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蘇農農資連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王福平
企業加強全面成本管理研究
江蘇蘇農農資連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王福平
摘要:企業的外部競爭環境日益惡化,競爭越來越激烈,這樣的外部環境對企業內部的管理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面成本管理相較于一般的成本管理具有全員性、全面性和全過程性的特點,對于企業的成本管理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加強全面成本管理對于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提高企業應對未來競爭環境的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企業 全面成本管理 核心競爭力
我國進入21世紀以后,隨著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和建立上海自由貿易區,中國經濟對外開放的大門越來越寬廣,在便利消費者的同時,也加劇了中國企業面臨的競爭。中國的企業在國內市場,不僅僅面臨著同類企業的競爭,還會直接面臨更多的國際企業的競爭,企業為了獲得更好的經濟利益,應該對企業的內部管理進行深化。針對成本管理這一工作,就需要對過去傳統的成本管理方法進行改進,將更為系統全面的成本管理應用到企業管理中,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全面成本管理是指在控制產品質量保持不變的條件下,在全企業范圍內,將整個生產經營過程進行分解和管理,將成本管理落實到每一個成本的基礎單位,并對每一個環節的成本進行管理控制,力求在滿足目標生產銷售量的同時,使得各個環節成本最小化,同時企業的總成本也最小化。相較于一般的成本管理,全面成本管理具有三個方面的特性,即全員性、全面性和全過程性,換句話說,全部企業所有部門和人員以及生產銷售過程都被包括其中,沒有遺漏,是一種多維度的成本管理方法。傳統的成本管理只是關注于營業、銷售、管理和財務成本,相較于全面成本管理的系統性和多維度性,具有相對較低的管理效率,因為全面成本管理關注到了多維度和成本間的內部聯系。
實施全面成本管理,對于企業的發展和公司的財務管理活動具有很大的裨益。首先,在企業戰略的指導下,通過全面成本管理,分解企業的成本目標到每一個經營單位或者企業部門,明確經營單位或者企業部門的任務和目標,將權力與義務在企業內部進行清晰劃分,為企業管理和激勵打下基礎。其次,通過全面成本管理,企業可以控制整個企業的經濟行為,使得企業對內部的各經濟主體行為有更為有力的了解和掌握,這對達到公司戰略和分析經營績效具有重要意義,同時提升企業財務管理的績效考核評價和財務管控能力。最后,通過全面成本管理,企業可以直接在市場中報出更有競爭力的價格,直接增加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為企業所有者創造價值。全面成本管理對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2010年,中船集團為了應對國際船舶市場需求萎靡,而進行全面成本管理,管理成效顯著,在收入大幅減少等不利的情況下,對最終的利潤平穩起到了重要作用。
2.1 對全面成本管理的認識不足
很多企業,特別是中小型企業開始意識到全面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但是企業管理者甚至是財務部門管理者對于其科學內涵認識不清晰,有很多混淆。首先,把成本管理中的全面性簡單地理解為把企業所有的經濟活動都記錄下來,事無巨細,企業這樣的實踐只會增加財務部門的工作量,增加繁雜的數據量,并不能充分創造有價值的信息,因此并不能降低企業成本,進而增加企業的績效。其次,另一種誤解就是把成本管理中的全員性問題簡單歸結為每個人都要有參與的管理活動,像全面性一樣,把每個人的活動也都記錄下來,這樣同樣大量地增加了財務部門的工作量,也同樣不能提供有價值的個體信息,也并不能增加企業績效。
2.2 全面成本管理指標編制不充分
全面成本管理針對的是全企業的各項經濟活動,應當具有全局性、全面性和全過程性,需要涵蓋企業生產和經營的各個環節,把基本的成本單位作為管理重點,通過控制每一個基本的成本單位,來達到更好的管控企業成本的目的。但是在實踐中,企業往往會忽視或者不夠充分重視這個問題,導致指標編制過程中指標缺乏科學性、全面性和系統性,編制的指標并不能有效地反映企業的成本單位信息和可以預期的未來的信息,同時指標之間彼此獨立著,并不能發揮該管理方法本身具有的協同效用,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效。在編制過程中,搜集歷史數據的環節,甚至出現有些部門因為強調自身利益,過度強調自身自主權的大小,虛報或者編造部門數據,進而導致整個企業的指標編制工作失去對企業真實情況的刻畫,不能充分反映企業自身的信息,造成管理工作失靈。
2.3 沒有有力的組織形式落實全面成本管理
對于企業成員而言,工作動力來自于對績效的認可和獎勵,一旦當成員的工作或者付出得到的僅僅只是企業的忽視,那么企業員工的工作動力就會衰減。這個基本規律應用在全面成本管理中也是一樣發揮效力。在企業內部經常出現的一種情況是,沒有相應的組織形式來監督管理全面成本管理,企業內部的成本管理工作不少以傳達的形式來體現,而不是認真地監督與執行,這便是沒有有力組織形式的體現。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一是企業忽視了對成本管理人員的績效評價,二是成本管理人員績效評價難度比較高。特別是對于一些競爭比較激烈的行業中的公司,銷售部門或者市場部門需要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而隨機應變,這個時候銷售等部門更希望有自主權,而不是簡單地根據管理指標來進行活動,這個時候一旦因為實施全面成本管理而導致的績效下降,便會歸咎于管理人員,假如獲得優秀的績效,銷售團隊也不會積極地去認可成本管理人員,因為那樣做會進一步限制自己的自主權。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的全面成本管理就會流于形式,對企業的促進作用十分有限。
2.4 對全面成本管理績效考核的缺失
在一般的企業構架內,成本管理的工作一般由財務部門進行負責,而績效考核則是由人力資源部門負責。在傳統的成本管理過程中,財務部門僅僅需要監管營業、銷售、管理和財務等總量成本,并不需要與績效配套評價。但是在全面成本管理中,之前的兩個部門的分割便會為管理活動帶來比較大的障礙。進行有效的全面成本管理需要人力資源部門與財務部門進行有效的溝通,人力資源部門根據財務部門的信息進行績效測評,同時財務部門根據人力資源的歷史數據進行計劃和安排,二者相輔相成。考核缺失還有一個體現就是缺乏責任體制的建立健全,這個信息庫需要建立于人力資源部門和財務部門提供的信息之上,然后將績效責任落實到個人或者部門,但是不少企業缺少這一環節,使得對成本管理的問題追責成為一紙空文,很難落實,使得成本管理效率大大下降。
3.1 加強對全面成本管理的認識
進行全面成本管理的前提就是在全企業對其形成科學而全面的認識,一旦認識不足或者對概念產生混淆,這將嚴重影響管理的績效。企業和財務管理部門應該理清一些基本概念,明確全面成本管理的特征,管理的對象是企業的全部經濟活動,包括生產活動和經營活動,管理的目的是企業的成本,因此全面成本不等同于財務成本和經營成本的簡單加總,而是這些系統的組合。其次,針對全員性的問題,就不應該非得把每個指標落實到每個人的頭上,這樣并不一定有利于工作的開展。一個擁有幾千人的企業的全面成本管理如果落實到每一個人的頭上,會產生很多無謂的工作量,這個時候就需要企業針對每一個成本管理的基本單位來進行便捷管理,使得管理收益大于管理帶來的成本。
3.2 加強成本管理編制指標的科學性、全面性和系統性
全面成本管理是針對全企業的各項經濟活動,涵蓋了企業生產和經營的各個環節。在企業的成本管理過程中,管理層應該充分利用全面成本管理的全員性、全面性和全過程性的特點,加強指標的科學性、全面性和系統性,增加指標的信息含量和彈性,在力求精確的同時,把握好風險,保持適度彈性。
“科學性”是指指標真實有效地反映了公司的戰略目標和企業的成本信息,設定的指標符合企業發展的基本規律;“全面性”是指對于各項經濟活動不產生忽略,不留下空白,使得成本管控工作產生協同作用,并可以增加企業對各項經濟活動的管控力;“系統性”是指指標或者經濟活動具有一定的內在聯系,成本管理應該充分認識企業內部經濟活動的系統性和關聯性,不能因為總量控制而忽視內部聯系,導致成本管理失效。
3.3 改進組織形式,落實全面成本管理
改進組織形式來落實全面成本管理,具體針對我國企業有兩個路徑。首先,應該明確成本管理人員績效評價的重要性,這一點是管理工作在全企業落實的基本制度條件,沒有了這些激勵,沒有員工愿意去做這些工作。這就會給人力資源部門一些新的挑戰。其次,是增加外聘專家學者協助人力資源部門。因為全面成本管理是一項比較復雜和系統的工作,它的績效和績效劃分不能簡單等同于過去的劃分方式,應該采取更為精確的方式來進行認定,這個時候外聘的專家就可以發揮作用,來彌補人力資源部門的理論儲備不足。再次,對于全面成本管理這種系統性、全局性的管理工作,應該建立相對應的管理委員會,而不是簡單地由財務部門進行推進。在企業內部,各個部門之間是存在部門利益的,財務部門與其他部門平級,而且不知道詳細的部門運作規律,這種信息不對稱會使得其他部門的議價權相對較強,對企業產生不好的影響。而建立好的管理委員會,應該由最高管理層來擔當領導角色,進行協調工作。
3.4 加強對全面成本管理績效的考核
面對財務部門與人力資源部門的分割而造成的全面成本管理績效的降低,企業應該采取更為融合的構架,在成本管理執行層面,建立一個包含財務部門和人力資源部門同事的團隊,充分利用兩個部門的優勢和信息,加強成本管理工作的成效。兩個部門的融合程度就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績效考評的準確性和對績效激勵的有效性。對于責任體制的缺乏,這需要人力資源部門進一步在全企業內部建立健全責任體制,這樣使得成本管理績效考核的獎與罰都可以落實到部門和個人,對有效的單位進行獎勵,對沒有完成績效的成本單位進行懲罰,這樣獎罰分明,才能提高成本單位的績效,進而提高企業的績效。
在日益競爭加劇的市場環境下,企業積極加強內部管理建設,提高核心競爭力。全面成本管理為提高內部管理質量和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提供了新的路徑,為企業的長遠發展保駕護航。但是企業的全面成本管理工作并不盡如人意,作為企業或者管理人員應該充分意識到當前這一部分存在的問題,并積極加以改進。比如,加強對全面成本管理的認識,有了科學的認識才能有有效的利用,才能使得管理工作發揮出最大的效果,不能僅僅理解字面上的意思,應該深入地學習管理方法的內涵和管理工具的使用;加強管理的績效評價,沒有績效評價,管理工作便是一紙空文,并不能發揮什么作用。落實責任制,對績效結果進行嚴格的獎懲,會給企業發展帶來不竭的動力。通過對全面成本管理工作中不足的改進,企業在未來的競爭中會走得更遠,更具有優勢。
參考文獻
[1] 邵黎.推進全面成本管理的思路與方法探討[J].經營管理者,2015(08).
[2] 柳建軍.試論全面成本管理在商業銀行中的應用[J].經濟師,2014(07).
中圖分類號:F2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5)07(a)-05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