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中國模式,可以結合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社會主義實踐、鴉片戰爭以來中國對獨立自主現代化道路的探索、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從經濟發展、國家治理和文明復興等維度來進行。從經濟發展層面可將中國模式內涵概括為“五個統一”:看得見的手與看不見的手有機統一,在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制度下,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同時更好發揮市場作用;效率與公平有機統一,效率體現于市場配置資源的即時性、有效性,而公平不僅是起點公平、過程公平,還強調結果公平,尤其是實現共同富裕;改革與開放有機統一,通過改革促開放、通過開放促改革,既對世界開放也促進世界對中國開放,既改革自身也促進國際體系改革;快速發展與可持續發展有機統一,強調快速發展絕不能犧牲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也不能不要適當的發展速度;短期目標與長期目標、局部目標與全局目標有機統一,在全國層面實行“五年規劃”與“三步走”相結合,在各地區和各行業主張目標與手段的差異性、靈活性,達到總體穩定而局部靈活。從國家治理層面可將中國模式內涵概括為“四個統一”:民主與集中有機統一,各地區、各部門適度分權,發揚民主和調動積極性,但全局和整體上適度集中權力,確保整體、長遠和根本利益;分與合有機統一,在社會治理各領域按照不同問題性質和規律,實施分工協作,既強調擔當精神又強調集體領導;摸著石頭過河與頂層設計有機統一,通過試點、推廣,總結經驗,形成若干小模式,最終推動頂層設計,成就大模式,并通過進一步實踐檢驗和完善已有模式、創造新模式;循序漸進與跨越式發展有機統一,簡政放權、基層民主、法制建設等都強調循序漸進,同時鼓勵大膽地試、大膽地闖,敢于并善于打破常規,實現跨越式發展。從文明復興層面可將中國模式內涵概括為“四個統一”:傳承與復興有機統一,作為文明國家,中國的發展模式、治理模式也是文明復興模式,是文明傳承與復興的統一;開放與包容有機統一,中國模式是開放模式,中國開放是全方位開放,中國模式是在吸收借鑒人類優秀文明成果基礎上的產物;轉型與創新有機統一,既實現古老文明轉型,又創新發展傳統文明,不斷釋放文明活力;追趕與超越有機統一,中華文明不以追趕西方文明為目標,而以創新人類文明為己任,它既超越中國中心論,又超越西方中心論。
(來源:《人民日報》2014年1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