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富(山東省菏澤市東明縣第一實驗小學 山東菏澤274500)
?
利用小組合作解決體育課上的大班額問題
□趙國富(山東省菏澤市東明縣第一實驗小學山東菏澤274500)
摘要:大班額體育教學嚴重制約體育課的瓶頸、人數眾多、加之場地狹小,教師導學、導教、導練困難重重,費時低效。而通過小組合作則可以化多為少、師教生、生教生,充分挖掘學生潛力、整合體育資源、變被動為主導,大班額照樣可以做到高效愉悅之課堂。
關鍵詞:小組合作整合資源和諧互動
現在的小學體育器材,是以40人標準班配備的。在農村現實的教學中,人數往往在70人以上,而體育課教學又有別于一般的課堂教學,它與場地、器材、組織等因素密切相關。課堂上因學生人數多而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很難時時刻刻觀察到每個學生的一舉一動。在動作學習和分組練習時,只靠體育教師一個人示范、糾錯、保護幫助,有點力不從心。因此,大班額常態下的體育教學現狀成為了嚴重制約體育課的瓶頸。大班額背景之下,如何落實體育課程標準,如何進一步開展體育課程改革,讓體育教師不那么辛苦又能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成了擺在體育體育教師面前的一個既實際又具有挑戰性的艱巨任務。新課程改革強調的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所倡導的小組合作學習就是體育教師解決大班額體育課的有利武器。
1.1、體育新課程理念難以落實
由于教學的人數過多、場地小、器材缺等因素的制約,體育教師只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組織和管理學生上面,對學生的需要難以滿足,體育新課標的要求難以實現。
1.2、體育教學目標、任務難以完成
教學目標和任務的達成是根據學生完成各種練習活動來實現的。場地小,人數多,同時上課的班級、人數多,也就意味著器材的相對缺乏,學生所能練習、活動的空間受到限制。學生合理的運動量、運動強度得不到保障,體育課的基本特征都難于體現,教學目標、任務的實現也就無從談起。
1.3、學生的組織、管理難度加大,不安全因素明顯增加
場地小,多班級同時上課,相互干擾,體育教師在大量學生面前只能匆忙應付,安全措施得不到充分落實。
小組合作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體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在小組合作之前,教師應向學生說明小組合作的重要性,學習的內容和目標是什么,怎樣完成任務,評價的標準是什么。在每個小組明確了學習任務之后,各組根據任務分工進入合作探究階段,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練習。期間教師要在組間巡視,針對活動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及時引導,幫助學生提高合作技巧,并注意觀察學生活動中的各方面的表現,做到心中有數。練習結束后,要讓每個小組的代表進行匯報,了解每個小組的練習情況。
3.1、科學分組,合理安排
組建小組,是分組合作的前提,小組成員搭配要合理,綜合素質好、中、差三個層次的學生要搭配開,通常以4-6人為宜。小組成員要有具體明確的分工,每個人要有相對側重的一項職責,擔任一個具體的角色。同時,每組中必須有一名組織和領導表達能力較強并樂于助人的學生作為小組長,主要負責組織本組活動和簡單問題的處理。根據教學活動內容,教師還應注意選拔培養體育骨干,使他們在小組活動中擔當起“小老師”的角色,負責組織本小組的合作學習。這樣,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小組長及骨干就能引導本組體育基礎差的同學掃除障礙,大膽地去進行活動。同時,改變傳統的活動方式,讓學生經常有一種新鮮感。讓他們充分交流,自由發揮,學習的自主性得到充分的發揮,合作的意識得到培養。
3.2、用好小組長
作為一組之長,必須具有較強的組織能力和管理能力。產生前應讓同學們知道小組長的重要性,以及擔任小組長要具備的條件,然后進行自我推薦,民主產生。因為體育科的組長與其它學科的組長有所區別,他們大多好動易興奮,且運動能力較強,熱愛體育,但又“自由散漫”不守紀律。初當小組長時又缺乏實際工作經驗和臨場應變能力。所以體育體育教師要與小組長多交流,多鼓勵,經常了解小組長其它學科的學習情況,使小組長得到全面發展。小組長培養好了,他的作用是不可限量的。在課中,小組長可以組織和帶領本小組成員認真完成教學任務,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糾正小組成員的錯誤動作技術,起到保護和幫助的作用。使課堂中的傷害事故降到最低。在分組練習時,小組長可以負責本小組的練習,體育教師就能夠通觀全局,游刃有余,不會顧此失彼、手忙腳亂了。
3.3、和諧互動,培養合作精神
小組合作學習效率的高低取決于學生是否會合作。學會自信與不歧視他人,這樣小組所有成員才會協同作戰、共同發展;學會傾聽,這樣才能夠明辨別人的對與錯,以便自己吸納或改進;學會溝通,真誠謙虛地溝通,合作才會愉快。學生只有這樣和諧互動,才可能博采眾長、求同存異、共同發展。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要采用各種有效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4.1、開展討論,各抒已見
在平時的教學中,為了便于學生合作學習,應先給出一個話題讓學生展開討論,自由發表意見,討論后進行小組總結,再由各小組的組長匯報。
4.2、開展競爭,互助合作
體育課堂中有了競爭的注入更顯活億與生命力。如在平時的教學中,采用小組游戲比賽的教學方式,來調動小組合作的興趣。
4.3、小組交流,揚長避短
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面對的是自己的同學,因而,即使是性格內向、不愛表現的學生也愿意開口交流,互相學習,揚長避短。如在平時新授課的練習中,讓小組成員先進行指定的合作練習,然后,再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換合作伙伴。這樣,學生在多次的交流、溝通中,鞏固了知識和技能。通過不斷變化伙伴的小組交流,不僅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學習機會,而且還增強了學生體育思維的嚴密性,培養了學生內化別人知識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知識和技能。
4.4、小組表演,體驗成功
每次練習之后,讓各小組合作表演。通過小組合作表演不僅能盡現學生的能力,滿足他們的表現欲,還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小組內成員的合作互助精神。
5.1、處理好獨立與合作的關系
小組合作離開了獨立這個前提,就如水上浮萍,落不到實處,也就達不到合作學習的目的。生活中,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當我們遇到一個問題時,首先肯定是自己去面對,去想辦法解決問題,當一個人的力量難于解決這個問題時,才考慮尋求幫助,與人合作。如果只有小組合作而缺乏獨立,長此以往,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將喪失,學生走向社會以后將難以獨擋一面。教學中,當提出一個問題后,首先應給學生充分獨立學習的時間,然后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在組內交流自己的看法,形成“統一”意見后,再到全班進行交流,再次形成“統一”意見,使學生形成正確認識,并在這一過程中體驗積極的情感。
5.2、處理好形式和目標的關系
單從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來說,其重要意義大家都很明確;但是,不能光注重形式,還要處理好形式和目標的關系。任何教學組織形式都是為教學目標服務的,學生的全面發展也要通過多種教學組織形式來實現。教師的一切教學行為的出發點和歸宿都是為了學生個性的全面發展。小組合作學習除了讓學生掌握知識技能、培養合作的意識和能力外,還要培養學生探究的能力、健康的心理、良好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不能讓好學生一個人代替小組匯報交流,或者讓組長做小老師,而要培養小組成員建立一種平等、民主、互助的關系,使之對小組的學習任務建立一種責任感,以保證小組合作學習不放任自流或流于形式。
5.3、處理好教師與學生的關系
小組合作學習從學生主體的認識特點出發,巧妙地運用了生生之間的互動,把“導”與“演”進行了分離與分工,把大量的課堂時間留給了學生,使他們有機會進行相互切磋,共同提高。由此以來,在傳統體育課堂上許多原先由教師完成的工作現在就可以由學生小組來完成,教師真正成了學生學習過程的促進者,而不再作為與學生并存的主體而使二者對立起來。教師也會由此而使自身的工作負荷得到減輕,可以使體育教師在課堂上有時間通觀全局,確保課的質量。學生由于主體性得到了體現,自然會產生求知和探究的欲望,會把體育課中的練習當作樂事。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特別是在“大班額”背景下的組織引導是開展有效合作學習的重要支撐。強調小組合作精神,融洽個體與群體的關系。提供合作條件,培養合作意識。學會與他人合作,并能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與結果。小組內的每個成員要做到既分工又合作。利用好小組合作學習,對于解決體育課上的大班額問題是一種最行之有效的方法。