要堅持生態平衡需求的原則,因地制宜的選擇適宜當地環境氣候生存的五種。注重植物造景,將園林小品加以點綴,發揚我國古典園林的表現手法,結合當地植物特色來突出植物本身活潑、明快、獨具生命力的特色[5]。
城市園林綠化要遵循當地的生態原則,凸顯當地的風格特色。不論是行道樹、綠地、庭院,亦或是公園,都可以根據當地地理環境特色與人文環境來構建符合生態原則的綠化。在公園或大塊綠地中可以種植大面積草坪,形成單一的綠色基調,進而再以組團式種植樹叢或建筑小品來進行點綴。還可以使用片狀植物來營造大氣、輕快的風格。園林綠化以往在植物配置方面更多的注重三季有花,四季常綠,都忽略了當地特色植物的種植。因此在園林綠化過程中要進一步的縱向發展,著眼于當地的生態特色與緩解需求,根據實際情況來構建獨具特色的園林,打造不同的景觀特色。在街道綠化中,關于植物的配置可以采用多元化的形式,沖破單一的模式,使用雙株、三株等多種形式。
從人群呼吸碳氧失衡的現象出發,城市園林綠地人均應達到10m2以上。結合生產生活方面的二氧化碳排放,人均園林綠地面積應擴大至30-40m2。而目前我國人均綠地水平僅僅為7.7m2,離標準面積還有很大的距離。因此要進一步加強綠化力度,提高綠地率。在城市人口集中,綠化空間有限的基礎上強化群眾生態綠化意識,發展垂直綠化形式。例如可以在墻面、屋頂和陽臺上進行綠化。著重注意宣傳生物多樣性,構建物種多樣化的和諧綠地體系。有關專家認為,由多個種群所構成的植物群落相對于單一的群落來說能夠發揮更大的保護生態環境的作用,并且具有更強的穩定性。
園林綠化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是處于相互協調發展的關系。園林綠化建設能夠有效的幫助人們培養環境保護意識,其自身的設計與施工過程能夠對生態環境進行凈化和保護。園林綠化建設給城市的生態健康發展與環境保護具有重大的實際價值。園林綠化建設不僅能夠起到生態環境保護的作用,還能夠更加充分的展示地域特色個性,實現人文性與景觀性的同一。園林綠化設計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觀念下的重要措施,因此在今后的經濟發展過程中應該不斷深入研究探索,給和諧社會發展帶來積極影響。
[1]宋文學.正確處理農業資源開發利用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J].內蒙古林業,2011,(04):28.
[2]沈芳.西北地區城市園林綠化建設與管理的研究 [J].現代園藝,2012,(08):156+158.
[3]成國興,楊倩,張宜權.淺談城市的綠色基礎設施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3,(01):66-67.
[4]段新平.關于園林綠化在生態環境建設中的幾點思考[J].門窗,2013,(12):235.
[5]劉揚,樊國盛,高成廣.人與自然山水和諧的新思維——城鄉一體的園林綠化與生態建設 [C].Proceedingsofthe 11thLandscapeArchitectura1SymposiumofChina,JapanandKorea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