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術

去法國旅行時,記得點一瓶庫克香檳。當香檳送來時,您會驚奇地發現,盛裝香檳的器皿不是普通的冰桶,甚至看不到冰塊,而是一整塊像極了日本和服造型的黃銅器皿,將香檳酒瓶妥帖包裹著。這個奇妙的器皿被稱為“終極冷藏箱”,是日本玉川堂與法國“香檳之王”庫克一次成功的跨界合作。利用黃銅材質的特殊性,事先冷藏后再將香檳置于其中,可以長時間保證香檳的最佳口感。
玉川堂第七代掌門人玉川基行認為,雖然兩百年來玉川堂只做錘起銅器一件事,但現在會慢慢將產品領域擴展到世界范圍,并不斷摸索錘起銅器更多的發展空間。
百年工具 百年打銅人
從1861年創立至今,玉川堂已近200年的歷史,但這并沒有讓玉川堂在傳統家族經營中自我封閉。在位于日本新瀉縣燕市的玉川堂老店,定期會舉辦開放日,各界朋友都可前往參觀,甚至還能受到掌門人玉川基行的親自接待。所以我們這次的日本行,特意預約了玉川堂的拜訪,想親眼看一看聞名世界的錘起銅器生產制作過程。
出了車站,不由一怔,時光仿佛倒流。燕市這座小城質樸得好像從未受到現代化的影響,路上見不到車,甚至罕見到行人,街道兩旁是整潔低矮的日式房屋。拿著地圖四處找尋,才在一個轉角看到書寫著玉川堂的黃色旗子,旁邊安靜的木質小院,就是玉川堂的百年老店。
走進小院,整座日式庭院依舊保持著舊時的樣貌,松柏做綠植,青石鋪小徑。在木格紙門后依稀能聽到令人心情舒暢的“鏘鏘”聲,那是工匠敲擊銅片發出的聲音。錘起銅器是玉川堂最大的特點,通過捶打敲擊讓整塊銅片卷曲,然后造型,成品無縫,古樸淳厚又經久耐用。
在作坊,一面玻璃柜吸引了我們的目光。玻璃柜里,陳列著各種錘起工具,干凈整齊,仿佛隨時準備著聽從工匠們的召喚。其中光是金錘就多達200多種,鳥口更是有300種之多,以適應各種造型的需要。玉川基行介紹說,直到今天,工匠們都還在使用創業時期的老工具。當然,為了適應時代需求,工匠也會對工具進行不斷改進或重新制作,但每一代工匠使用的工具都會繼承下來。我想,這也許就是錘起銅器的玉川堂得以延續百年的原因吧。
玉川基行說:“除了工具和技藝,玉川堂沒有更多的實物可以傳授,全憑記憶與悟性。不同工匠對黃銅的不同理解、對設計產生的不同靈感,制作出姿態各異的錘起銅器,細節都在他們的心中。各式器皿的制作,完全依靠工匠的代代傳承和反復鉆研。”現在,玉川堂擁有15名頂級工匠,而這些工匠在玉川堂至少修煉了20~30年的時間。
“用與美”創造的極致
197年前,玉川堂的第一代掌門人玉川覺兵衛從仙臺來燕市的工匠那里學習并繼承了錘起銅器的制作方法,創立了玉川堂。最初,玉川堂的器皿以制作日常銅器為主,風格粗狂,結實耐用,深受人們喜愛。
第三代掌門人玉川覺平,讓玉川堂錘起銅器技藝得到大幅提升。當時的金工界,在壺類制作上壺口與壺身都是分開制作,拼嵌在一起。玉川覺平在每日的捶打中感受到銅的延展性,他想或許能利用這樣的特性,將壺口與壺身同時打出。這個東京美術學校畢業的傳承人花了好幾年時間研究制作,成功后讓整個金工界為之一振,稱這種工藝為“口打出”。不做工不覺技藝精,看似平常的技藝,實際是金工制造的一大步。只要喝過玉川堂錘打茶壺泡出的茶,一定能注意到它的不同,這也是玉川堂在業界締造的錘起神話。
錘起銅器這門看似簡單的手藝,在玉川家族里一直延續并不斷精進,從未間斷。第六代掌門人的弟弟玉川宣夫,獲得了“人間國寶”的最高榮譽。因為在他幾十年錘起銅器的工匠生涯里,一直潛心研究木紋金的制作。這是一種高難度的金工技藝,源于江戶時代初期,利用不同金屬顏色的差異創造木紋花樣,需要一邊用金錘捶打,一邊用鋼鑿雕刻表面,做出木紋花樣的金屬板。玉川宣夫長時間以沉靜的心精確敲打,使他成為木紋金鍛造技術的世界第一達人。
店鋪里那些美輪美奐的器皿,拿在手里舍不得放下,小巧的銅制茶葉罐,微微泛著迷人的銀光,蓋子上的櫻花花瓣,仿佛隨風擺動。不由自主驚嘆:這些真的是銅器?銅的顏色也可以如此絢麗?對于我們的贊嘆,玉川基行顯然已經習以為常,他向我們一一解釋玉川堂銅器顏色的獨一無二:宣德色是用銅銹和硫酸銅的混合液煮透的著色技術;紫金色是在銅的表面燒接上錫之后,再用硫化鉀等溶液進行浸泡;復合金色則屬于分色的技法;素銅色利用的是銅本身所帶有的顏色研制出的著色技法。這些技法,全都是玉川堂多年來獨自研發的結果,也因此拉開了錘起銅器綻放華麗色彩的帷幕。
兩百年來,玉川堂只做錘起銅器一件事。“利用自然素材制作的傳統工藝品很精致,因為存在著不被時代所左右的‘功能美,所以無論時代如何變遷,都能讓大家終身受用。”玉川基行微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