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麗
摘 要:當今社會,合作交往的品質越來越重要,幼兒教育應當注重培養合作交往的意識和能力。從目前幼兒教育現狀出發,提出了三個方法,以培養幼兒的合作交往意識與能力。
關鍵詞:合作交往;幼兒活動;教師素質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但是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對于合作交往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學會合作并善于合作,才能為個人發展獲得一定的空間。幼兒教育是幼兒今后學習、發展的基礎,是培養幼兒各方面素質的重要階段,所以在幼兒階段培養合作交流能力,能為幼兒的未來發展提高堅實的基礎,有助于幼兒培養立足社會、適應社會的重要素質。
一、我國在幼兒合作交往意識和能力的教育現狀
由于我國計劃生育政策的影響,現在的家庭基本都只有一個小孩,而且父母、祖父母等親人的溺愛,使得目前的小孩過于以自我為中心,只考慮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缺乏合作意識。與此同時,幼兒教育不夠重視培養幼兒的合作交往意識與能力。為了迎合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愿望,大部分幼兒教育開設的課程大多注重開發幼兒智力,忽視培養幼兒的合作交往能力。
二、幼兒合作交往意識與能力的培養
1.樹立幼兒合作交往的意識
首先,幼兒園可以通過各種活動樹立幼兒合作交往的意識,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幼兒觀看各類節目和文藝活動,引導幼兒討論節目精彩的原因,提高幼兒對合作交往、協調配合重要性的認識和了解。其次,要從家庭出發,提高家長認識和了解合作交流的重要性,使家長在日常生活中不斷潛移默化地影響幼兒的思想,幫助其樹立合作交往意識。
2.為幼兒提供良好的合作交往環境
首先,必須提高幼兒教師的素質,處理好個人合作交往關系,給幼兒提供榜樣和示范,進行言傳身教。其次,幼兒園要為幼兒提供一個充滿信任和關愛的、溫暖的教育環境,增強幼兒合作交往的興趣。
3.有效評價幼兒的合作交往意識和行為
教師應該在活動中不斷地觀察幼兒的表現,及時鼓勵有進步的幼兒,即使進步只有一點點,強化評價機制,使幼兒感受到合作交往的快樂。與此同時,當孩子們能一起配合地玩耍時,教師要給予肯定,引導幼兒體會合作交往的成果,促進幼兒進一步進行合作交往,提高他們的自覺性。
合作交往是幼兒今后成長發展、立足并適應社會不可或缺的素質,因此,幼兒教師和家長要一起努力,不斷探索和尋找培養幼兒合作交往意識與能力的方法和策略,增強培養方法的科學性,從小培養幼兒的合作交往意識和能力,為以后的個人學習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陳秋霞.幼兒合作交往意識與能力的培養[J].吉林教育,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